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375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装袋。包装袋包括:袋体,袋体的内部具有内腔,袋体包括主体与位于主体一侧的撕裂部;储液包,位于内腔内,储液包包括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固定于撕裂部上,第二端固定于主体上;储液包上具有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薄弱处,撕裂部与主体分离时,撕裂部带动第一端远离第二端,以使薄弱处断开;以及待浸润产品,位于内腔内,且位于储液包的一侧。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包装袋,只需一步即可同时打开袋体和储液包,减少了取出产品的时间,缩短了病人等待的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无需通过很大的外力挤破储液包,减少了使用的复杂度,方便使用。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包装袋整体有利于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装袋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特别是涉及一种包装袋。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包装袋通常包括位于内部的待浸润产品和储液包,其中,待浸润产品例如可以为带亲水涂层的产品,储液包内含有水或者其他液体。储液包灌装完液体以后密封住,通过留有密封薄弱处,跟待浸润产品一起密封包装。传统的包装袋在使用时需要先破坏储液包,例如刺破或者通过外力挤破储液包,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打开储液包,使储液包内的液体与待浸润产品接触,以浸润产品。然而,使用传统的包装袋存在以下不足:在拆开使用的时候要通过两步,第一步是先要打开储液包,第二步是撕开包装袋口,再取出产品,这样增加了取出产品的时间,延长了病人等待的时间,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要通过很大的外力才能挤破储液包,有时很难挤破,增加了使用的复杂度,不方便使用;在使用时有人会不看使用说明,直接撕开包装袋取出待浸润产品使用,这样就达不到润滑的目的了。因此,传统的包装袋不利于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有利于应用的包装袋。一种包装袋,所述包装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的内部具有内腔,所述袋体包括主体与位于所述主体一侧的撕裂部;储液包,位于所述内腔内,所述储液包包括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固定于所述撕裂部上,所述第二端固定于所述主体上;所述储液包上具有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薄弱处,所述撕裂部与所述主体分离时,所述撕裂部带动所述第一端远离所述第二端,以使所述薄弱处断开;以及待浸润产品,位于所述内腔内,且位于所述储液包的一侧。使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包装袋时,双手对袋体的主体与撕裂部施加方向相反的拉力,直至撕裂部与主体分离,此时撕裂部带动储液包的第一端远离第二端,直至储液包的薄弱处断开,使储液包内的液体流入内腔,从而润湿待浸润产品,之后将润湿后的产品取出使用即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包装袋,只需一步即可同时打开袋体和储液包,减少了取出产品的时间,缩短了病人等待的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无需通过很大的外力挤破储液包,减少了使用的复杂度,方便使用;由于撕开袋体时储液包也会同时破裂,直接浸润产品表面,就不会造成使用者不看说明书直接取出未浸润的产品的情况发生。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包装袋整体有利于应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包包括包体,所述包体的内部具有用以容纳液体的储液腔,所述储液腔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端为变径部,所述变径部的截面尺寸沿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递减,所述储液包的薄弱处靠近所述变径部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包上具有分别位于所述变径部两侧的至少两个第一缺口,以分别在所述变径部的两侧形成所述储液包的薄弱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径部包括至少两个变径子部,所述至少两个变径子部的至少一侧、和/或至少一相邻两个所述变径子部之间具有薄弱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体靠近所述变径部的表面上设有折痕线,所述折痕线的至少一个末端设有切口,以形成所述储液包的薄弱处,所述切口的延伸方向穿过所述变径部;所述包体的一部分通过所述折痕线向靠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翻折形成翻折部,所述翻折部固定于所述袋体的内表面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痕线的两个末端均设有切口,所述变径部包括两个变径子部,所述切口与所述翻折部均位于两个所述变径子部之间,两个所述切口的延伸方向分部穿过两个所述变径子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体在所述翻折部表面的投影不完全覆盖所述翻折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包的第二端具有用以显露所述翻折部的第二缺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包的第一端向外延伸形成凸部,所述凸部与所述第二缺口的形状与尺寸均相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折部粘贴、焊接、热压或者塑封于所述袋体的内表面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包包括包体,所述包体包括相对的第一面与第二面,其中,所述第一面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二面的第二端向外延伸并朝所述第一端的方向翻折形成拉手,所述拉手固定于所述袋体的撕裂部上,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在所述第二端的连接处形成供所述包体内的液体流入所述内腔的薄弱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的第二端粘贴、焊接、热压或者塑封于所述主体的内表面上,所述拉手粘贴、焊接、热压或者塑封于所述袋体的撕裂部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待浸润产品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接口段和工作段,所述接口段靠近所述撕裂部设置,所述工作段靠近所述主体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撕裂部具有第三缺口;和/或所述包装袋还包括拉环,所述拉环固定于所述撕裂部上;和/或所述包装袋还包括用以将所述袋体粘贴于待粘贴元件上的第一粘贴件,所述第一粘贴件固定于所述袋体的外表面上;和/或所述待浸润产品为导尿管、导丝或者鞘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袋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袋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储液包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包装袋的整体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包装袋的截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储液包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储液包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包装袋的整体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包装袋的截面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储液包的侧面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储液包的平面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方式的包装袋的截面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方式的储液包的平面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方式的储液包的侧面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方式的储液包的平面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方式的储液包的侧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袋包括:/n袋体,所述袋体的内部具有内腔,所述袋体包括主体与位于所述主体一侧的撕裂部;/n储液包,位于所述内腔内,所述储液包包括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固定于所述撕裂部上,所述第二端固定于所述主体上;所述储液包上具有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薄弱处,所述撕裂部与所述主体分离时,所述撕裂部带动所述第一端远离所述第二端,以使所述薄弱处断开;以及/n待浸润产品,位于所述内腔内,且位于所述储液包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袋包括:
袋体,所述袋体的内部具有内腔,所述袋体包括主体与位于所述主体一侧的撕裂部;
储液包,位于所述内腔内,所述储液包包括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固定于所述撕裂部上,所述第二端固定于所述主体上;所述储液包上具有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薄弱处,所述撕裂部与所述主体分离时,所述撕裂部带动所述第一端远离所述第二端,以使所述薄弱处断开;以及
待浸润产品,位于所述内腔内,且位于所述储液包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包包括包体,所述包体的内部具有用以容纳液体的储液腔,所述储液腔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端为变径部,所述变径部的截面尺寸沿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递减,所述储液包的薄弱处靠近所述变径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包上具有分别位于所述变径部两侧的至少两个第一缺口,以分别在所述变径部的两侧形成所述储液包的薄弱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部包括至少两个变径子部,所述至少两个变径子部的至少一侧、和/或至少一相邻两个所述变径子部之间具有薄弱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靠近所述变径部的表面上设有折痕线,所述折痕线的至少一个末端设有切口,以形成所述储液包的薄弱处,所述切口的延伸方向穿过所述变径部;所述包体的一部分通过所述折痕线向靠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翻折形成翻折部,所述翻折部固定于所述袋体的内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痕线的两个末端均设有切口,所述变径部包括两个变径子部,所述切口与所述翻折部均位于两个所述变径子部之间,两个所述切口的延伸方向分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辉周晴雷杰华杜慧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微比特自动化有限公司江苏百赛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