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打鼾头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77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打鼾头枕,包括主体,设置于主体上的上下可移动的极小模块,设置于极小模块上的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主体两侧的第一声音传感器、第二声音传感器,设置于主体内部的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包括中心控制器,动力控制系统,存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个极小模块的上下移动来调整人的睡姿,可以实现精确、舒缓调节人的睡眠的姿势,以防止打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打鼾头枕两侧还可以进一步增加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多种传感器,这些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一步进入信号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以及数据处理模块,通过一定的计算和数据分析,生成睡眠分析报告,进而实现睡眠质检的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打鼾头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防止打鼾床上用品,特别涉及一种防打鼾头枕。
技术介绍
打鼾,俗称“打呼噜”,打呼噜并不是睡得好的表现,而是因为在睡眠的过程中呼吸不顺畅导致的,如果呼吸不顺畅,氧气就会供应不足,身体的器官在整个睡眠的时间里,变得比较疲倦。造成白天疲惫无力,记忆力下降等情况。学者研究打鼾者的睡眠情况,研究发现:长期打鼾者或是打鼾严重的人往往都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睡眠的全过程中出现呼吸暂停,血中氧气减少。打呼噜的时候我们人体处于一个间断性的缺氧状态,夜间阵发性的缺氧会导致整个呼吸道的痉挛,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会造成或加重哮喘。长此以往会让肺部发生变化,造成肺源性心脏病。而打呼的原因,是由于在上呼吸道狭窄的情况下,比如身体出现肥胖、扁桃体肥大、舌根后坠、舌根肥大等情况下,都会出现打鼾的症状,睡眠的过程中,咽喉舌头和口腔根部肌肉群就会变得松弛。人们在睡觉呼吸的时候,下垂组织会将我们的气道变得狭窄,发生一些震动,也就出现了打鼾的声音。打鼾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的打鼾者常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枕头是人们日常对面过程中的必备品之一,枕头的舒适度是保障人们睡眠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人们体型之间的差异,固定高度的枕头会导致不同的使用者难以适应,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打鼾;同时,也无法及时在打鼾过程中使用者的姿势进行调整。对针对此需求,市面上现有的高度调节枕有各种形态,充气枕、充水枕等来调节枕头的高度,但是其都不能在使用者睡眠过程中,及时监测并控制打鼾。并且,其气囊结构不具有适应性。r>中国专利申请CN201820263979公开了一种止鼾枕结构,其通过头枕特殊结构的设置,使得枕头更符合人体工学靠枕状态,不仅能防止颈椎悬空而且具有减压舒缓以及颈椎纠正的效果,通过这种设置,让口腔至颈部内的气管保持顺畅,舒缓打鼾症状。但是人在睡觉过程中是动态变化过程,这种头枕不能跟随人的动态变化来调整枕头和人体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不能事实监控睡眠情况,不能根本解决打鼾状况。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821237599公开了一种附监测功能的多气囊智能止鼾枕。其主要是通过在枕头中设置多个气囊组件,通过对气囊的充气和放气,来实现对头枕形状的调整,进而实现睡眠者睡眠姿势的调整。但是这种涉及需要充放气,会形成噪声,且头枕中没有压力传感器,无法实现头部位置的准确检测,同时气囊的调整不够精确,不能实现舒缓调节人体睡姿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准确检测睡眠者头部位置,并且舒缓调整睡眠者睡觉姿势,进而实现防止打鼾的头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打鼾头枕,包括主体,设置于主体上的上下可移动的极小模块,设置于极小模块上的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主体两侧的第一声音传感器、第二声音传感器,设置于主体内部的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包括中心控制器,动力控制系统,存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进一步的信号处理模块与声音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块相连,用于收集声音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并将信号传送到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进一步与存储模块和中心控制器相连,分别将数据传送到中央控制器和存在模块。中心控制器进一步与动力控制系统相连,以对动力控制器发出指令。动力控制系统与上下可移动极小模块相连,以控制每个极小模块的上下移动。进一步压力传感器包括基层绝缘层、柔性电极层、压感电极层、压感材料层。进一步的上下可移动的极小模块具有弹性,优选为正方形,大小优选为小于2cm×2cm,其上下可移动距离优选小于15cm。进一步的上下可移动的极小模块有多个,且极小模块紧密相邻,其可以遍布于头枕的全部面积,也可以是占据枕头的与人接触的主要有效面积。进一步的存储模块对每次的信号收集数据和运动调节数据进行存储,并进一步返回数据处理模块,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分析上下可移动模块的最优调节方案。本专利技术的防打鼾头枕,通过信号处理模块收集声音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获得的信号,并传输到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做进一步的分析,并传输到存储模块和中心控制系统。中心控制器基于数据处理模块的信息确定具体的需要进行上下移动的极小模块数量以及位置,通过、动力控制系统控制每个极小模块的上下移动。通过多个极小模块的移动,以调整人的睡姿,进而实现防止打鼾。此外,本专利技术的防打鼾头枕两侧还可以进一步增加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多种传感器,如PPG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等。PPG传感器用于采集人体心率信号,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体温,加速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呼吸频率,二氧化碳传感器用于采集呼吸状况。此外前述头枕中的压力传感器进一步实现体动次数收集。这些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一步进入数据存储模块以及数据处理模块,通过一定的计算和数据分析,生成睡眠分析报告,进而实现睡眠质检的检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头枕上涉及有压力传感装置,可以精确或者人的睡眠位置,然后通过,在头枕上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极小模块,先通过压力传感装置感知人的具体位置,然后通过控制中心进行计算,控制需要进行上下移动的极小移动模块,通过许多极小移动模块的移动,来调控人的睡姿,从而调节呼吸状况,进而防止打鼾。其通过在头枕上设置压力传感装置,可以精确确定人于头枕的接触位置,并通过多个极小模块的上下移动来调整人的睡姿,可以实现精确、舒缓调节人的睡眠的姿势,以防止打鼾。此外,通过设置可以采集体温、心率、体动次数、呼吸频率、呼吸状况的传感器,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送入信号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通过一定的计算和数据分析,生成睡眠质检报告,可以实现对睡眠质量的监控和分析。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头枕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器截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含多种传感器的控制器截面图。具体实施例参考图1、图2、图3。一种防打鼾头枕,包括主体1,设置于主体1上的上下可移动的极小模块2,设置于极小模块上的压力传感器6,设置在主体两侧的第一声音传感器3、第二声音传感器4,设置于主体1内部微处理器5,微处理器包括中心控制器,动力控制系统,存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进一步的信号处理模块与声音传感器(3,4)、压力传感器6、数据处理模块相连,用于收集声音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并将信号传送到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进一步与存储模块和中心控制器相连,分别将数据传送到中央控制器和存在模块。中心控制器进一步与动力控制系统相连,以对动力控制器发出指令。动力控制系统与上下可移动极小模块2相连,以控制每个极小模块2的上下移动。进一步压力传感器6包括基层绝缘层、柔性电极层、压感电极层、压感材料层。进一步的上下可移动的极小模块2具有弹性,并且为正方形,大小为小于2cm×2cm,其上下可移动距离介于0-15cm之间。进一步的上下可移动的极小模块2有多个,且多个极小模块2紧密相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打鼾头枕,包括主体,设置于主体上的上下可移动的极小模块,设置于极小模块上的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主体两侧的第一声音传感器、第二声音传感器,设置于主体内部的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包括中心控制器,动力控制系统,存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打鼾头枕,包括主体,设置于主体上的上下可移动的极小模块,设置于极小模块上的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主体两侧的第一声音传感器、第二声音传感器,设置于主体内部的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包括中心控制器,动力控制系统,存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与声音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块相连,用于收集声音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并将信号传送到数据处理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进一步与存储模块和中心控制器相连,分别将数据传送到中央控制器和存在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控制器进一步与动力控制系统相连,以对动力控制器发出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控制系统与上下可移动极小模块相连,以控制每个极小模块的上下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梅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康康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