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腔术后的通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鼻腔术后的通气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鼻、鼻窦解剖位置的特殊性,鼻腔术后止血一般利用填塞物填塞起到压迫止血的目的,鼻腔填塞后常见不适表现有术区疼痛、头痛、口咽部干燥不适、睡眠障碍、眼部不适等,现有技术通过呼吸辅助器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但上述两种自制辅助用具仍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如加湿功能欠缺等,其主要适用于单纯器质性通气障碍的患者,对于鼻腔术后填塞的患者不适用,为此我们提供一种鼻腔术后的通气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鼻腔术后的通气装置,包括加湿器,所述加湿器上设有氧气衔接管,所述氧气衔接管的端部螺纹连接有咬嘴塞,氧气衔接管上固定有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的端部转动设有弹性固定带,弧形挡板的两端开设有转槽,转槽的内侧设有转轴,转轴与弹性固定带相连接,术后患者回病房立即使用口腔加湿通气管,指导患者将咬嘴塞含住,弹性固定带套在双侧耳廓上,用于固定咬嘴塞,所述氧气衔接管的中部可拆卸安装有恒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鼻腔术后的通气装置,包括加湿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1)上设有氧气衔接管(11),所述氧气衔接管(11)的端部螺纹连接有咬嘴塞(2),氧气衔接管(11)上固定有弧形挡板(3),所述弧形挡板(3)的端部转动设有弹性固定带(32),所述氧气衔接管(11)的中部可拆卸安装有恒温器(4),所述恒温器(4)的下表面设有对称设置的限位杆(41),限位杆(41)上活动套设有第一夹持板(42),限位杆(41)的末端垂直设有第二夹持板(4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腔术后的通气装置,包括加湿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1)上设有氧气衔接管(11),所述氧气衔接管(11)的端部螺纹连接有咬嘴塞(2),氧气衔接管(11)上固定有弧形挡板(3),所述弧形挡板(3)的端部转动设有弹性固定带(32),所述氧气衔接管(11)的中部可拆卸安装有恒温器(4),所述恒温器(4)的下表面设有对称设置的限位杆(41),限位杆(41)上活动套设有第一夹持板(42),限位杆(41)的末端垂直设有第二夹持板(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腔术后的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嘴塞(2)为扁平状,长2.5~3.5cm,宽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芳,任俊翠,袁修银,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