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儿科康复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178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儿科康复护理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儿童的护理床,护理床呈槽状,护理床槽端开口,护理床一端设置有头部固定机构,护理床另一端下侧设置有用于检查护理儿童臀部的空缺部,护理床背面连接调节装置,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护理床的槽长方向和水平面的夹角,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稳定,布局合理,安全可靠,便于医护人员对儿童进行上药、检查和护理,调节方便,造价较低,满足了现在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儿科康复护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儿科康复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其医治的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儿科学的任务是不断探索儿科医学理论,在实践的基础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增强儿童和青少年体质,提高儿童青少年保健和疾病防治水平。现在儿科在进行护理时较为困难,由于儿童自控力较差,护理、检查和换药时,乱动,无法保证康复护理活动的正常进行,不能满足现在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用儿科康复护理装置,能够实现将儿童身体和头部固定,便于医护人员对儿童进行检查和护理,使用简单,操作方便,满足了现在的使用要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儿科康复护理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儿童的护理床,护理床呈槽状,护理床槽端开口,护理床一端设置有头部固定机构,护理床另一端下侧设置有用于检查护理儿童臀部的空缺部,护理床背面连接调节装置,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护理床的槽长方向和水平面的夹角。优选的:调节装置包括底座,护理床下端靠近空缺部一侧通过A铰接轴铰接在底座上,A铰接轴水平布置,A铰接轴的轴向和护理床的槽长方向垂直,护理床中部下端设置有B铰接轴,B铰接轴转动安装在护理床上,B铰接轴的轴向和A铰接轴的轴向一致,B铰接轴连接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用于调节B铰接轴围绕A铰接轴转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调节B铰接轴围绕A铰接轴转动的功能。优选的:调节机构包括倾斜布置的支撑件,支撑件布置在护理床下侧,支撑件上端和B铰接轴转动连接,支撑件下端铰接在C铰接轴上,C铰接轴的轴向和A铰接轴轴向一致,C铰接轴连接调节组件,调节组件用于调节C铰接轴靠近或远离A铰接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调节C铰接轴靠近或远离A铰接轴的功能。优选的:调节组件包括直杆,直杆水平布置,直杆转动安装在底座上,直杆另一端穿过底座,直杆穿过底座的端部连接把手,直杆杆身上沿着其杆长方向间隔布置有固定孔,直杆杆身上套接有活动套筒,C铰接轴安装在活动套筒上,活动套筒上还装有和固定孔配合的卡销组件,把手调节卡销组件呈两种状态,其一为:把手呈立状布置时,卡销组件卡接在固定孔中的固定状态,其二为:把手顺时针转动时,固定孔抵靠卡销组件并将卡销组件挤出其孔内的调节状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调节卡销组件的状态,进而实现调节护理床状态的功能。优选的:固定孔之间的间距一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等距调节的功能。优选的:卡销组件包括固定套筒,固定套筒和直杆呈垂直状分布,固定套筒下端固定在活动套筒上,固定套筒下端开口上端封闭,固定套筒内滑动安装有与之匹配的活动销,活动套筒和活动销对应位置开设有供其进出固定孔的通孔,活动销下端侧面设置有斜面,固定套筒内还装有弹簧,弹簧的伸缩方向和固定套筒轴向一致,弹簧一端和活动销连接另一端和固定套筒上端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活动销的运动的功能。优选的:头部固定机构包括两夹板,两夹板呈半圆弧状分布,两夹板靠近一侧均通过D铰接轴铰接在护理床上,D铰接轴的轴向和护理床的槽长方向一致,两夹板靠近一侧下端设置有和二者对应固定连接的触发部,触发部通过E铰接轴连接活动杆一端,活动杆另一端通过F铰接轴连接驱动组件上,E铰接轴、F铰接轴的轴向和D铰接轴的轴向一致,驱动组件用于调节两F铰接轴相互靠近或远离;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将儿童头部夹紧的功能。优选的:驱动组件包括两螺母滑块上,两F铰接轴安装在两螺母滑块上,两螺母滑块上开设有螺纹孔,两螺纹孔的孔向一致,两螺纹孔结构一致旋向相反,两螺母滑块装配在同一螺杆上,螺杆长度方向和F铰接轴轴向垂直,螺母滑块和螺杆均安装在与之适配的滑座中,螺杆一端连接电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通过螺杆驱动螺纹滑块移动带动两F铰接轴移动的功能。优选的:护理床垂直于其槽长方向的平面截面为半椭圆形,护理床两侧开设有缺口,缺口用于固定安装固定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将儿童置于其中便于固定的功能。优选的:护理床和两夹板表面均铺设有软垫;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缓冲功能,避免磕碰儿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将儿童身体和头部固定的功能,能够根据需要调节儿童的状态,便于检测和护理工作的进行;本专利技术结构稳定,布局合理,安全可靠,便于医护人员对儿童进行上药、检查和护理,调节方便,造价较低,满足了现在的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医用儿科康复护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医用儿科康复护理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医用儿科康复护理装置中头部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医用儿科康复护理装置中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医用儿科康复护理装置中卡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医用儿科康复护理装置中卡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护理床、110-缺口、120-空缺部、200-头部固定机构、210-夹板、220-D铰接轴、230-E铰接轴、240-活动杆、250-滑座、300-调节装置、310-底座、320-A铰接轴、330-B铰接轴、340-支撑件、350-C铰接轴、360-直杆、361-把手、362-固定孔、370-活动套筒、380-卡销组件、381-固定套筒、382-卡销、383-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专利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实施例参考图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考图1,一种医用儿科康复护理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儿童的护理床100,护理床100呈槽状,护理床100槽端开口,护理床100一端设置有头部固定机构200,护理床100另一端下侧设置有用于检查护理儿童臀部的空缺部120,护理床100背面连接调节装置300,调节装置300用于调节护理床100的槽长方向和水平面的夹角;通过护理床100的设置,实现在对儿童进行护理、上药或检查时,在护理床100上进行操作,另外对儿童同步进行护理、上药或检查时,通过头部固定机构200的设置,能够将儿童头部进行固定,方便医护人员对儿童进行护理、上药或检查,通过调节装置300的设置,能够实现调节护理床100的倾斜角度,使得医护人员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护理床100调节到合适的角度,便于其进行护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儿科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儿童的护理床(100),所述护理床(100)呈槽状,所述护理床(100)槽端开口,所述护理床(100)一端设置有头部固定机构(200),所述护理床(100)另一端下侧设置有用于检查护理儿童臀部的空缺部(120),所述护理床(100)背面连接调节装置(300),所述调节装置(300)用于调节所述护理床(100)的槽长方向和水平面的夹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儿科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儿童的护理床(100),所述护理床(100)呈槽状,所述护理床(100)槽端开口,所述护理床(100)一端设置有头部固定机构(200),所述护理床(100)另一端下侧设置有用于检查护理儿童臀部的空缺部(120),所述护理床(100)背面连接调节装置(300),所述调节装置(300)用于调节所述护理床(100)的槽长方向和水平面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儿科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300)包括底座(310),所述护理床(100)下端靠近所述空缺部(120)一侧通过A铰接轴(320)铰接在所述底座(310)上,所述A铰接轴(320)水平布置,所述A铰接轴(320)的轴向和所述护理床(100)的槽长方向垂直,所述护理床(100)中部下端设置有B铰接轴(330),所述B铰接轴(330)转动安装在所述护理床(100)上,所述B铰接轴(330)的轴向和所述A铰接轴(320)的轴向一致,所述B铰接轴(330)连接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B铰接轴(330)围绕所述A铰接轴(320)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儿科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倾斜布置的支撑件(340),所述支撑件(340)布置在所述护理床(100)下侧,所述支撑件(340)上端和所述B铰接轴(330)转动连接,所述支撑件(340)下端铰接在所述C铰接轴(350)上,所述C铰接轴(350)的轴向和所述A铰接轴(320)轴向一致,所述C铰接轴(350)连接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C铰接轴(350)靠近或远离所述A铰接轴(3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儿科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直杆(360),所述直杆(360)水平布置,所述直杆(360)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310)上,所述直杆(360)另一端穿过所述底座(310),所述直杆(360)穿过底座的端部连接把手(361),所述直杆(360)杆身上沿着其杆长方向间隔布置有固定孔(362),所述直杆(360)杆身上套接有活动套筒(370),所述C铰接轴(350)安装在所述活动套筒(370)上,所述活动套筒(370)上还装有和所述固定孔(362)配合的卡销组件(380),所述把手(361)调节所述卡销组件(380)呈两种状态,其一为:所述把手(361)呈立状布置时,所述卡销组件(380)卡接在所述固定孔(362)中的固定状态,其二为:所述把手(361)顺时针转动时,所述固定孔(362)抵靠所述卡销组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勤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