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用一次性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098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科手术用一次性手套,包括由乳胶制作而成的手套本体,手套本体包括腕套部、掌套部,及五个指套部,所述腕套部上一体设置一防脱凸缘,掌套部位于手掌的虎口、小鱼际分别设置第一纤维防护层,虎口处的第一纤维防护层与小鱼际的第一纤维防护层之间留有间距,各第一纤维防护层固定在掌套部握持面的内壁上,掌套部的掌心设有若干防滑凸点,五个指套部的拇指指套部的远节指骨处设置第二纤维防护层,其余四个手指指套部的远节指骨、中节指骨、近节指骨分别设置第二纤维防护层,四个手指指套部上的第二纤维防护层之间留有间隙,各第二纤维防护层均固定在指套部握持面的内壁上,五个指套部上位于远节指骨的指尖端不设置纤维防护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科手术用一次性手套
本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医疗用品,特别涉及一种骨科手术用一次性手套。
技术介绍
在手术的过程中都会要求佩戴一次性的防护手套,其可起到隔绝细菌源防止创口感染的作用。目前,用于骨科手术的一次性手套存在容易破损的缺点。因为骨科手术所使用的器械多为锐器,如骨刀、骨剪、磨钻、开路器等等,且手术时还需对这些锐利的器械施加较大的力才能实现手术操作,因此在反复施力操作的过程中,手套极易出现破损。手套皮损后,器械会与医生的手直接接触,发生磨伤医生手指或手掌的情况,降低了手术质量。甚至还会出现器械或缝合线割伤手指或手掌的情况,不仅手术会被暂停,还增加了病菌感染的风险,给患者带来了二次伤害。现在,有通过在手套与医生皮肤贴合的内壁上,贴附一层纤维来防止手套破损的。但是,该层纤维全覆盖了手套的内壁,使得在手术过程中医生手部的动作不便,大大降低了手指的灵活度及感知度,直接影响了手术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骨科手术用一次性手套,其不仅可防止手术时手被器械弄伤,还可保证手指良好的灵活度与感知度,为手术提供了便利。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骨科手术用一次性手套,包括由乳胶一体制作而成的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包括腕套部、掌套部、以及五个指套部,所述手套本体的腕套部上一体设置一防脱凸缘,所述手套本体掌套部位于手掌的虎口、小鱼际处分别设置第一纤维防护层,虎口处的第一纤维防护层与小鱼际处的第一纤维防护层之间留有间距,各第一纤维防护层均固定在掌套部握持面的内壁上,所述掌套部握持面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防滑凸点,所述手套本体五个指套部的拇指指套部的远节指骨处设置第二纤维防护层,其余四个手指指套部的远节指骨、中节指骨、近节指骨处分别设置第二纤维防护层,且四个手指指套部上的第二纤维防护层之间留有供手指关节活动的间隙,各第二纤维防护层均固定在指套部握持面的内壁上,五个指套部上位于远节指骨的指尖端不设置纤维防护层。所述第一纤维防护层、第二纤维防护层均为100目的斯百克线网层。所述第一纤维防护层、第二纤维防护层均通过热熔固定在手套本体握持面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纤维防护层、第二纤维防护层均通过粘接固定在手套本体握持面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纤维防护层、第二纤维防护层通过手套的乳胶成型模具一体成型固定在手套本体握持面的内壁上。所述手套本体的外表面为亚光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括由乳胶一体制作而成的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包括腕套部、掌套部、以及五个指套部,所述手套本体的腕套部上一体设置一防脱凸缘,所述手套本体掌套部位于手掌的虎口、小鱼际处分别设置第一纤维防护层,虎口处的第一纤维防护层与小鱼际处的第一纤维防护层之间留有间距,各第一纤维防护层均固定在掌套部握持面的内壁上,所述掌套部握持面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防滑凸点,所述手套本体五个指套部的拇指指套部的远节指骨处设置第二纤维防护层,其余四个手指指套部的远节指骨、中节指骨、近节指骨处分别设置第二纤维防护层,且四个手指指套部上的第二纤维防护层之间留有供手指关节活动的间隙,各第二纤维防护层均固定在指套部握持面的内壁上,五个指套部上位于远节指骨的指尖端不设置纤维防护层。腕套部的端部设置开口,使用时将手从腕套部的开口插入即可。一次性手套上设置的第一纤维防护层与第二纤维防护层不易被破损,增加了手套的牢固程度,即使手术器械弄破了手套的乳胶层,还有纤维防护层起隔离的作用,避免了器械与医生的手直接接触的情况,手套仍然可起到保护医生的手的作用,防止了磨伤的情况,为高质量手术提供了保障。而且,手的虎口及小鱼际处为多受力处,手套的第一纤维防护层刚好对该部位形成了防护,避免了该部位手套在施力操作器械时破损的情况,缝合创口时缝合线也不会割伤手掌,保证了手术的正常进行,防止了因割伤而导致病菌感染的情况。同时,因为虎口、小鱼际处的第一纤维防护层之间留有间距,由此提高了手掌的灵活度与感知度,掌心的触感好,更有利于医生的手术操作。并且,五个手指的指尖部位都不设置纤维防护层,又可保证指尖部位良好的感知度及灵敏度。本手套各指套部上的第二纤维防护层之间留有间距,该间距刚好位于各节指骨之间的关节处,保证了手指的正常弯曲,增加了各手指关节处的灵活度,为手术操作提供了便利,保证了医生手术动作的流畅性。而且,各纤维防护层均固定在手套本体的握持面上,而手套本体的另一面不设置纤维防护层。手套本体的握持面即为弯曲拿取或操作时,手套与手术器械接触的一面,不仅实现了纤维防护层对手的保护,避免了器械对手的伤害,也节约了材料,使材料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减少了成本。最后,腕套部上设置的防脱凸缘可防止手术过程中手套的脱落,保证了手术的正常进行。掌套部的防滑凸点可起到防滑的作用,有利于手对各器械的握取。所述第一纤维防护层、第二纤维防护层均为100目的斯百克线网层,100目的斯百克线网层不仅可保证手套好的防护性能,也可保证手套良好的灵活度。所述第一纤维防护层、第二纤维防护层均通过热熔固定在手套本体握持面的内壁上。或者,所述第一纤维防护层、第二纤维防护层均通过粘接固定在手套本体握持面的内壁上。热熔、粘接的连接牢固。或者,所述第一纤维防护层、第二纤维防护层通过手套的乳胶成型模具一体成型固定在手套本体握持面的内壁上。成型时,先将各纤维防护层固定在成型手模上设置的固定槽中,再将固定的有纤维防护层的手模浸胶,脱模后纤维防护层即一体成型在手套本体上,成型快捷便利。所述手套本体的外表面为亚光面,因为手术全程需要灯光照明,亚光面的手套不会因光的反射而影响医生的视觉,亚光面有利于医生的正常操作。本骨科手术用一次性手套的防护性能好、制作成本低。第一纤维防护层与第二纤维防护层增加了手套的牢固程度,可起到保护医生的手的作用,为高质量手术提供了保障。并且,该该手套使用的灵活度及感知度好,为手术操作提供了便利,保证了医生手术动作的流畅性。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为手套本体,2为腕套部,3为掌套部,4为指套部,5为第一纤维防护层,6为第二纤维防护层,7为指尖端,8为防脱凸缘,9为防滑凸点。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一种骨科手术用一次性手套,包括由乳胶一体制作而成的手套本体1,所述手套本体1的外表面为亚光面。因为手术全程需要灯光照明,亚光面的手套不会因光的反射而影响医生的视觉,亚光面有利于医生的正常操作。所述手套本体1包括腕套部2、掌套部3,以及五个指套部4。所述手套本体1的腕套部2上一体设置一防脱凸缘8,防脱凸缘8可防止手术过程中手套的脱落,保证了手术的正常进行。腕套部2的端部设置开口,使用时将手从腕套部2的开口插入即可。所述手套本体1掌套部3位于手掌的虎口、小鱼际处分别设置第一纤维防护层5,虎口处的第一纤维防护层5与小鱼际处的第一纤维防护层5之间留有间距,各第一纤维防护层5均固定在掌套部3握持面的内壁上。所述掌套部3握持面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防滑凸点9,掌套部3的防滑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手术用一次性手套,包括由乳胶一体制作而成的手套本体(1),所述手套本体(1)包括腕套部(2)、掌套部(3),以及五个指套部(4),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1)的腕套部(2)上一体设置一防脱凸缘(8),所述手套本体(1)掌套部(3)位于手掌的虎口、小鱼际处分别设置第一纤维防护层(5),虎口处的第一纤维防护层(5)与小鱼际处的第一纤维防护层(5)之间留有间距,各第一纤维防护层(5)均固定在掌套部(3)握持面的内壁上,所述掌套部(3)握持面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防滑凸点(9),所述手套本体(1)五个指套部(4)的拇指指套部的远节指骨处设置第二纤维防护层(6),其余四个手指指套部的远节指骨、中节指骨、近节指骨处分别设置第二纤维防护层(6),且四个手指指套部上的第二纤维防护层(6)之间留有供手指关节活动的间隙,各第二纤维防护层(6)均固定在指套部(4)握持面的内壁上,五个指套部(4)上位于远节指骨的指尖端不设置纤维防护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手术用一次性手套,包括由乳胶一体制作而成的手套本体(1),所述手套本体(1)包括腕套部(2)、掌套部(3),以及五个指套部(4),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1)的腕套部(2)上一体设置一防脱凸缘(8),所述手套本体(1)掌套部(3)位于手掌的虎口、小鱼际处分别设置第一纤维防护层(5),虎口处的第一纤维防护层(5)与小鱼际处的第一纤维防护层(5)之间留有间距,各第一纤维防护层(5)均固定在掌套部(3)握持面的内壁上,所述掌套部(3)握持面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防滑凸点(9),所述手套本体(1)五个指套部(4)的拇指指套部的远节指骨处设置第二纤维防护层(6),其余四个手指指套部的远节指骨、中节指骨、近节指骨处分别设置第二纤维防护层(6),且四个手指指套部上的第二纤维防护层(6)之间留有供手指关节活动的间隙,各第二纤维防护层(6)均固定在指套部(4)握持面的内壁上,五个指套部(4)上位于远节指骨的指尖端不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奕云张莹初同伟杨思振陈武桂邱浩温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