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装配式挡土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820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整体装配式挡土墙结构,其由若干节大段预制挡墙单元拼接而成,每一节大段预制挡墙单元由一左小段预制挡墙单元、至少一中小段预制挡墙单元和一右小段预制挡墙单元依次逐节拼接而成,所述左小段预制挡墙单元、右小段预制挡墙单元分别位于所述大段预制挡墙单元的左、右端;在相邻的两节大段预制挡墙单元中,其中一节大段预制挡墙单元中的左小段预制挡墙单元与另一节大段预制挡墙单元中的右小段预制挡墙单元进行拼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适应水平位移及沉降,又能保证防渗功能,具有整体性好、施工效率高、施工工期短、施工质量易于控制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体装配式挡土墙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挡土墙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整体装配式挡土墙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河道整治、公路、铁路、航道、市政等建设项目中,需要建设巨量的挡土墙,传统的块石结构存在材料来源困难、耐久性差、施工劳动强度大和效率低等问题。近年来出现的新型材料由于成本高等因素,也难以大规模普及,相对而言,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结构因其刚度大、整体性好等优点仍在大量应用,但这类结构现场施工往往存在周期长、对周边环境影响大、施工质量难以控制、重复工作量大、工业化水平低、劳动效率低等诸多缺点。上述项目中的挡土墙结构相似,具有较高标准化制作的天然有利条件,而预制构件具有产业化制作、机械化施工、劳动效率高、质量易于控制等显著优势,更好地契合了挡土墙结构的天然有利条件,应加大预制挡土墙结构的研究和工程应用。在工程实践中,L型混凝土挡土墙具有结构尺寸小、自重轻等特点,应用十分广泛。参见图1,图中给出的是传统的L型混凝土挡土墙结构,其由底板10、墙身20和桩基础30构成,地质条件不足时,可采用地基处理或桩基础。传统施工工艺一般有底板和墙身两个施工周期,每个周期均包括绑扎钢筋、立模、现场浇筑混凝土、拆模、混凝土养护等步骤,存在施工工序多、施工工期长、模板费用高、施工质量特别是止水质量不易控制、劳动效率低、冬季施工时混凝土强度增长慢等诸多缺点。近年来,预制装配式技术在建筑、市政桥梁等行业逐渐普及应用,取得丰富的经验,作为结构更简单、标准化水平更高的挡土墙结构更需要推广应用。现有的预制装配式挡土墙结构通常需每隔15m~20m设置变形缝,缝宽为10mm~25mm,一般均有防渗要求,缝内需设止水。由于运输及吊装条件的限制,难以将长度为15m~20m的挡墙单元作为整体预制,一般先预制小段预制挡墙单元,再将小段预制挡墙单元在现场拼接成大段预制挡墙单元,最后将大段预制挡墙单元拼接形成一个完整挡墙。然而,这种拼接方式需要现场解决如何简捷可靠地解决小段预制挡墙单元和大段预制挡墙单元的拼缝问题,具体为:1)各小段预制挡墙单元之间如何拼接成长度为15m~20m的大段预制挡墙单元,使其与传统的现浇挡墙结构拥有同样的整体性;2)两个大段预制挡墙单元之间的变形缝如何设置,既能适应水平位移及沉降,又保证防渗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既能适应水平位移及沉降,又能保证防渗功能、整体性好、施工效率高、施工工期短、施工质量易于控制的整体装配式挡土墙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整体装配式挡土墙结构,其由若干节大段预制挡墙单元拼接而成,每一节大段预制挡墙单元由一左小段预制挡墙单元、至少一中小段预制挡墙单元和一右小段预制挡墙单元依次逐节拼接而成,所述左小段预制挡墙单元、右小段预制挡墙单元分别位于所述大段预制挡墙单元的左、右端;在相邻的两节大段预制挡墙单元中,其中一节大段预制挡墙单元中的左小段预制挡墙单元与另一节大段预制挡墙单元中的右小段预制挡墙单元进行拼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左小段预制挡墙单元包括左底板、左前侧挡板、左后侧挡板以及若干左连接肋条,所述左前侧挡板、左后侧挡板分别间隔竖直设置在所述左底板的前侧缘上,所述若干左连接肋条横向间隔竖直设置在所述左前侧挡板与左后侧挡板之间且分别与所述左前侧挡板和左后侧挡板进行固接;所述右小段预制挡墙单元包括右底板、右前侧挡板、右后侧挡板以及若干右连接肋条,所述右前侧挡板、右后侧挡板分别间隔竖直设置在所述右底板的前侧缘上,所述若干右连接肋条横向间隔竖直设置在所述右前侧挡板与右后侧挡板之间且分别与所述右前侧挡板和右后侧挡板进行固接;所述中小段预制挡墙单元包括中底板、中前侧挡板、中后侧挡板以及若干中连接肋条,所述中前侧挡板、中后侧挡板分别间隔竖直设置在所述中底板的前侧缘上,所述若干中连接肋条横向间隔竖直设置在所述中前侧挡板与中后侧挡板之间且分别与所述中前侧挡板和中后侧挡板进行固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左前侧挡板的左侧缘处形成有一向所述左后侧挡板方向延伸的第一左肋条,在所述左后侧挡板的左侧缘处形成有一向所述左前侧挡板方向延伸的第二左肋条,所述第一左肋条与第二左肋条之间形成有一左止水条安装通道,在所述左底板的左侧缘处形成有一左台阶状凹槽,所述左台阶状凹槽的一端与所述左止水条安装通道的下端连通;在所述右前侧挡板的右侧缘处形成有一向所述右后侧挡板方向延伸的第一右肋条,在所述右后侧挡板的右侧缘处形成有一向所述右前侧挡板方向延伸的第二右肋条,所述第一右肋条与第二右肋条之间形成有一右止水条安装通道,在所述右底板的右侧缘处形成有一右台阶状凹槽,所述右台阶状凹槽的一端与所述右止水条安装通道的下端连通;拼接时,所述左小段预制挡墙单元的左侧端面与所述右小段预制挡墙单元的右侧端面对齐,并在两个端面之间设置有一根L型橡胶止水条,所述L型橡胶止水条的竖直部分的两侧分别卡设在所述左小段预制挡墙单元的左止水条安装通道和所述右小段预制挡墙单元的右止水条安装通道内,其水平部分铺设在所述左台阶状凹槽和右台阶状凹槽的底面上;在所述左台阶状凹槽和右台阶状凹槽内浇筑有将所述L型橡胶止水条进行覆盖的混凝土。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L型橡胶止水条包括左侧卡接条、右侧卡接条以及位于所述左侧卡接条与右侧卡接条之间的空心橡胶条,所述空心橡胶条的左、右侧分别通过左、右连接带与所述左侧卡接条、右侧卡接条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左小段预制挡墙单元的左底板的右侧面上形成有左拼接凹槽,所述左底板位于所述左拼接凹槽内预留有至少一排左连接钢筋;在所述右小段预制挡墙单元的右底板的左侧面上形成有右拼接凹槽,所述右底板位于所述右拼接凹槽内预留有至少一排右连接钢筋;在所述中小段预制挡墙单元的中底板的左、右侧面上分别形成有左、右中拼接凹槽,所述中底板位于左中拼接凹槽内预留有至少一排左中连接钢筋,所述中底板位于右中拼接凹槽内预留有至少一排右中连接钢筋;当所述左小段预制挡墙单元与中小段预制挡墙单元进行拼接时,所述左小段预制挡墙单元的右侧端面与所述中小段预制挡墙单元的左侧端面对齐,并在所述左小段预制挡墙单元的左拼接凹槽与所述中小段预制挡墙单元的左中拼接凹槽之间的围合区域浇筑混凝土;当所述右小段预制挡墙单元与中小段预制挡墙单元进行拼接时,所述右小段预制挡墙单元的左侧端面与所述中小段预制挡墙单元的右侧端面对齐,并在所述右小段预制挡墙单元的右拼接凹槽与所述中小段预制挡墙单元的右中拼接凹槽之间的围合区域浇筑混凝土;当相邻的两节中小段预制挡墙单元进行拼接时,其中一节中小段预制挡墙单元的右侧端面与另一节中小段预制挡墙单元的左侧端面对齐,并在其中一节中小段预制挡墙单元的右中拼接凹槽与另一节中小段预制挡墙单元的左中拼接凹槽之间的围合区域浇筑混凝土。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左小段预制挡墙单元还包括一左连接梁,所述左连接梁放置在所述若干左连接肋条的上端,且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体装配式挡土墙结构,其由若干节大段预制挡墙单元拼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每一节大段预制挡墙单元由一左小段预制挡墙单元、至少一中小段预制挡墙单元和一右小段预制挡墙单元依次逐节拼接而成,所述左小段预制挡墙单元、右小段预制挡墙单元分别位于所述大段预制挡墙单元的左、右端;在相邻的两节大段预制挡墙单元中,其中一节大段预制挡墙单元中的左小段预制挡墙单元与另一节大段预制挡墙单元中的右小段预制挡墙单元进行拼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体装配式挡土墙结构,其由若干节大段预制挡墙单元拼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每一节大段预制挡墙单元由一左小段预制挡墙单元、至少一中小段预制挡墙单元和一右小段预制挡墙单元依次逐节拼接而成,所述左小段预制挡墙单元、右小段预制挡墙单元分别位于所述大段预制挡墙单元的左、右端;在相邻的两节大段预制挡墙单元中,其中一节大段预制挡墙单元中的左小段预制挡墙单元与另一节大段预制挡墙单元中的右小段预制挡墙单元进行拼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装配式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小段预制挡墙单元包括左底板、左前侧挡板、左后侧挡板以及若干左连接肋条,所述左前侧挡板、左后侧挡板分别间隔竖直设置在所述左底板的前侧缘上,所述若干左连接肋条横向间隔竖直设置在所述左前侧挡板与左后侧挡板之间且分别与所述左前侧挡板和左后侧挡板进行固接;
所述右小段预制挡墙单元包括右底板、右前侧挡板、右后侧挡板以及若干右连接肋条,所述右前侧挡板、右后侧挡板分别间隔竖直设置在所述右底板的前侧缘上,所述若干右连接肋条横向间隔竖直设置在所述右前侧挡板与右后侧挡板之间且分别与所述右前侧挡板和右后侧挡板进行固接;
所述中小段预制挡墙单元包括中底板、中前侧挡板、中后侧挡板以及若干中连接肋条,所述中前侧挡板、中后侧挡板分别间隔竖直设置在所述中底板的前侧缘上,所述若干中连接肋条横向间隔竖直设置在所述中前侧挡板与中后侧挡板之间且分别与所述中前侧挡板和中后侧挡板进行固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装配式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前侧挡板的左侧缘处形成有一向所述左后侧挡板方向延伸的第一左肋条,在所述左后侧挡板的左侧缘处形成有一向所述左前侧挡板方向延伸的第二左肋条,所述第一左肋条与第二左肋条之间形成有一左止水条安装通道,在所述左底板的左侧缘处形成有一左台阶状凹槽,所述左台阶状凹槽的一端与所述左止水条安装通道的下端连通;
在所述右前侧挡板的右侧缘处形成有一向所述右后侧挡板方向延伸的第一右肋条,在所述右后侧挡板的右侧缘处形成有一向所述右前侧挡板方向延伸的第二右肋条,所述第一右肋条与第二右肋条之间形成有一右止水条安装通道,在所述右底板的右侧缘处形成有一右台阶状凹槽,所述右台阶状凹槽的一端与所述右止水条安装通道的下端连通;
拼接时,所述左小段预制挡墙单元的左侧端面与所述右小段预制挡墙单元的右侧端面对齐,并在两个端面之间设置有一根L型橡胶止水条,所述L型橡胶止水条的竖直部分的两侧分别卡设在所述左小段预制挡墙单元的左止水条安装通道和所述右小段预制挡墙单元的右止水条安装通道内,其水平部分铺设在所述左台阶状凹槽和右台阶状凹槽的底面上;在所述左台阶状凹槽和右台阶状凹槽内浇筑有将所述L型橡胶止水条进行覆盖的混凝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体装配式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橡胶止水条包括左侧卡接条、右侧卡接条以及位于所述左侧卡接条与右侧卡接条之间的空心橡胶条,所述空心橡胶条的左、右侧分别通过左、右连接带与所述左侧卡接条、右侧卡接条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装配式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小段预制挡墙单元的左底板的右侧面上形成有左拼接凹槽,所述左底板位于所述左拼接凹槽内预留有至少一排左连接钢筋;
在所述右小段预制挡墙单元的右底板的左侧面上形成有右拼接凹槽,所述右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周亮朱定国田爱平杨佳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