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晶晶专利>正文

肿瘤内科给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300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肿瘤内科给药器,包括混合套、给药器本体和限定机构,所述给药器本体包括活塞,所述混合套安装在活塞的一侧,所述混合套的内部一侧上端转动连接有辅助轮,所述混合套的内部一侧下端转动连接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锥齿轮A,所述锥齿轮A的上表面一侧设置有锥齿轮B,所述混合套内部转动连接有基座,且基座与锥齿轮B固定连接,所述混合套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搅拌桨,且搅拌桨与基座固定连接;通过设计了安装在活塞一侧的混合套以及混合套内部的搅拌桨、锥齿轮B、锥齿轮A和驱动轮便于对针筒内部的药液进行混合处理,避免由于结构缘故导致无法对所吸取的多种药液进行混合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肿瘤内科给药器
本技术属于肿瘤科
,具体涉及肿瘤内科给药器。
技术介绍
肿瘤科和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一样,是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分为肿瘤内科、肿瘤放射治疗科和肿瘤外科等,肿瘤内科主要从事各种良、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肿瘤放射治疗科主要从事肿瘤的放射线治疗;肿瘤外科提供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专门的肿瘤医院的相关科室会根据不同部位再行细分,例如肿瘤内科里的胃肠肿瘤科、淋巴瘤肿瘤科;肿瘤外科有乳腺外科、头颈外科、胸外科、肿瘤妇科、腹部外科等。经检索,中国专利CN208130220U的技术提出的一种肿瘤内科给药器,其虽然实现了利用隔板分设四个储药腔,能够同时储存一个病人使用的多种药物,方便携带和使用,分隔环内部设置有微型加热棒能够对储药腔内部的药物进行预加热,加速身体的吸收,将药效发挥最大化,且给药针卡柱与给药针为卡接式结构,方便拆卸和更换,然而现有的肿瘤内科给药器在多种药液混合注入时,无法有效的对药液进行混合处理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肿瘤内科给药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肿瘤内科给药器,以解决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肿瘤内科给药器,包括混合套(4)、给药器本体和限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器本体包括活塞(5),所述混合套(4)安装在活塞(5)的一侧,所述混合套(4)的内部一侧上端转动连接有辅助轮(12),所述混合套(4)的内部一侧下端转动连接有驱动轮(14),所述驱动轮(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锥齿轮A(13),所述锥齿轮A(13)的上表面一侧设置有锥齿轮B(15),所述混合套(4)内部转动连接有基座(16),且基座(16)与锥齿轮B(15)固定连接,所述混合套(4)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搅拌桨(17),且搅拌桨(17)与基座(16)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肿瘤内科给药器,包括混合套(4)、给药器本体和限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器本体包括活塞(5),所述混合套(4)安装在活塞(5)的一侧,所述混合套(4)的内部一侧上端转动连接有辅助轮(12),所述混合套(4)的内部一侧下端转动连接有驱动轮(14),所述驱动轮(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锥齿轮A(13),所述锥齿轮A(13)的上表面一侧设置有锥齿轮B(15),所述混合套(4)内部转动连接有基座(16),且基座(16)与锥齿轮B(15)固定连接,所述混合套(4)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搅拌桨(17),且搅拌桨(17)与基座(16)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内科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器本体还包括针筒(3),所述针筒(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给药针(1),所述针筒(3)的另一侧设置有内杆(8),且内杆(8)与活塞(5)固定连接,所述针筒(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筒片(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肿瘤内科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机构包括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片(9),所述固定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付晶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