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无意识病人脚部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脚部训练装置,具体的是一种针对无意识病人的便携式脚部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医疗领域中,存在很多处于昏迷状态,失去自我意识的急诊病人,病人在持续的无意识状态下,足部容易形成足下垂,甚至造成静脉血栓,从而严重的影响病人在治愈后的正常行走;目前的医疗方案都是采用丁字鞋来固定病患脚掌,但终究无法让病患的踝关节运动起来,只能延缓和稍减轻足下垂这种病症,因此病人需要在卧床期间就对此进行预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便携式的无意识病人脚部训练装置,本技术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运行平稳,占用空间小,有助于协助医务人员及病人家属对本装置的使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便携式无意识病人脚部训练装置,包括箱体和箱盖,箱体包括下箱体、上箱体,下箱体内部底平面且位置中心位置设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包括:安装在下箱体底平面的PLC延时控制装置,安装在下箱体内部底平面的减速电机,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无意识病人脚部训练装置,包括箱体和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下箱体、上箱体,所述下箱体内部底平面且位置中心位置设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安装在下箱体底平面的PLC延时控制装置(1),安装在下箱体内部底平面的减速电机(2),所述减速电机(2)输出轴内设有变向传动杆(3),所述变向传动杆(3)沿其长度方向对称设有限位台阶(301);/n所述下箱体内部底平面的限位轴承座(4),所述限位轴承座(4)上设有与限位台阶(301)相配合的限位轴承(401),通过两个限位轴承(401)与限位台阶(301)的配合,从而将变向传动杆(3)限位;在所述变向传动杆(3)长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无意识病人脚部训练装置,包括箱体和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下箱体、上箱体,所述下箱体内部底平面且位置中心位置设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安装在下箱体底平面的PLC延时控制装置(1),安装在下箱体内部底平面的减速电机(2),所述减速电机(2)输出轴内设有变向传动杆(3),所述变向传动杆(3)沿其长度方向对称设有限位台阶(301);
所述下箱体内部底平面的限位轴承座(4),所述限位轴承座(4)上设有与限位台阶(301)相配合的限位轴承(401),通过两个限位轴承(401)与限位台阶(301)的配合,从而将变向传动杆(3)限位;在所述变向传动杆(3)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用于驱动患者脚步运动的驱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变向传动杆(3)一端连接的转盘(5);所述转盘(5)外表面设有向外成型的第一圆形凸柱(501),所述第一圆形凸柱(501)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能转动的第一连杆(6),所述第一连杆(6)远离第一圆形凸柱(501)一端设有第二连杆(7),在所述下箱体内部底平面设有第二连杆滑槽座(8),在所述第二连杆滑槽座(8)上端沿水平方向设有与第二连杆(7)滑动配合的导向孔(801);
所述第二连杆(7)远离第一连杆(6)一端设有能转动的第三连杆(10),所述第三连杆(10)远离第二连杆(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杆(11),在所述下箱体内部底平面设有弧形滑槽座(9),所述弧形滑槽座(9)上端对称设有两个圆弧座(901),在所述圆弧座(901)上设有弧形滑槽(902),所述第四连杆(11)与第三连杆(10)之间通过导向销(111)连接,且所述导向销(111)沿其长度方向外露的两端分别与弧形滑槽(902)滑动配合;
所述第四连杆(11)沿其长度方向且远离第三连杆(10)的一端设有能转动的脚踏板(12);在上箱体上端且位于宽度方向的一侧设有安装平面(13),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梦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