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洪源专利>正文

神经内科康复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205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椅,包括头部靠垫、腰部靠垫、坐垫、支撑腿、电动伸缩杆、L型杆、横板、电机、辊筒、钢丝、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滑轮、吊环、手臂座、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活页、腿部靠板和踏板;L型杆的横杆上有一块横板,横板上安装有电机,电机转轴连接辊筒,辊筒上缠绕有钢丝,钢丝的两端与吊环连接;坐垫远离L型杆的一端下方通过活页连接腿部靠板,腿部靠板下方连接有踏板,坐垫下方安装有四个支撑腿,左侧的两个支撑腿上各安装有一个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通过第一转轴连接两个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帮助患者交替活动腿部,更加符合人的行走,同时也可以帮助患者交替活动手臂,功能更加完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神经内科康复椅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神经内科康复椅及设备。
技术介绍
神经内科患者由于神经系统受损对机体的控制能力减弱,在康复时除了需要药物治疗还需要要家属帮助活动肢体,对四肢等进行正常的拉伸运动,以刺激神经系统的康复。但是神经系统的修复过程及其漫长,每天坚持帮助病患做肢体运动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这就给家庭造成很大负担,需要用机械化的设备代替人的劳动。现有技术的CN201821451180.5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椅,但其对于下肢体的活动是同时进行的,左右的下肢神经同时接受刺激,不符合正常人行走大脑对下肢的控制,同时该治疗设备仅仅能够提供下肢的复健功能对于上肢需要复健的患者并无疗效,功能过于单一,不能充分的利用现有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椅及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椅,包括头部靠垫、腰部靠垫、坐垫、支撑腿、电动伸缩杆、L型杆、横板、电机、辊筒、钢丝、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滑轮、吊环、手臂座、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活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椅,其特征是,包括头部靠垫(1)、腰部靠垫(2)、坐垫(3)、支撑腿(4)、电动伸缩杆(5)、L型杆(6)、横板(7)、电机(8)、辊筒(9)、钢丝(10)、第一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2)、滑轮(13)、吊环(14)、手臂座(15)、第一支撑杆(16)、第二支撑杆、活页(18)、腿部靠板(19)和踏板(20);L型杆(6)的竖杆(601)上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头部靠垫(1)、腰部靠垫(2)和坐垫(3),坐垫(3)上安装有第一支撑杆(16)和第一支撑板(17),第一支撑杆(16)和第一支撑板(17)上安装有手臂座(15),第一支撑杆(16)通过第二转轴(1601)与手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椅,其特征是,包括头部靠垫(1)、腰部靠垫(2)、坐垫(3)、支撑腿(4)、电动伸缩杆(5)、L型杆(6)、横板(7)、电机(8)、辊筒(9)、钢丝(10)、第一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2)、滑轮(13)、吊环(14)、手臂座(15)、第一支撑杆(16)、第二支撑杆、活页(18)、腿部靠板(19)和踏板(20);L型杆(6)的竖杆(601)上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头部靠垫(1)、腰部靠垫(2)和坐垫(3),坐垫(3)上安装有第一支撑杆(16)和第一支撑板(17),第一支撑杆(16)和第一支撑板(17)上安装有手臂座(15),第一支撑杆(16)通过第二转轴(1601)与手臂座(15)连接,第二转轴(1601)安装在手臂座(15)下方的第四凹槽(1502)内,手臂座(15)下方有卡位杆(1503),第一支撑板(17)为空心板,卡位杆(1503)可以在空心板内移动;手臂座(15)上方有第三凹槽(1501),第三凹槽(1501)上方有吊环(14);L型杆(6)的横杆(602)上有一块横板(7),横板(7)上安装有电机(8),电机转轴(801)连接辊筒(9),辊筒(9)上缠绕有钢丝(10),钢丝(10)的两端与吊环(14)连接;横板(7)上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1),第一连接杆(11)与横杆(602)和竖杆(601)垂直,第一连接杆(11)末端连接第二连接杆(12),第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洪源
申请(专利权)人:吴洪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