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卸料的吸塑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2202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卸料的吸塑装置及方法,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其上端的支架,所述支架上端面开设有滑动口,滑动口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导向板,左右导向板之间滑动配合有一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左右两侧通过传动杆连接用于带动其上下移动的升降液压杆输出端,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用于进行吸塑的吸塑机构;所述安装座下方设有传输件,传输件左右两侧的传输辊通过固定轴转动设置在支架上,至少一个固定轴端部连接传输电机的输出端,左右两侧传输辊上绕设有传输带,传输带上至少设有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现有装置的弊端进行设计,降低了对工件的损伤,无需重复更换吸塑膜,避免卸料操作和吸塑操作的干涉,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卸料的吸塑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塑设备
,具体是一种便于卸料的吸塑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塑机是将加热塑化的热塑性塑料吸制成各种形状的高级包装装璜盒、框等产品的机器,利用真空泵产生的真空吸力,将加热软化后的片材经过模具吸塑成各种形状的真空罩、吸塑托盘、泡壳等,吸塑产品应用广泛,目前市场上的吸塑机具有设备投资少、模具制造方便、生产效率高和原辅材料消耗少的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对于吸塑机来说,由于需要将塑料先加热塑化后再进行吸塑,之后还需要控制开关将加热设备关闭,造成操作复杂,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且吸塑完成后需要将成品取出,而吸塑后的成品可能黏附在模具表面,造成取出的难度增大。因此,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210148720U的专利公布了一种便于操作的吸塑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顶针,利用顶针的复位来实现顶料,但是这种卸料方式会导致工件局部受力过大,容易损伤加工件,另外即使设置这种顶针卸料,也只能使得工件从模具中松动,仍然需要工作人员进行辅助取料,这样卸料的过程仍然浪费较多时间。针对现有装置的弊端,现在提供一种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卸料的吸塑装置,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其上端的支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上端面开设有滑动口,滑动口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导向板(15),左右导向板(15)之间滑动配合有一个安装座(8),所述安装座(8)左右两侧通过传动杆连接用于带动其上下移动的升降液压杆(16)输出端,所述安装座(8)上设有用于进行吸塑的吸塑机构;/n所述安装座(8)下方设有传输件,传输件左右两侧的传输辊(3)通过固定轴(2)转动设置在支架(4)上,至少一个固定轴(2)端部连接传输电机的输出端,左右两侧传输辊(3)上绕设有传输带,传输带上至少设有第一模具(22)和第二模具(23);/n所述第一模具(22)和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卸料的吸塑装置,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其上端的支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上端面开设有滑动口,滑动口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导向板(15),左右导向板(15)之间滑动配合有一个安装座(8),所述安装座(8)左右两侧通过传动杆连接用于带动其上下移动的升降液压杆(16)输出端,所述安装座(8)上设有用于进行吸塑的吸塑机构;
所述安装座(8)下方设有传输件,传输件左右两侧的传输辊(3)通过固定轴(2)转动设置在支架(4)上,至少一个固定轴(2)端部连接传输电机的输出端,左右两侧传输辊(3)上绕设有传输带,传输带上至少设有第一模具(22)和第二模具(23);
所述第一模具(22)和第二模具(23)与吸塑机构相配合,所述第一模具(22)和第二模具(23)底部通过连接柱(20)与传输带连接固定,所述第一模具(22)和第二模具(23)上端开设有成型腔(21),成型腔(21)内部设有空芯腔室,成型腔(21)表面均匀分布有与空芯腔室连通的通孔,所述空芯腔室外侧开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口(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卸料的吸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塑机构包括开设在安装座(8)下端的吸塑腔,所述吸塑腔与第一模具(22)或第二模具(23)相配合,所述吸塑腔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安装腔(7),右侧的安装腔(7)中设有供料辊(6),左侧的安装腔(7)中设有收料辊(13),供料辊(6)和收料辊(13)通过定位轴转动设置在安装腔(7)中,定位轴一端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供料辊(6)和收料辊(13)之间缠绕有吸塑膜(5),左右安装腔与吸塑腔之间设有便于吸塑膜(5)穿过的传输口,通过收料辊(13)转动,从而不断的为加工提供吸塑膜(5);
所述吸塑膜(5)上方的吸塑腔中设有用于对吸塑膜(5)进行加热的加热件和进行切割的切割件;
所述传输口下侧的吸塑腔内壁设有呈环状且用于挤压第一模具(22)或第二模具(23)外侧面的密封环(25),所述安装座(8)下端开设有缓存槽(18),缓存槽(18)外侧的安装座(8)底部设有用于提供与传输带之间密封性的密封压垫(17);所述缓存槽(18)所在的安装座(8)底部开设有抽气口,抽气口通过导气软管连接设置在安装座(8)上端面的抽气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传新刘标魏涛孙翔宇卓兴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荣禾仟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