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湿地污水净化处理
,具体为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在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时,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颗粒杂质,一般需要通过滤板对这些杂质进行过滤去除,由于污水中颗粒杂质较多,长期以往易造成滤板的堵塞,进而影响污水的处理工作,有些污水处理系统可去除杂质颗粒但会随着颗粒杂质的去除会伴随大量水分的流失,且人工湿地污水由于受污染,需要排放时,需调节污水的PH值,此时需加入药剂对污水进行PH值调节,现有的药剂加入污水后与污水混合不均匀,且混合较慢,影响污水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右侧通过支板(2)固定连接有除杂箱(3),所述底座(1)顶部的左侧通过支板(2)固定连接有混合箱(4),所述混合箱(4)的右侧与除杂箱(3)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除杂箱(3)的内壁转动连接有V型滤板(5),所述V型滤板(5)的底部贯穿开设有通水口(6),所述V型滤板(5)的一侧贯穿除杂箱(3)并延伸至除杂箱(3)的外部,所述除杂箱(3)的背面贯穿开设有与V型滤板(5)相适配的通槽(7),所述V型滤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振动弹簧(8),所述振动弹簧(8)远离V型滤板(5)的一端与除杂箱(3)的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右侧通过支板(2)固定连接有除杂箱(3),所述底座(1)顶部的左侧通过支板(2)固定连接有混合箱(4),所述混合箱(4)的右侧与除杂箱(3)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除杂箱(3)的内壁转动连接有V型滤板(5),所述V型滤板(5)的底部贯穿开设有通水口(6),所述V型滤板(5)的一侧贯穿除杂箱(3)并延伸至除杂箱(3)的外部,所述除杂箱(3)的背面贯穿开设有与V型滤板(5)相适配的通槽(7),所述V型滤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振动弹簧(8),所述振动弹簧(8)远离V型滤板(5)的一端与除杂箱(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除杂箱(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左端贯穿除杂箱(3)并延伸至除杂箱(3)的内部,所述转轴(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振动凸轮(12),所述振动凸轮(12)的表面与V型滤板(5)的底部接触,所述除杂箱(3)的背面设置有回收机构(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机构(13)包括回收箱(131),所述回收箱(131)固定在除杂箱(3)的背面,所述除杂箱(3)的背面且位于回收箱(13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半弧形导流管(132),所述回收箱(13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滤网(133),所述回收箱(131)的底部且位于滤网(13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134),所述第一水泵(134)的出水口连通有导管(135),所述导管(135)远离第一水泵(134)的一端依次贯穿回收箱(131)、除杂箱(3)并延伸至除杂箱(3)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抽泵(14),所述第二抽泵(14)的进水口连通有进水管(15),所述第二抽泵(14)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16),所述出水管(16)远离第二抽泵(14)的一端贯穿除杂箱(3)并延伸至除杂箱(3)的内部,所述出水管(16)远离第二抽泵(14)的一端位于V型滤板(5)的正上方。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聪,何艳,李世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佳园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