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电线杆施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80083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电线杆施工系统,包括车体、支撑杆和油缸,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杆上的用于对电线杆进行夹持的夹持装置;所述支撑杆的端部铰接在所述车体上,所述油缸的一端铰接在车体上,另一端铰接在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上转动支撑有两个支撑轴,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固定支撑在每个支撑轴上的用于对电线杆进行夹持的夹筒,两个夹筒相互配合;每个所述夹筒在其靠近所述支撑杆的铰接轴的端部均转动连接有盖板,盖板连接有动力;所述支撑轴连接有驱动所述支撑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车体后方连接有用于在地面上进行打孔的打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无需人工固定电线杆、操作更加方便省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电线杆施工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力工程施工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电线杆施工系统。
技术介绍
电力工程施工中,当架设电线电缆时,需要在地面上埋设电线杆,埋设电线杆首先需要在地面上开挖深坑,再将电线杆栽设入深坑内,栽设电线杆需要使用专用设备来完成。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104213746B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运输埋设电线杆的便捷运输车,其包括车架、电线杆起降装置以及支撑装置;车架上部的一端设有销轴、另一端设有连接杆和把手,该连接杆的一端设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的一端设有对丝;车架的底部为框架结构,在其底部设有架杆、两侧设有插槽,插槽上设有挡杆;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其包括侧杆以及焊接于侧杆上的U型或V型的托杆,侧杆上面设有卡环,卡环为卡箍或柔性束缚带。上述的运输埋设电线杆的便捷运输车,在对电线杆进行运输时,将电线杆支撑在支撑架上通过卡环固定,卡环采用卡箍或者柔性束缚带,因此在支撑架上固定电线杆、或者在栽设电线杆时,均需要人手工将卡环紧固或者松开,因此操作十分不便且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电线杆施工系统,其设置有用于对电线杆进行夹持的两个夹筒,并通过动力装置对夹筒进行驱动,具有无需人工固定电线杆、操作更加方便省力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电线杆施工系统,包括车体、支撑杆和油缸,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杆上的用于对电线杆进行夹持的夹持装置;所述支撑杆的端部铰接在所述车体上,所述油缸的一端铰接在车体上,另一端铰接在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上转动支撑有两个支撑轴,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固定支撑在每个支撑轴上的用于对电线杆进行夹持的夹筒,两个夹筒相互配合;每个所述夹筒在其靠近所述支撑杆的铰接轴的端部均转动连接有盖板,盖板连接有动力;所述支撑轴连接有驱动所述支撑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车体后方连接有用于在地面上进行打孔的打孔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输电线杆时,将电线杆穿设在两个夹筒之间,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两个夹筒对电线杆进行夹持,通过盖板对夹筒的端部进行封闭从而避免电线杆从夹筒中滑出,无需人工手动操作,更加方便省力;栽设电线杆时,首先使用打孔装置在地面上钻掘出坑洞,然后驱动油缸使支撑杆和夹筒到达竖直状态,打开盖板使电线杆落入坑洞内即可实现电线杆的栽设。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的第一电动机,第一电动机连接有第一减速器,第一减速器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支撑轴上同轴固定有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第一电动机,能够带动第一减速器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实现了对支撑轴进行驱动的功能,进一步的能够使两个夹筒打开或者关闭。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筒在靠近所述盖板的端部转动支撑有连接轴,盖板固定支撑在连接轴上;所述夹筒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动机,第二电动机连接有第二减速器,第二减速器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连接轴上同轴固定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第二电动机,能够带动第二减速器转动,从而带动连接轴转动,进而可以控制盖板的开闭;当电线杆固定夹持在两个夹筒之间时,盖板将两个夹筒的端部进行封闭后能够避免电线杆从夹筒内滑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的板面上固定设置有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避免了电线杆的端部直接与盖板的板面相抵接,且能够缓冲电线杆的端部与盖板之间的冲击,有利于提高盖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筒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支撑槽,所述支撑槽内转动支撑有滚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线杆插入或者从夹筒内抽出时,滚子能够使电线杆移动的更加顺利。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油缸设置有两个,两个油缸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油缸对支撑杆的转动进行驱动,有利于使支撑杆受力更加稳定,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打孔装置包括与所述车体可拆卸连接的支撑台,支撑台上设置有滑动座,滑动座上下滑动配合在支撑台上;所述滑动座上方固定设置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固定在滑动座上;所述滑动座上固定设置有第三电动机,第三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有钻轴,钻轴上固定设置有螺旋叶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三电动机能够带动钻轴转动,从而带动螺旋叶片转动,通过气缸带动滑动座上下移动即能够使钻轴在地面上钻掘出用于栽设电线杆的坑洞。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风机,风机连接有软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钻掘坑洞时,启动风机,工作人员手持软管向钻轴吹风能够将钻轴带出的土壤吹离坑洞的洞口。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运输电线杆时,将电线杆穿设在两个夹筒之间,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两个夹筒对电线杆进行夹持,通过盖板对夹筒的端部进行封闭从而避免电线杆从夹筒中滑出,无需人工手动操作,更加方便省力;栽设电线杆时,首先使用打孔装置在地面上钻掘出坑洞,然后驱动油缸使支撑杆和夹筒到达竖直状态,打开盖板使电线杆落入坑洞内即可实现电线杆的栽设;2.驱动第一电动机能够驱动夹筒打开或者关闭;驱动第二电动机能够驱动盖板的打开或者关闭;橡胶垫有利于提高盖板的使用寿命;滚子能够使电线杆插入或者从夹筒内抽出时更加顺利;3.通过两个油缸对支撑杆的转动进行驱动有利于使支撑杆受力更加稳定;启动第三电动机配合气缸带动滑动座上下移动即能够在地面上钻掘用于栽设电线杆的坑洞;工作人员手持软管向钻轴吹风能够将钻轴带出的土壤吹离坑洞的洞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车体;2、支撑杆;21、支撑轴;22、夹筒;221、支撑槽;222、滚子;223、连接轴;224、盖板;225、第二电动机;226、第二减速器;227、第一齿轮;228、第二齿轮;229、橡胶垫;3、油缸;4、驱动装置;41、第一电动机;42、第一减速器;43、第一锥齿轮;44、第二锥齿轮;5、打孔装置;51、支撑台;52、滑动座;53、气缸;54、第三电动机;55、钻轴;551、螺旋叶片;56、风机;561、软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考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电线杆施工系统,包括用于对电线杆进行运输的车体1,还包括安装在车体1上的支撑杆2,支撑杆2的一端铰接在车体1的尾部;车体1上安装有两个油缸3,两个油缸3分别设置在支撑杆2的两侧,油缸3的一端铰接在车体1上,另一端铰接在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电线杆施工系统,包括车体(1)、支撑杆(2)和油缸(3),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杆(2)上的用于对电线杆进行夹持的夹持装置;所述支撑杆(2)的端部铰接在所述车体(1)上,所述油缸(3)的一端铰接在车体(1)上,另一端铰接在支撑杆(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上转动支撑有两个支撑轴(21),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固定支撑在每个支撑轴(21)上的用于对电线杆进行夹持的夹筒(22),两个夹筒(22)相互配合;每个所述夹筒(22)在其靠近所述支撑杆(2)的铰接轴的端部均转动连接有盖板(224),盖板(224)连接有动力;所述支撑轴(21)连接有驱动所述支撑轴(21)转动的驱动装置(4);所述车体(1)后方连接有用于在地面上进行打孔的打孔装置(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电线杆施工系统,包括车体(1)、支撑杆(2)和油缸(3),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杆(2)上的用于对电线杆进行夹持的夹持装置;所述支撑杆(2)的端部铰接在所述车体(1)上,所述油缸(3)的一端铰接在车体(1)上,另一端铰接在支撑杆(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上转动支撑有两个支撑轴(21),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固定支撑在每个支撑轴(21)上的用于对电线杆进行夹持的夹筒(22),两个夹筒(22)相互配合;每个所述夹筒(22)在其靠近所述支撑杆(2)的铰接轴的端部均转动连接有盖板(224),盖板(224)连接有动力;所述支撑轴(21)连接有驱动所述支撑轴(21)转动的驱动装置(4);所述车体(1)后方连接有用于在地面上进行打孔的打孔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电线杆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杆(2)上的第一电动机(41),第一电动机(41)连接有第一减速器(42),第一减速器(42)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有第一锥齿轮(43),所述支撑轴(21)上同轴固定有第二锥齿轮(44),第一锥齿轮(43)与第二锥齿轮(44)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电线杆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筒(22)在靠近所述盖板(224)的端部转动支撑有连接轴(223),盖板(224)固定支撑在连接轴(223)上;所述夹筒(22)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动机(225),第二电动机(225)连接有第二减速器(226),第二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黑阳红燕展苏晨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华能联合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