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绑带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758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绑带鞋,包括相互匹配的鞋帮和鞋底,还包括连接所述鞋帮和所述鞋底的绑带,所述鞋底的底面向上开设有穿带槽,所述穿带槽贯穿所述鞋底的内侧和外侧,所述绑带贯穿所述穿带槽,所述鞋帮设置有能够拉动所述绑带的两端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分别设于所述鞋帮的内侧和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绑带鞋,能够调节鞋的整体松紧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绑带鞋
本技术涉及鞋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绑带鞋。
技术介绍
鞋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现如今人们对鞋的穿着要求越来越高,鞋子穿着的松紧度也是人们关注的一点。当鞋具有合适的松紧度时,不仅便于鞋的穿脱,还能提高鞋的穿着舒适性。但现有的鞋的松紧调节结构集中在对应的鞋舌部位,其主要调节鞋面的松紧程度,这样的松紧调节结构缺乏调节鞋的整体松紧度的能力。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鞋子的结构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绑带鞋,能够调节鞋的整体松紧度。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绑带鞋,包括相互匹配的鞋帮和鞋底,还包括连接所述鞋帮和所述鞋底的绑带,所述鞋底的底面向上开设有穿带槽,所述穿带槽贯穿所述鞋底的内侧和外侧,所述绑带贯穿所述穿带槽,所述鞋帮设置有能够拉动所述绑带的两端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分别设于所述鞋帮的内侧和外侧。进一步地,所述鞋帮包括鞋眼结构,所述鞋眼结构上穿设有鞋带,所述绑带包括第一带和第二带,所述第一带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带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带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带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穿带槽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一带和所述第二带分别贯穿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所述第一带和所述第二带的两个连接处均形成呈倒V形的下带勾,所述鞋带穿过所述下带勾,所述鞋眼结构和所述鞋带组成所述连接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鞋帮设置有两端固设于所述鞋帮上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中部设有下通道,所述下带勾贯穿所述下通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相互交叉连通形成“X”形槽,相应的所述第一带和所述第二带分别贯穿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形成“X”形的绑带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鞋底于对应脚部的脚后跟处和脚部的脚掌处分别开设所述穿带槽,相应的所述绑带设置有两条,所述绑带分别贯穿一个所述穿带槽。进一步地,所述鞋帮的靠近鞋口处设置有束口带,所述束口带包括分别位于所述鞋帮内侧和外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且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固定于所述鞋口的下方,所述鞋帮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后方处设置有分别供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穿过的第一上通道和第二上通道,所述束口带于所述第一上通道和所述第二上通道间安装有猪鼻扣,从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一上通道和从所述第二端到所述第二上通道的所述束口带均形成呈倒V形的上带勾。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绑带鞋采用绑带连接鞋帮和鞋底,通过连接结构拉动绑带,调节绑带的松紧,改变绑带对鞋帮和鞋底的束紧程度,从而调整鞋帮和鞋底的松紧度,进而调节鞋帮和鞋底对脚部的束缚程度,达到调节鞋的整体松紧度的目的。鞋底于穿带槽处由于存在形变空间较易弯折,从而提高鞋底的灵活性;在穿带槽内设置绑带不仅能够固定绑带的位置,还能够引导和集中绑带对鞋底的束缚力,提高对鞋底的束缚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从内侧向外侧方向观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从外侧向内侧方向观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从底面向上观察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鞋帮1连接结构11鞋眼结构111鞋带112固定带12下通道121第一上通道13第二上通道14鞋底2穿带槽21第一槽211第二槽212绑带3第一带31第二带32下带勾33束口带4第一端41第二端42上带勾43猪鼻扣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本技术一种绑带鞋,如图1-3所示,为了方便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构思,本说明书以鞋子正常放置在地面时来描述鞋帮1和鞋底2的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以鞋帮1和鞋底2对应脚背外侧的方向为外侧,以鞋帮1和鞋底2对应脚背内侧的方向为内侧。本技术一种绑带鞋,包括相互匹配的鞋帮1和鞋底2,还包括连接鞋帮1和鞋底2的绑带3,绑带3为闭合的柔性带或绳,鞋底2的底面向上开设有穿带槽21,穿带槽21贯穿鞋底2的内侧和外侧,绑带3贯穿穿带槽21,即绑带3的两端位于穿带槽21的两端外,鞋帮1设置有能够拉动绑带3的两端的连接结构11,连接结构11分别设于鞋帮1的内侧和外侧。本技术一种绑带鞋采用绑带3连接鞋帮1和鞋底2,通过连接结构11拉动绑带3,调节绑带3的松紧,改变绑带3对鞋帮1和鞋底2的束紧程度,从而调整鞋帮1和鞋底2的松紧度,进而调节鞋帮1和鞋底2对脚部的束缚程度,达到调节鞋的整体松紧度的目的。鞋底2于穿带槽21处由于存在形变空间,较易弯折,从而提高鞋底2的灵活性;在穿带槽21内设置绑带3不仅能够固定绑带3的位置,还能够引导和集中绑带3对鞋底2的束缚力,提高对鞋底2的束缚效果。鞋帮1包括现有的鞋眼结构111,鞋眼结构111位于鞋帮1的对应人体脚背处,鞋眼结构111上穿设有鞋带112,鞋眼结构111和鞋带112组成连接结构11。绑带3包括第一带31和第二带32,第一带31的一端和第二带32的一端连接,第一带31的另一端和第二带32的另一端连接,穿带槽21包括第一槽211和第二槽212,第一带31和第二带32分别贯穿第一槽211和第二槽212。鞋带112分别穿过第一带31和第二带32的两个连接处,且拉紧鞋带112后第一带31和第二带32的两个连接处呈绷紧状态,绷紧状态的第一带31和第二带32的两个连接处均形成呈倒V形的下带勾33。鞋帮1设置有两端固设于鞋帮1上的固定带12,固定带12的中部设有下通道121,下带勾33贯穿下通道121。固定带12能够辅助固定绑带3,使绑带3能够在下通道121移动的同时不会脱离鞋帮1。第一槽211和第二槽212相互交叉连通形成“X”形槽,相应的第一带31和第二带32分别贯穿第一槽211和第二槽212形成“X”形的绑带结构。第一带31和第二带32形成的“X”形的绑带结构将绑带3对鞋底2的支撑力集中在“X”形的绑带结构的中点,能进一步提高绑带3对鞋底2的束缚效果。鞋底2于对应脚部的脚后跟处和脚部的脚掌处开设穿带槽21,相应的绑带3设置有两条,一条绑带3分别贯穿一个穿带槽21。如此能够提高鞋底2于对应脚部的脚后跟处和脚部的脚掌处的灵活性,更符合人体运动时的需求,进而提高舒适性。鞋帮1的靠近鞋口处设置有束口带4,束口带4包括分别位于鞋帮1内侧和外侧的第一端41和第二端42,且第一端41和第二端42均固定于鞋口的下方,鞋帮1于第一端41和第二端42的后方处设置有分别供第一端41和第二端42穿过的第一通道13和第二上通道14,束口带4于第一通道13和第二上通道14间安装有猪鼻扣5,猪鼻扣5为现有的常规的猪鼻扣。鞋带112穿过从第一端41到第一通道13和从第二端42到第二上通道14的束口带4,且拉紧鞋带112后束口带4呈绷紧状态,绷紧状态的束口带4从第一端41到第一通道13和从第二端42到第二上通道14的束口带4均形成呈倒V形的上带勾43。通过猪鼻扣5能够调整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绑带鞋,包括相互匹配的鞋帮和鞋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所述鞋帮和所述鞋底的绑带,所述鞋底的底面向上开设有穿带槽,所述穿带槽贯穿所述鞋底的内侧和外侧,所述绑带贯穿所述穿带槽,所述鞋帮设置有能够拉动所述绑带的两端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分别设于所述鞋帮的内侧和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绑带鞋,包括相互匹配的鞋帮和鞋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所述鞋帮和所述鞋底的绑带,所述鞋底的底面向上开设有穿带槽,所述穿带槽贯穿所述鞋底的内侧和外侧,所述绑带贯穿所述穿带槽,所述鞋帮设置有能够拉动所述绑带的两端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分别设于所述鞋帮的内侧和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绑带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帮包括鞋眼结构,所述鞋眼结构上穿设有鞋带,所述绑带包括第一带和第二带,所述第一带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带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带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带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穿带槽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一带和所述第二带分别贯穿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所述第一带和所述第二带的两个连接处均形成呈倒V形的下带勾,所述鞋带穿过所述下带勾,所述鞋眼结构和所述鞋带组成所述连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绑带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帮设置有两端固设于所述鞋帮上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中部设有下通道,所述下带勾贯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圣邓安明雷振华莱利·弗朗西斯·萨迪尔
申请(专利权)人:特步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