一种抗风输电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886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风输电塔,其结构包括塔体、横坦、架线器、底座支架,横坦与塔体相焊接,底座支架与塔体为一体化结构,架线器与横坦嵌固连接,通过断线下垂时对架线器上的穿线筒产生向下的拉力,能够使穿线筒沿着外框的内侧向下摆动,从而使内管上的下滑板沿着框体向下滑动,且通过夹持板沿着断线外表面向下滑动时对助推杆产生的挤压力,能使助推杆带动夹持板与断线外表面短暂分离,从而使夹持板能够套于断线上,故而使夹持板能对断线进行固定,通过连接块上的外推条对受力柱产生的推力,能够使受力柱推动结合块,故而使结合块能够推动接触面与外框的内壁凹面紧密贴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风输电塔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抗风输电塔。
技术介绍
输电塔主要是用于对电路系统的电线进行搭建的设备,能够使电线穿过输电塔上的横坦两侧,从而使衡坦的两侧能够对电线进行固定,并且通过多个输电塔互相配合对电路电线进行跨区域架设,是生活中的常见设备,基于上述描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一种抗风输电塔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例如:由于输电塔上的横坦是通过两侧对电线进行固定,若质量偏重的电线出现断线,则会使横坦的一侧悬挂断开的电线,且断线在高空大风的吹动下会进行摇晃摆动,以至于摆动的电线会缠绕在输电塔的主体上,导致后续维修不方便对缠绕的电线进行拆解,从而对输电塔的维修造成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风输电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抗风输电塔,其结构包括塔体、横坦、架线器、底座支架,所述横坦与塔体相焊接,所述底座支架与塔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架线器与横坦嵌固连接;所述架线器包括外框、穿线筒、弹力条、衔接柱,所述衔接柱嵌固于外框的上端位置,所述穿线筒与外框的内壁活动卡合,所述弹力条安装于穿线筒的底部与外框的内壁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穿线筒包括连接块、内管、外管,所述连接块与外管嵌固连接,所述内管安装于外管的内部位置,所述连接块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外管的侧面呈对称分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内管包括夹持板、框体、推动片、复位机构、助推杆、下滑板,所述夹持板通过助推杆与下滑板活动卡合,所述推动片安装于助推杆与下滑板之间,所述复位机构与夹持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下滑板与框体间隙配合,所述助推杆设有六个,且三个为一组均匀的在两边夹持板与下滑板之间呈对称分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复位机构包括上接板、导框、弹性条、摆动块,所述导框与上接板嵌固连接,所述弹性条安装于导框的内部位置,所述摆动块的后端与上接板铰链连接,且摆动块的中部与导框活动卡合,通过电线摇晃摆动时对摆动块产生的推力,能够使摆动块沿着上接板向下摆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连接块包括套框、外推条、受力柱、结合块、接触面,所述外推条安装于套框与受力柱之间,所述受力柱与结合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接触面嵌固于结合块的底部位置,所述接触面采用密度较大的丁腈橡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受力柱包括外套环、变形片、支撑板、承接块、中固块,所述外套环与中固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变形片与承接块嵌固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承接块铰链连接,所述承接块安装于中固块的外表面位置,所述变形片呈弧形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外套环包括环体、反推片、引导板、承载板,所述与承载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反推片与承载板的内侧嵌固连接,所述引导板与反推片铰链连接,所述引导板的外表面的呈多个弧形凸点结构。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当横坦上的一侧架线器出现断线,通过断线下垂时对架线器上的穿线筒产生向下的拉力,能够使穿线筒沿着外框的内侧向下摆动,从而使内管上的下滑板沿着框体向下滑动,且通过夹持板沿着断线外表面向下滑动时对助推杆产生的挤压力,能使助推杆带动夹持板与断线外表面短暂分离,从而使夹持板能够套于断线上,故而使夹持板能对断线进行固定。2、通过连接块上的外推条对受力柱产生的推力,能够使受力柱推动结合块,故而使结合块能够推动接触面与外框的内壁凹面紧密贴合,有效的避免了穿线筒在未出现断线时,会用风力吹动电线的轻微摇晃进行摆动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抗风输电塔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架线器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穿线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内管侧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复位机构局部侧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块侧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受力柱俯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外套环俯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塔体-1、横坦-2、架线器-3、底座支架-4、外框-31、穿线筒-32、弹力条-33、衔接柱-34、连接块-a1、内管-a2、外管-a3、夹持板-a21、框体-a22、推动片-a23、复位机构-a24、助推杆-a25、下滑板-a26、上接板-b1、导框-b2、弹性条-b3、摆动块-b4、套框-c1、外推条-c2、受力柱-c3、结合块-c4、接触面-c5、外套环-c31、变形片-c32、支撑板-c33、承接块-c34、中固块-c35、环体-d1、反推片-d2、引导板-d3、承载板-d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例图1-例图5所展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风输电塔,其结构包括塔体1、横坦2、架线器3、底座支架4,所述横坦2与塔体1相焊接,所述底座支架4与塔体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架线器3与横坦2嵌固连接;所述架线器3包括外框31、穿线筒32、弹力条33、衔接柱34,所述衔接柱34嵌固于外框31的上端位置,所述穿线筒32与外框31的内壁活动卡合,所述弹力条33安装于穿线筒32的底部与外框31的内壁之间。其中,所述穿线筒32包括连接块a1、内管a2、外管a3,所述连接块a1与外管a3嵌固连接,所述内管a2安装于外管a3的内部位置,所述连接块a1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外管a3的侧面呈对称分布,通过悬挂在机构上的断线对外管a3产生向下的拉力,能够使外管a3在连接块a1的配合下沿着物体的内侧向下摆动。其中,所述内管a2包括夹持板a21、框体a22、推动片a23、复位机构a24、助推杆a25、下滑板a26,所述夹持板a21通过助推杆a25与下滑板a26活动卡合,所述推动片a23安装于助推杆a25与下滑板a26之间,所述复位机构a24与夹持板a2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下滑板a26与框体a22间隙配合,所述助推杆a25设有六个,且三个为一组均匀的在两边夹持板a21与下滑板a26之间呈对称分布,当框体a22向下摆动时,能够使下滑板a26沿着框体a22向下滑动伸出,且通过推动片a23能够向外推动助推杆a25,从而使助推杆a25能够推动夹持板a21与断线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其中,所述复位机构a24包括上接板b1、导框b2、弹性条b3、摆动块b4,所述导框b2与上接板b1嵌固连接,所述弹性条b3安装于导框b2的内部位置,所述摆动块b4的后端与上接板b1铰链连接,且摆动块b4的中部与导框b2活动卡合,通过电线摇晃摆动时对摆动块b4产生的推力,能够使摆动块b4沿着上接板b1向下摆动,且通过弹性条b3能够推动摆动块b4沿着上接板b1进行摆动复位。本实施例的详细使用方法与作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塔体1上的横坦2是通过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风输电塔,其结构包括塔体(1)、横坦(2)、架线器(3)、底座支架(4),所述横坦(2)与塔体(1)相焊接,所述底座支架(4)与塔体(1)为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线器(3)与横坦(2)嵌固连接;/n所述架线器(3)包括外框(31)、穿线筒(32)、弹力条(33)、衔接柱(34),所述衔接柱(34)嵌固于外框(31)的上端位置,所述穿线筒(32)与外框(31)的内壁活动卡合,所述弹力条(33)安装于穿线筒(32)的底部与外框(31)的内壁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风输电塔,其结构包括塔体(1)、横坦(2)、架线器(3)、底座支架(4),所述横坦(2)与塔体(1)相焊接,所述底座支架(4)与塔体(1)为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线器(3)与横坦(2)嵌固连接;
所述架线器(3)包括外框(31)、穿线筒(32)、弹力条(33)、衔接柱(34),所述衔接柱(34)嵌固于外框(31)的上端位置,所述穿线筒(32)与外框(31)的内壁活动卡合,所述弹力条(33)安装于穿线筒(32)的底部与外框(31)的内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风输电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筒(32)包括连接块(a1)、内管(a2)、外管(a3),所述连接块(a1)与外管(a3)嵌固连接,所述内管(a2)安装于外管(a3)的内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风输电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a2)包括夹持板(a21)、框体(a22)、推动片(a23)、复位机构(a24)、助推杆(a25)、下滑板(a26),所述夹持板(a21)通过助推杆(a25)与下滑板(a26)活动卡合,所述推动片(a23)安装于助推杆(a25)与下滑板(a26)之间,所述复位机构(a24)与夹持板(a2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下滑板(a26)与框体(a22)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风输电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a24)包括上接板(b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燕发
申请(专利权)人:菏泽成科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