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化氢尾气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1920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氟化氢尾气处理工艺,将氟化氢尾气从第一级吸收罐的进气口输入第一级吸收罐中由氢氧化钾溶液吸收,第一级吸收罐的排气口排除的尾气进入第二级吸收罐进行由氢氧化钾溶液第二次吸收,第二级吸收罐排出的尾气进入喷淋塔喷淋吸收,尾气排出,第一级吸收罐、第二级吸收罐和喷淋塔吸收后的废液泵入沉淀池,加入石英砂,石英砂与氟化氢反应生成氟硅酸,氟硅酸与石英砂、氟化钾反应生成氟硅酸钾沉淀,沉淀池的反应产物泵送至过滤装置过滤,过滤装置的滤液泵入生化池。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采用两级吸收罐吸收,再采用喷淋塔吸收,提高了吸收效率,吸收之后的废水转入沉淀池中与石英砂反应生成氟硅酸钾沉淀,去除盐分的废水再进入生化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氟化氢尾气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氟化氢尾气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氟化氢尾气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氟化氢是由氟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它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氟化氢是一种一元弱酸,氟化氢及其水溶液均有毒性。氟化工中经常产生氟化氢尾气,氟化氢尾气处理一般采用氢氧化钾溶液进行喷淋吸收或直接通入氢氧化钾溶液罐中进行吸收,但是有时吸收不彻底,而且吸收的废水含有大量的盐份,废水不能直接进入生化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确保氟化氢尾气吸收彻底,且吸收后可以直接排入生化池,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氟化氢尾气处理工艺,首先采用两级吸收罐吸收,再采用喷淋塔吸收,第一级吸收罐吸收之后的尾气作为动力带动第二级吸收罐的搅拌机构转动,保持第一级吸收罐内有一定压力,提高吸收效率,吸收之后的废水转入沉淀池中与石英砂反应生成氟硅酸钾沉淀,去除盐分的废水再进入生化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氟化氢尾气处理工艺,在第一级吸收罐和第二级吸收罐中安装进液口,进液口通过管道和泵连接氢氧化钾溶液储液槽,第一级吸收罐的排气口连接第二级吸收罐的进气管,第二级吸收罐的排气管连接喷淋塔的底部进气管,喷淋塔的喷淋机构通过管道和泵连接氢氧化钾溶液储液槽,第一级吸收罐、第二级吸收罐和喷淋塔的排液口通过管道和泵连接沉淀池,沉淀池连接过滤装置,将氟化氢尾气从第一级吸收罐的进气口输入第一级吸收罐中由氢氧化钾溶液吸收,第一级吸收罐的排气口排除的尾气进入第二级吸收罐进行由氢氧化钾溶液第二次吸收,第二级吸收罐排出的尾气进入喷淋塔喷淋吸收,尾气排出,第一级吸收罐、第二级吸收罐和喷淋塔吸收后的废液泵入沉淀池,加入石英砂,石英砂与氟化氢反应生成氟硅酸,氟硅酸与石英砂、氟化钾反应生成氟硅酸钾沉淀,沉淀池的反应产物泵送至过滤装置过滤,过滤装置的滤液泵入生化池。进一步优选,第一级吸收罐的排气管中安装风叶轮,风叶轮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第二级吸收罐的搅拌轴。进一步优选,所述传动机构由转动轴、齿轮、链条构成,转动轴一端连接风叶轮,另一端连接齿轮,齿轮通过链条连接第二级吸收罐的搅拌轴。进一步优选,第二级吸收罐的进气管下端设有防回吸机构。进一步优选,所述防回吸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二级吸收罐的进气管内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与第二级吸收罐的进气管的内侧壁滑动连接的活塞,所述安装块的底部与活塞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氟化氢尾气一般都是用氢氧化钾吸收,废水含有大量的盐份,废水不能直接进入生化池,本专利技术将废水中的氟化钾生成氟硅酸钾沉淀来去除盐份,废水可以进入生化池进行生化处理。本专利技术在吸收氟化氢尾气时,通过在第一级吸收罐的排气管中安装风叶轮,可以通过排尾气的压力带动第二级吸收罐的搅拌轴转动,节约能量,而起可以增大排气阻力,使氟化氢在第一级吸收罐停留更长时间,增加吸收量,而且压力大时,风叶轮转速快,采用这种方式不会因压力大而爆炸。通过设置防回吸机构,进一步保持第一级吸收罐内有一定压力,而且可防止第二级吸收罐内的吸收液回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设备流程图;图2为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图3为图1中的B处结构放大图。图中:1第一级吸收罐、2第二级吸收罐、3喷淋塔、4泵、5沉淀池、6过滤装置、11布气盘、12排气管、13排液管、21搅拌器、71转动轴、72齿轮、73链条、74风叶轮、81安装块、82滑杆、83活塞、84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阐明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3,一种氟化氢尾气处理工艺,氟化氢尾气在吸收罐中由氢氧化钾溶液吸收,然后再在喷淋塔3进一步吸收,因为本身氟化氢也溶于水,吸收液中含有氟化钾和氟化氢,然后加入石英砂,反应过程如下:6KF+SiO2+2H2SiF6→3K2SiF6+2H2O,然后将废水中的氟化钾生成氟硅酸钾沉淀来去除盐份,废水可以进入生化池进行生化处理。吸收罐包括第一级吸收罐1和第二级吸收罐2,在第一级吸收罐1和第二级吸收罐2中安装进液口,进液口通过管道和泵连接氢氧化钾溶液储液槽,第一级吸收罐1的排气口连接第二级吸收罐2的进气管,第二级吸收罐2的排气管连接喷淋塔3的底部进气管,喷淋塔3的喷淋机构通过管道和泵连接氢氧化钾溶液储液槽,第一级吸收罐1、第二级吸收罐2和喷淋塔3的排液口通过管道和泵4连接沉淀池5,沉淀池5连接过滤装置6,将氟化氢尾气从第一级吸收罐1的进气口输入第一级吸收罐1中由氢氧化钾溶液吸收,第一级吸收罐1的底部设置布气盘11,布气盘11连接进气管。第一级吸收罐1的排气管12连接第二级吸收罐2的进气管,第一级吸收罐1的排气管中安装风叶轮74,风叶轮74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第二级吸收罐2的搅拌轴21;第二级吸收罐2的进气管下端设有防回吸机构;第一级吸收罐1的排气口排出的尾气进入第二级吸收罐2进行由氢氧化钾溶液第二次吸收,第二级吸收罐2排出的尾气进入喷淋塔3喷淋吸收,尾气排出,第一级吸收罐1、第二级吸收罐2和喷淋塔3吸收后的废液泵入沉淀池5,加入石英砂,石英砂与氟化氢反应生成氟硅酸,氟硅酸与石英砂、氟化钾反应生成氟硅酸钾沉淀,沉淀池5的反应产物泵送至过滤装置6过滤,过滤装置6的滤液泵入生化池。参照图2,传动机构由转动轴71、齿轮72、链条73构成,转动轴71一端连接风叶轮74,另一端连接齿轮73,齿轮72通过链条73连接第二级吸收罐2的搅拌轴21。参照图3,防回吸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二级吸收罐2的进气管内的安装块81,所述安装块81上滑动连接有滑杆82,所述滑杆8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与第二级吸收罐2的进气管的内侧壁滑动连接的活塞83,所述安装块81的底部与活塞83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84。本专利技术在吸收氟化氢尾气时,通过在第一级吸收罐1的排气管中安装风叶轮74,可以通过排尾气的压力带动第二级吸收罐2的搅拌轴转动,节约能量,而起可以增大排气阻力,使氟化氢在第一级吸收罐1停留更长时间,增加吸收量,而且压力大时,风叶轮转速快,采用这种方式不会因压力大而爆炸。通过设置防回吸机构,进一步保持第一级吸收罐内有一定压力,而且可防止第二级吸收罐2内的吸收液回流。氟化氢尾气一般都是用氢氧化钾吸收,废水含有大量的盐份,废水不能直接进入生化池,本专利技术将废水中的氟化钾生成氟硅酸钾沉淀来去除盐份,废水可以进入生化池进行生化处理。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氟化氢尾气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在第一级吸收罐和第二级吸收罐中安装进液口,进液口通过管道和泵连接氢氧化钾溶液储液槽,第一级吸收罐的排气口连接第二级吸收罐的进气管,第二级吸收罐的排气管连接喷淋塔的底部进气管,喷淋塔的喷淋机构通过管道和泵连接氢氧化钾溶液储液槽,第一级吸收罐、第二级吸收罐和喷淋塔的排液口通过管道和泵连接沉淀池,沉淀池连接过滤装置,将氟化氢尾气从第一级吸收罐的进气口输入第一级吸收罐中由氢氧化钾溶液吸收,第一级吸收罐的排气口排除的尾气进入第二级吸收罐进行由氢氧化钾溶液第二次吸收,第二级吸收罐排出的尾气进入喷淋塔喷淋吸收,尾气排出,第一级吸收罐、第二级吸收罐和喷淋塔吸收后的废液泵入沉淀池,加入石英砂,石英砂与氟化氢反应生成氟硅酸,氟硅酸与石英砂、氟化钾反应生成氟硅酸钾沉淀,沉淀池的反应产物泵送至过滤装置过滤,过滤装置的滤液泵入生化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氟化氢尾气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在第一级吸收罐和第二级吸收罐中安装进液口,进液口通过管道和泵连接氢氧化钾溶液储液槽,第一级吸收罐的排气口连接第二级吸收罐的进气管,第二级吸收罐的排气管连接喷淋塔的底部进气管,喷淋塔的喷淋机构通过管道和泵连接氢氧化钾溶液储液槽,第一级吸收罐、第二级吸收罐和喷淋塔的排液口通过管道和泵连接沉淀池,沉淀池连接过滤装置,将氟化氢尾气从第一级吸收罐的进气口输入第一级吸收罐中由氢氧化钾溶液吸收,第一级吸收罐的排气口排除的尾气进入第二级吸收罐进行由氢氧化钾溶液第二次吸收,第二级吸收罐排出的尾气进入喷淋塔喷淋吸收,尾气排出,第一级吸收罐、第二级吸收罐和喷淋塔吸收后的废液泵入沉淀池,加入石英砂,石英砂与氟化氢反应生成氟硅酸,氟硅酸与石英砂、氟化钾反应生成氟硅酸钾沉淀,沉淀池的反应产物泵送至过滤装置过滤,过滤装置的滤液泵入生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航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渠成氟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