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体积分数超细颗粒增强Mg-Li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2035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体积分数颗粒增强Mg‑Li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增强体表面改性、冷压成片状体,与片状Mg‑Li合金混合冷压成型等工序,然后在导引棒引导下进行多道次变径角热挤压,获得镁锂基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材料成型与变形一体,通过变径角挤压,片状的镁锂合金与增强体预制体经墩粗、剪切、拉长等大塑性变形,增强体颗粒均匀分布于镁锂合金中,且增强体含量高,可制备出体积分数为10%~30%颗粒增强的镁锂基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镁锂基复合材料在固态或半固态下直接挤压成型,相比传统的搅拌铸造工艺,操作流程短,且节约能源,利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体积分数超细颗粒增强Mg-Li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及其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高体积分数超细颗粒增强Mg-Li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镁锂合金,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比刚度,优良的减震性能以及抗高能粒子穿透能力,在航空航天、军事装备、交通运输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镁锂合金具有高组元活性、低弹性模量和室温过时效导致强度衰减等本征属性,从而使合金的工程化制备及广泛应用受到限制。参考文献[1](《超细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增强Mg-Li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吴国清等,中国材料进展,2013年3月,第32卷第3期)公开的研究进展表明,采用复合强化可能是提高镁锂合金力学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与镁锂合金不同的是,镁锂基复合材料通过添加高强度、高模量的增强体(颗粒、纤维等),获得第二相强化、位错强化等多种强化机制复合作用,从而使复合材料不仅保留了基体合金的导电、导热及优良的冷、热加工性能,并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YAl2颗粒,作为一种金属间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熔点(1485℃)、较高的弹性模量(158GPa)和金属的特性,与镁锂合金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化学相容性等,将其作为镁锂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能有效强化基体合金,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特别是当增强体颗粒尺寸细化至亚微米级或纳米级以及增强体含量与分布均匀性增加时,复合材料性能将大幅提升。公开号为CN102912159A和CN104789841A的专利文献,采用表面改性后的超细YAl2颗粒与镁锂合金进行搅拌铸造,获得增强体体积分数为5~10%颗粒增强的镁锂基复合材料。采用搅拌铸造法制备镁锂基复合材料时,由于基体合金元素Mg、Li化学活性高,且熔炼温度相对较高,加之超细增强体颗粒表面能大,易燃烧、氧化等,导致超细增强体颗粒难以大体积分数加入熔融基体合金中。虽然公开号CN102912159A和CN104789841A的专利文献将增强体颗粒以预制块形式加入熔融的基体合金中,但因超细颗粒活性高、预制块内残余空气等,在熔炼时,易造成熔体氧化,产生局部爆沸,使熔体与增强体喷溅等,难以精准控制材料组分,给熔炼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且以上制备方法需经增强体颗粒与镁粉复合球磨、冷压、热压、热挤压等步骤,最后与基体合金通过真空感应熔炼制备复合材料,工序相对繁杂,需要大量能源输入。因此,如何实现高含量颗粒增强镁锂基复合材料制备是研究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设计一种资源节约、绿色环保且利于工业化生产的高体积分数超细颗粒增强Mg-Li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超细增强体颗粒表面改性、冷压成片状预制体,与片状Mg-Li合金混合冷压成型,最后在导引棒引导下通过多道次变径角热挤压制备出高体积分数超细颗粒增强镁锂基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体积分数超细颗粒增强Mg-Li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超细增强体颗粒与基体合金元素颗粒按比例混合成混合粉末,然后复合球磨,获得预复合粉体,复合球磨中采用惰性气体保护。可选地,所述超细增强体颗粒为金属间化合物YAl2颗粒,粒径分布范围为0.01~1μm;所述基体合金元素颗粒为Mg粉,粒径为100~200目。所述超细增强体颗粒与基体合金元素颗粒的配比为1:1~2:1(质量比),复合球磨时间为2~8h,球磨罐内充0.1MPa氩气。优选地,增强体YAl2颗粒与Mg粉质量比为2:1,复合球磨时间8h。第二步,对所述预复合粉体进行室温冷压,得到片状预制体。可选地,室温冷压的压制压力为20~50MPa,保压时间为15~60s,单个片状预制体厚度1~3mm。优选地,压制压力20MPa,保压时间60s,单个片状预制体厚度为2mm。第三步,按照增强体的体积含量为10%~30%,选择所需重量的片状镁锂合金,将所述片状镁锂合金与第二步制备的所述片状预制体依次间隔堆叠,然后室温冷压成型,得到预复合材料。可选地,室温冷压成型的压制压力为20~50MPa,保压时间为15~60s。优选地,压制压力50MPa,保压时间15s。第四步,将所述预复合材料放入变径角挤压模具内,并在其前端施加一导引棒,进行多道次变径角热挤压,得到高体积分数超细颗粒增强镁锂基复合材料。在所述多道次变径角热挤压过程中采用惰性气体保护。可选地,所述的变径角热挤压的温度300~500℃,挤压道次为1~3次,变径角热挤压模具内角φ为90~120°,外角ψ为20~60°,变径比为1.1:1~6:1;挤压过程中,变径角热挤压模具周围实施氩气气氛保护。优选地,挤压温度300℃,挤压三道次;变径角热挤压模具内角φ为90°,外角ψ为30°,变径比为1.3:1。所述导引棒材质为镁锂合金,塑性好、易于变形,在保证复合材料成型同时能引导其完成变径角挤压,挤压中与复合材料间发生相互渗透,进一步改善复合材料塑性,实现多道次连续挤压。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高体积分数超细颗粒增强镁锂基复合材料,增强体YAl2颗粒粒径为0.01~1μm,体积分数为10~30%。所述的镁锂合金为Mg-(8-40)Li-(1-8.5)Al或Mg-(8-40)Li-(1-7.5)Zn。本专利技术将片状镁锂合金与片状预制体进行累积叠压,镁锂合金与增强体颗粒直接融合,在固态或半固态下直接制备成颗粒增强的镁锂基复合材料,突出的优点如下。(1)包覆改性效应,颗粒分散度好。超细增强体颗粒与基体合金元素颗粒进行长时复合球磨,两者在磨球的不断冲击作用下,反复破碎→焊合→破碎,使增强体与基体合金元素间发生元素扩散,实现基体合金元素颗粒对增强体颗粒表面较好的包覆改性,增强体颗粒基本为单颗粒弥散分布,可减小增强体颗粒的团聚。(2)挤压导引效应,材料成型与变形一体。在本专利技术的镁锂基复合材料变径角挤压成型中,通过施加导引棒,使预复合材料在挤压力、剪切力和导引棒反向作用力等多向力耦合作用下,实现复合材料成型与变形;且导引棒材质为镁锂合金,塑性好、易于变形,在保证复合材料成型同时能引导其完成变径角挤压,挤压中与复合材料间发生相互渗透,进一步改善复合材料塑性,实现多道次连续挤压。(3)叠轧剪切效应,增强体含量高、分布均匀。考虑粉末状镁锂合金易氧化,本专利技术将片状镁锂合金与片状预制体进行顺序累叠、轧压,增强体和镁锂合金可高比例配比,从而制备出高增强体含量的颗粒增强镁锂基复合材料;且在变径角挤压中,一个挤压行程,复合材料经压制墩粗、等径角剪切、变径拉长等三道大塑性变形,硬质增强体颗粒在压力、剪切力等多向耦合力作用下被反复“揉搓”,片状预制体中增强体颗粒逐步向片状镁锂合金中融合,通过多道次变径角挤压,增强体将均匀分布于镁锂合金中。(4)短流程效应,节约资源、绿色环保。本专利技术采用冷、热压制备技术和成型与变形融合技术等,镁锂基复合材料在固态或半固态下直接成型,相比传统的搅拌铸造,无高温熔炼环节、无熔炼“三废”,是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制备工艺,利于工业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体积分数超细颗粒增强Mg-Li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n第一步,将超细增强体颗粒与基体合金元素颗粒按比例混合成混合粉末,然后复合球磨,获得预复合粉体,球磨过程中采用惰性气体保护;/n第二步,对所述预复合粉体进行室温冷压,得到片状预制体;/n第三步,按照复合材料中增强体的体积含量为10%~30%,选择所需重量的片状镁锂合金,将所述片状镁锂合金与第二步制备的所述片状预制体依次间隔堆叠,然后室温冷压成型,得到预复合材料;/n第四步,将所述预复合材料放入变径角挤压模具内,并在其前端施加一导引棒,进行多道次变径角热挤压,得到高体积分数超细颗粒增强镁锂基复合材料,在所述多道次变径角热挤压过程中采用惰性气体保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体积分数超细颗粒增强Mg-Li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将超细增强体颗粒与基体合金元素颗粒按比例混合成混合粉末,然后复合球磨,获得预复合粉体,球磨过程中采用惰性气体保护;
第二步,对所述预复合粉体进行室温冷压,得到片状预制体;
第三步,按照复合材料中增强体的体积含量为10%~30%,选择所需重量的片状镁锂合金,将所述片状镁锂合金与第二步制备的所述片状预制体依次间隔堆叠,然后室温冷压成型,得到预复合材料;
第四步,将所述预复合材料放入变径角挤压模具内,并在其前端施加一导引棒,进行多道次变径角热挤压,得到高体积分数超细颗粒增强镁锂基复合材料,在所述多道次变径角热挤压过程中采用惰性气体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体积分数超细颗粒增强Mg-Li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增强体颗粒为金属间化合物YAl2颗粒,所述基体合金元素颗粒为纯Mg粉。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高体积分数超细颗粒增强Mg-Li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增强体颗粒尺寸分布范围为0.01~1μm;所述基体合金元素颗粒尺寸为100~2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体积分数超细颗粒增强Mg-Li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复合粉体中超细增强体颗粒与基体合金元素颗粒的质量比为1:1~2: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登川王金良宋相家吴国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源航超轻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