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控制装置、车辆控制方法、车辆以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控制装置、车辆控制方法、车辆以及存储介质,具体而言,涉及自动驾驶车辆的车辆控制技术。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构成:通过多个传感器检测车辆周围的物体,当有效的检测设备的数量减少时,抑制同一控制状态下的行驶辅助控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193765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根据本车辆的行驶状态、在本车辆的前方行驶的前方车辆的行驶状态,可能产生需要顺畅地从当前的车辆控制中的控制状态向自动化率更低的控制状态、或者向驾驶员中的车辆操作的参与程度更高的控制状态进行转移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控制技术,能够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在车辆的前方行驶的前方车辆的行驶状态的变化,顺畅地进行从当前的车辆控制中的控制状态向自动化率更低的控制状态、或者向驾驶员中的车辆操作的参与程度更高的控制状态的转移。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车辆控制装置是能够基于多个控制状态来控制车辆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控制装置具备:能够检测在所述车辆的前方行驶的前方车辆的周边监视单元;以及能够基于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或所述前方车辆的行驶状态来控制所述车辆的车辆控制单元,作为所述多个控制状态下的车辆控制,所述车辆控制单元能够进行第一控制状态下的车辆控制、和与所述第一控制状态相比所述车辆控制的自动化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其是能够基于多个控制状态来控制车辆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车辆控制装置具备:/n能够检测在所述车辆的前方行驶的前方车辆的周边监视单元;以及/n能够基于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或所述前方车辆的行驶状态来控制所述车辆的车辆控制单元,/n作为所述多个控制状态下的车辆控制,所述车辆控制单元能够进行第一控制状态下的车辆控制、和与所述第一控制状态相比所述车辆控制的自动化率高或者降低了请求驾驶员参与车辆操作的参与程度的第二控制状态下的车辆控制,/n在所述第二控制状态下的车辆控制中,在所述车辆的速度、所述前方车辆的速度成为用于进行该第二控制状态下的车辆控制的上限的阈值速度以上的情况下,所述车辆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从所述第二控制状态下的车辆控制向所述第一控制状态下的车辆控制转移,/n作为所述阈值速度,设定有针对所述车辆的速度的第一阈值速度、和针对所述前方车辆的速度而比所述第一阈值速度高的第二阈值速度。/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19 JP 2019-0514511.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其是能够基于多个控制状态来控制车辆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控制装置具备:
能够检测在所述车辆的前方行驶的前方车辆的周边监视单元;以及
能够基于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或所述前方车辆的行驶状态来控制所述车辆的车辆控制单元,
作为所述多个控制状态下的车辆控制,所述车辆控制单元能够进行第一控制状态下的车辆控制、和与所述第一控制状态相比所述车辆控制的自动化率高或者降低了请求驾驶员参与车辆操作的参与程度的第二控制状态下的车辆控制,
在所述第二控制状态下的车辆控制中,在所述车辆的速度、所述前方车辆的速度成为用于进行该第二控制状态下的车辆控制的上限的阈值速度以上的情况下,所述车辆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从所述第二控制状态下的车辆控制向所述第一控制状态下的车辆控制转移,
作为所述阈值速度,设定有针对所述车辆的速度的第一阈值速度、和针对所述前方车辆的速度而比所述第一阈值速度高的第二阈值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车辆的速度成为所述第一阈值速度以上的情况下,或者在所述前方车辆的速度成为所述第二阈值速度以上的情况下,所述车辆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从所述第二控制状态下的车辆控制向所述第一控制状态下的车辆控制转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控制装置还具备:
报告单元,其在所述车辆的速度成为第一阈值速度以上的情况下,或者在所述前方车辆的速度成为所述第二阈值速度以上的情况下,向驾驶员进行报告以使所述驾驶员参与在所述第二控制状态下降低了参与程度的所述车辆操作;以及
参与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车辆操作的参与,
所述车辆控制单元进行所述第二控制状态下的所述车辆控制,直至由所述参与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驾驶员对所述车辆操作的参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参与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驾驶员对所述车辆操作的参与的情况下,所述车辆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从所述第二控制状态下的车辆控制向所述第一控制状态下的车辆控制转移。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从所述第一控制状态向所述第二控制状态转移的阈值速度,设定有比所述第一阈值速度低的第三阈值速度,
在所述第一控制状态下的车辆控制中,在所述车辆的速度或者所述前方车辆的速度小于所述第三阈值速度的情况下,所述车辆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从所述第一控制状态下的车辆控制向所述第二控制状态下的车辆控制转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控制装置还具备能够与在所述车辆的周边行驶的其他车辆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单元,
所述车辆控制单元基于所述周边监视单元以及所述通信单元中的至少任一方的信息来判定:在所述车辆行驶的同一车道内且相对于所述车辆成为基准的车间距离内,有无包括至少一台在所述前方车辆的前方行驶的前前方车辆的前前方车辆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控制状态下的车辆控制中,在所述前方车辆向相邻车道进行车道变更而从所述车辆行驶的车道脱离的情况下,
所述车辆控制单元使用所述前前方车辆组所包括的前前方车辆的速度和进行了所述车道变更的所述前方车辆的速度来设定用于与所述第二阈值速度进行比较的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控制单元将根据所述前前方车辆的速度与所述前方车辆的速度的比较而获取的更慢的速度设定为用于与所述第二阈值速度进行比较的速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车辆的速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速度且从所述比较中获取的速度小于所述第二阈值速度的情况下,所述车辆控制单元维持所述第二控制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八代胜也,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