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886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电塔,其结构包括塔体、架线器、底座支架、横坦,底座支架与塔体相焊接,横坦与塔体相连接,架线器与横坦嵌固连接,当高空的风力推动架线器上下垂的电线进行转动时,通过回转盘上的外框能够根据电线的转动进行同方向转动,从而使联动板能够拉动伸出条沿着结合块向外伸出,从而使回扯线圈能够在电线停止转动时带动伸出条沿着结合块进行滑动复位,从而时结合块能够拉动回转盘进行复位,故而使回转盘能够将缠绕在一起的电线反向解开,通过伸缩块上的进风腔能够将外部的风力导入伸缩块内部,且通过中固盘内部的风力对摇晃板产生向上的推力,能够使摇晃板沿着回弹环进行摆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塔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领域,具体的是一种输电塔。
技术介绍
输电塔主要是用于对电路电线进行高空架设的设备,能够将多根不同的电线一同支撑在半空中,通过多个输电塔的配合,则能够对电线进行跨区域搭设,不仅能够节省空间,还能够保证电路对电流传输时的安全性,基于上述描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一种输电塔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例如:由于输电塔上需要架设的电线较多,并且电线在架设在输电塔前,需要先穿过一个输电塔上的架线器,再继续穿过前方输电塔的架线器,以至于电线穿过一个输电塔的架线器后还会有沿伸出的电线出现下垂,从而导致下垂的电线极易受高空风力的影响发生转动缠绕在一起,故而需要人工进行解开,以至于会使输电塔上的电线架设效率出现下降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电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输电塔,其结构包括塔体、架线器、底座支架、横坦,所述底座支架与塔体相焊接,所述横坦与塔体相连接,所述架线器与横坦嵌固连接;所述架线器包括衔接柱、回转盘、导框、伸缩块、助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电塔,其结构包括塔体(1)、架线器(2)、底座支架(3)、横坦(4),所述底座支架(3)与塔体(1)相焊接,所述横坦(4)与塔体(1)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架线器(2)与横坦(4)嵌固连接;/n所述架线器(2)包括衔接柱(21)、回转盘(22)、导框(23)、伸缩块(24)、助推片(25)、外推块(26)、套框(27),所述回转盘(22)与衔接柱(2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导框(23)与回转盘(22)相连接,所述伸缩块(24)与导框(23)间隙配合,所述助推片(25)贯穿于套框(27)的内部位置,所述外推块(26)的一端与伸缩块(24)嵌固连接,所述外推块(26)与套框(27)活动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塔,其结构包括塔体(1)、架线器(2)、底座支架(3)、横坦(4),所述底座支架(3)与塔体(1)相焊接,所述横坦(4)与塔体(1)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架线器(2)与横坦(4)嵌固连接;
所述架线器(2)包括衔接柱(21)、回转盘(22)、导框(23)、伸缩块(24)、助推片(25)、外推块(26)、套框(27),所述回转盘(22)与衔接柱(2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导框(23)与回转盘(22)相连接,所述伸缩块(24)与导框(23)间隙配合,所述助推片(25)贯穿于套框(27)的内部位置,所述外推块(26)的一端与伸缩块(24)嵌固连接,所述外推块(26)与套框(27)活动卡合,所述套框(27)安装于导框(23)的内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盘(22)包括联动板(a1)、伸出条(a2)、回扯线圈(a3)、结合块(a4)、中固盘(a5)、外框(a6),所述联动板(a1)与外框(a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伸出条(a2)与结合块(a4)间隙配合,所述回扯线圈(a3)安装于两个伸出条(a2)之间,所述中固盘(a5)与外框(a6)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电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板(a1)包括框架(a11)、下压板(a12)、弹力片(a13)、活动板(a14)、吸附机构(a15),所述下压板(a12)与框架(a11)铰链连接,所述弹力片(a13)安装于框架(a11)与活动板(a14)之间,所述活动板(a14)与框架(a11)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燕发
申请(专利权)人:菏泽成科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