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套式止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234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牙套式止鼾器,包括设置有牙槽的上牙套体和下牙套体,所述上牙套体的宽度大于所述下牙套体的宽度;所述上牙套体设置有2个或3个牙槽,所述下牙套体设置有一个牙槽;所述上牙套体和所述下牙套体至少部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牙套式止鼾器包括上牙套体和下牙套体,并且上牙套体和下牙套体上只设置较少的牙槽,整体的上牙套体和下牙套体的体积很小,因此能够大幅度降低佩戴时的异物感,较大程度地提高了佩戴舒适性,在抑制甚至消除鼾症的同时,不会给患者带去新的不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牙套式止鼾器
本技术涉及辅助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牙套式止鼾器。
技术介绍
睡觉时打鼾是很多人具有的毛病,不仅会影响周围人的睡眠,对患者本人也是极大的伤害,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甚至与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等心血管疾病相关。通过佩戴止鼾器,能够缓解鼾症病情。其中一种止鼾器是牙套式止鼾器,通过辅助器械使得下颌张开,舌头被轻压向下,使得软腭因失去舌头对软腭的向后压力而向前倾,进而使得软腭跟随舌头而降低位置,增大咽腔和口腔气道的间隙,放置气道阻塞,减少甚至消除打鼾现象,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然而,现有牙套式止鼾器的体积较大,套设在上牙和下牙上,占据了大量的口腔空间,想象在患者口中塞入一体积很大的物件,始终是一件让人感到难受的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提供一种牙套式止鼾器。一种牙套式止鼾器,包括设置有牙槽的上牙套体和下牙套体,所述上牙套体的宽度大于所述下牙套体的宽度;所述上牙套体设置有2个或3个牙槽,所述下牙套体设置有一个牙槽;所述上牙套体和所述下牙套体至少部分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牙套体的宽度是所述下牙套体宽度的两倍,所述上牙套体设置有两个牙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牙套体和所述下牙套体通过压舌体连接,所述压舌体设置在所述上牙套体和所述下牙套体上背向所述牙槽一侧;所述压舌体呈扁平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舌体上设有若干通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牙套体和所述下牙套体之间设置有弹性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采用硅胶。本技术提供的牙套式止鼾器包括上牙套体和下牙套体,并且上牙套体和下牙套体上只设置较少的牙槽,整体的上牙套体和下牙套体的体积很小,因此能够大幅度降低佩戴时的异物感,较大程度地提高了佩戴舒适性,在抑制甚至消除鼾症的同时,不会给患者带去新的不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牙套式止鼾器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牙套式止鼾器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牙套式止鼾器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牙套式止鼾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设置有牙槽10的上牙套体100和下牙套体200,上牙套体100的宽度大于下牙套体200的宽度;上牙套体100设置有2个或3个牙槽10,下牙套体200设置有一个牙槽10;上牙套体100和下牙套体200至少部分连接。上牙套体100和下牙套体200可通过各自尾端连接,该尾端指背向设有牙槽10的一端。上牙套体100上仅设置2~3个牙槽10,而下牙套体200上只设置一个牙槽10,通过牙槽10,将牙套式止鼾器定位在患者牙齿之间,佩戴时直接放入口中,与对应的上下牙匹配。根据现有的口腔三维扫描技术,扫描出匹配牙槽10的牙齿的尺寸结构,通过3D打印技术生产上牙套体100和下牙套体200,能够制备出适合患者本人的产品,提高产品佩戴的贴合度。由于仅设置少量牙槽10,因此牙套式止鼾器的结构较为简单,体积较小,放入口中并不会使患者产生较大的不适感。本技术提供的牙套式止鼾器包括上牙套体100和下牙套体200,并且上牙套体100和下牙套体200上只设置较少的牙槽10,整体的上牙套体100和下牙套体200的体积很小,因此能够大幅度降低佩戴时的异物感,较大程度地提高了佩戴舒适性,在抑制甚至消除鼾症的同时,不会给患者带去新的不适。在其中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牙套体100的宽度是下牙套体200宽度的两倍,上牙套体100设置有两个牙槽10。上牙套体100设置两个牙槽10,尽量使得牙套式止鼾器的体积变小,同时可充分使得佩戴时准确定位。在其中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牙套体100和下牙套体200通过压舌体300连接,压舌体300设置在上牙套体100和下牙套体200上背向牙槽10一侧;压舌体300呈扁平状。在上牙套体100和下牙套体200的共同尾端处设置压舌体300,辅助抵压舌头,提高止鼾效果。在其中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压舌体300上设有若干通孔310。通过在压舌体300上设置一些通孔310,可以进一步降低牙套式止鼾器的质量,同时也能提高舌头的伸展性,改善舌头的佩戴舒适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牙套体100和下牙套体200之间设置有弹性体400。弹性体400可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优选的弹性体400采用硅胶。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牙套式止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牙槽的上牙套体和下牙套体,所述上牙套体的宽度大于所述下牙套体的宽度;所述上牙套体设置有2个或3个牙槽,所述下牙套体设置有一个牙槽;所述上牙套体和所述下牙套体至少部分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牙套式止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牙槽的上牙套体和下牙套体,所述上牙套体的宽度大于所述下牙套体的宽度;所述上牙套体设置有2个或3个牙槽,所述下牙套体设置有一个牙槽;所述上牙套体和所述下牙套体至少部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套式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牙套体的宽度是所述下牙套体宽度的两倍,所述上牙套体设置有两个牙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套式止鼾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志祥黄超黄西臣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嘉一三维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