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加宏专利>正文

一种呼吸内科用隔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2312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8
一种呼吸内科用隔离装置,包括用于输送净化空气的输气管、第一连接管、呼吸罩、第二连接管、端盖、筒体和挤压块;呼吸罩上设有出气端口和进气端口,呼吸罩通过连接带将呼吸罩压紧于患者面部,呼吸罩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输气管;第一连接管上设有气体流量控制阀;呼吸罩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端盖;端盖设置噪筒体上;挤压块设置在筒体内用于将筒体内部分为上层的进气仓和下层的出气仓,挤压块上均匀设有多个通孔;进气仓内填充有浸润消毒药水的第一海绵;出气仓内设有干燥的第二海绵;第二海绵压紧挤压块,第二海绵与筒体的内壁形成用于存放活性炭颗粒的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避免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之间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内科用隔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呼吸内科用隔离装置。
技术介绍
呼吸内科为现代西医中一个科室,常见病症有肺炎杆菌肺炎、急性肺脓肿、肺炎球菌肺炎、哮喘、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肺曲菌病、肺念珠菌病、肺泡蛋白质沉积症、疱疹性咽峡炎、病毒性肺炎、矽肺、肺放线菌病、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等;而呼吸内科众多常见的疾病中,又有许多疾病具有传染性,在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往往处于一个空间内进行治疗,而不同病症患者之间通过呼出的气体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另外,患者呼出的带有病菌的气体也容易对医护人员造成感染;为此,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呼吸内科用隔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呼吸内科用隔离装置,本技术提供的隔离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避免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之间交叉感染,且能对呼吸内科患者呼出的污浊气体进行净化处理。(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呼吸内科用隔离装置,包括用于输送净化空气的输气管、第一连接管、呼吸罩、第二连接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内科用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送净化空气的输气管(1)、第一连接管(2)、呼吸罩(3)、第二连接管(4)、端盖(5)、筒体(6)和挤压块(9);其中,输气管(1)上设有多个第一出气孔;/n呼吸罩(3)上设有出气端口(32)和进气端口(34),呼吸罩(3)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带(71),呼吸罩(3)的另一侧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带(72);多个第二连接带(72)的另一端分别一一配合多个第一连接带(71)的另一端用于将呼吸罩(3)压紧于患者面部;/n多个第一连接管(2)的一端管口分别一一连接多个第一出气孔,多个第一连接管(2)上分别设有多个气体流量控制阀,多个第一连接管(2)的另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内科用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送净化空气的输气管(1)、第一连接管(2)、呼吸罩(3)、第二连接管(4)、端盖(5)、筒体(6)和挤压块(9);其中,输气管(1)上设有多个第一出气孔;
呼吸罩(3)上设有出气端口(32)和进气端口(34),呼吸罩(3)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带(71),呼吸罩(3)的另一侧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带(72);多个第二连接带(72)的另一端分别一一配合多个第一连接带(71)的另一端用于将呼吸罩(3)压紧于患者面部;
多个第一连接管(2)的一端管口分别一一连接多个第一出气孔,多个第一连接管(2)上分别设有多个气体流量控制阀,多个第一连接管(2)的另一端连接多个进气端口(34),其中,第一连接管(2)、呼吸罩(3)和气体流量控制阀一一对应;
筒体(6)的一端均匀设有多个出气孔(65),筒体(6)的另一端设有开口;挤压块(9)由筒体(6)设有开口的一端螺纹旋入筒体(6)内,挤压块(9)用于将筒体(6)内部分为上层的进气仓和下层的出气仓,挤压块(9)上均匀设有多个通孔(91),挤压块(9)的端面上设有用于配合螺丝刀的盲孔(92);
进气仓内填充有浸润消毒药水的第一海绵(61);出气仓内设有干燥的第二海绵(62);第二海绵(62)压紧挤压块(9),第二海绵(62)与筒体(6)的内壁形成用于存放活性炭颗粒(63)的空间;
端盖(5)安装在筒体(6)的另一端,端盖(5)上设有第二进气孔(51);
多个第二连接管(4)的一端管口分别连接多个出气端口(32),多个第二连接管(4)的另一端管口分别连接多个第二进气孔(51);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加宏胡睿邹寒潘侥叶春琴
申请(专利权)人:曾加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