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踝康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790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骨科器械相关领域,尤其是一种脚踝康复设备,包括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机体内部向上开口的工作腔,所述机体内部对称设置有位于所述工作腔前后端壁上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在工作时将使用者的腿部夹持住,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夹持装置右侧所述扭动装置,所述扭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腔下侧的第一传动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脚踝康复设备,能够实现对脚踝扭伤后的康复治疗,通过不断地对脚踝缓慢的扭动,来达到缓解疼痛并且形成康复治疗,可以根据使用者康复的情况来调节设备扭动的速度,在脚踝扭动的同时,设备将使用者的腿部夹持住,使得扭动的效果更加明显,提高设备的康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脚踝康复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骨科器械相关领域,尤其是一种脚踝康复设备。
技术介绍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因为一些剧烈的运动而导致脚踝扭伤,脚踝的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有的康复方法主要为一些医生嘱咐的运动方式,但是由于自己运动过程中难以保证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容易对脚踝造成二次损伤,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脚踝康复设备,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踝康复设备,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脚踝康复设备,包括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机体内部向上开口的工作腔,所述机体内部对称设置有位于所述工作腔前后端壁上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在工作时将使用者的腿部夹持住,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夹持装置右侧所述扭动装置,所述扭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腔下侧的第一传动腔,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左侧的第一曲柄腔,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曲柄腔左侧的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左侧端壁转动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曲柄腔延伸至所述第二传动腔内的第一曲柄轴,所述第一曲柄轴右端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内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曲柄轴外表面转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曲柄腔内的第一曲柄套,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右侧的第二曲柄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右侧端壁转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第二曲柄腔内的第二曲柄轴,所述第二曲柄轴左端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内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曲柄轴外表面转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曲柄腔内的第二曲柄套,所述第一曲柄轴和所述第二曲柄轴的曲柄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曲柄轴转动带动所述第一曲柄套处于最低位置时所述第二曲柄轴转动带动所述第二曲柄套处于最高位置,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夹持装置下方且位于所述扭动装置左侧的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将设置在所述机体内部的电机动力传递给所述扭动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前后对称且阵列分布在所述工作腔前后端壁上的第一活塞腔,所述第一活塞腔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一活塞块,所述第一活塞块端面固定设置有延伸至所述工作腔内的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外表面滑动设置有通过弹簧与所述第一活塞杆端面连接的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夹持使用者腿部的夹持块,所述机体顶部设置有通过气管与所述第一活塞腔连通的第二活塞腔,所述第二活塞腔内上下滑动设置有通过弹簧与所述第二活塞腔底壁连接的第二活塞块,所述第二活塞块顶面固定设置有延伸至所述机体外的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顶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机体上方的坐垫,使用者坐在所述坐垫上时,将坐垫受向下的压力,从而带动所述第二活塞块在所述第二活塞腔内向下滑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活塞腔内的气体通过所述气管流进所述第一活塞腔内,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活塞块向着靠近所述工作腔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前后对称的两对所述夹持块将使用者的腿部夹持住。进一步地,所述扭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内部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后侧的第三曲柄腔,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前侧的第四曲柄腔,所述第四曲柄腔前侧端面转动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传动腔延伸至所述第三曲柄腔内部的第三曲柄轴,所述第三曲柄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且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内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曲柄轴外表面转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三曲柄腔内的第三曲柄套,所述第三曲柄轴外表面转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四曲柄腔内的第四曲柄套,所述第三曲柄轴的两个曲柄处方向相反,所述第三锥齿轮转动时当所述第三曲柄套处于最高位置时所述第四曲柄套处于最低位置,并且在所述第一曲柄套处于最高位置时,所述第三锥齿轮转动为水平位置,此时所述第三曲柄套和所述第四曲柄套处于同一高度,每个曲柄套的外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相同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铰链连接有延伸至所述工作腔内的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上面共同搭载设置有活动台,所述活动台内部阵列设置有位于每个所述支撑杆上方并向下开口的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内部滑动设置有通过弹簧与所述缓冲腔顶壁连接的缓冲块,每个所述缓冲块与每个所述支撑杆通过连接球连接,所述第一曲柄轴和所述第二曲柄轴以及所述第三曲柄轴转动时,带动所述活动台不断地盘旋扭动,所述缓冲块与所述缓冲腔连接的弹簧在所述活动台扭动的过程中给使用者起到一种缓冲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内部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上方的所述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所述第二传动腔内,所述输出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内的第一齿轮,所述输出轴底端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齿轮下方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腔顶壁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输出轴右侧的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内转动且滑动设置有通过弹簧与所述第二连接轴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所述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三齿轮下方可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第四齿轮,所述转轴向上移动时,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同时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不啮合从而使得所述转轴快速转动,所述转轴下移时,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同时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不啮合从而使得所述转轴慢速转动,所述转轴外表面花键配合设置有位于所述第四齿轮下方的花键轴,所述花键轴底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转轴保持同步转动的第四锥齿轮,所述花键轴外表面转动设置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曲柄轴左端位于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内与所述第四锥齿轮啮合的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一曲柄轴外表面转动设置有通过所述固定杆与所述第一套筒互相固定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和所述第一套筒使得所述转轴在上下移动的同时保证所述第四锥齿轮始终与所述第五锥齿轮啮合,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下方的气缸,所述气缸内部滑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第二传动腔内的气杆,所述气杆与所述转轴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气杆带动所述转轴上下移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脚踝康复设备,能够实现对脚踝扭伤后的康复治疗,通过不断地对脚踝缓慢的扭动,来达到缓解疼痛并且形成康复治疗,可以根据使用者康复的情况来调节设备扭动的速度,在脚踝扭动的同时,设备将使用者的腿部夹持住,使得扭动的效果更加明显,提高设备的康复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脚踝康复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B-B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C-C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D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5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脚踝康复设备,包括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机体内部向上开口的工作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内部对称设置有位于所述工作腔前后端壁上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在工作时将使用者的腿部夹持住,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夹持装置右侧所述扭动装置,所述扭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腔下侧的第一传动腔,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左侧的第一曲柄腔,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曲柄腔左侧的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左侧端壁转动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曲柄腔延伸至所述第二传动腔内的第一曲柄轴,所述第一曲柄轴右端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内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曲柄轴外表面转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曲柄腔内的第一曲柄套,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右侧的第二曲柄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右侧端壁转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第二曲柄腔内的第二曲柄轴,所述第二曲柄轴左端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内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曲柄轴外表面转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曲柄腔内的第二曲柄套,所述第一曲柄轴和所述第二曲柄轴的曲柄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曲柄轴转动带动所述第一曲柄套处于最低位置时所述第二曲柄轴转动带动所述第二曲柄套处于最高位置,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夹持装置下方且位于所述扭动装置左侧的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将设置在所述机体内部的电机动力传递给所述扭动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踝康复设备,包括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机体内部向上开口的工作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内部对称设置有位于所述工作腔前后端壁上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在工作时将使用者的腿部夹持住,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夹持装置右侧所述扭动装置,所述扭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腔下侧的第一传动腔,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左侧的第一曲柄腔,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曲柄腔左侧的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左侧端壁转动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曲柄腔延伸至所述第二传动腔内的第一曲柄轴,所述第一曲柄轴右端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内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曲柄轴外表面转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曲柄腔内的第一曲柄套,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右侧的第二曲柄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右侧端壁转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第二曲柄腔内的第二曲柄轴,所述第二曲柄轴左端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内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曲柄轴外表面转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曲柄腔内的第二曲柄套,所述第一曲柄轴和所述第二曲柄轴的曲柄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曲柄轴转动带动所述第一曲柄套处于最低位置时所述第二曲柄轴转动带动所述第二曲柄套处于最高位置,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夹持装置下方且位于所述扭动装置左侧的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将设置在所述机体内部的电机动力传递给所述扭动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脚踝康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前后对称且阵列分布在所述工作腔前后端壁上的第一活塞腔,所述第一活塞腔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一活塞块,所述第一活塞块端面固定设置有延伸至所述工作腔内的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外表面滑动设置有通过弹簧与所述第一活塞杆端面连接的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夹持使用者腿部的夹持块,所述机体顶部设置有通过气管与所述第一活塞腔连通的第二活塞腔,所述第二活塞腔内上下滑动设置有通过弹簧与所述第二活塞腔底壁连接的第二活塞块,所述第二活塞块顶面固定设置有延伸至所述机体外的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顶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机体上方的坐垫,使用者坐在所述坐垫上时,将坐垫受向下的压力,从而带动所述第二活塞块在所述第二活塞腔内向下滑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活塞腔内的气体通过所述气管流进所述第一活塞腔内,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活塞块向着靠近所述工作腔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前后对称的两对所述夹持块将使用者的腿部夹持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脚踝康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内部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后侧的第三曲柄腔,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前侧的第四曲柄腔,所述第四曲柄腔前侧端面转动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传动腔延伸至所述第三曲柄腔内部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万良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朝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