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7056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5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底,尤其是一种减震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包括下底层以及一体连接在所述下底层上方的上底层,所述下底层宽度方向的两侧都从后向前依次开设有多个减震孔,所述减震孔的横截面轮廓包括开口朝上布置的弧形曲线和封闭所述弧形曲线的开口的直线或平缓线。通过将减震孔的横截面轮廓设置为特定形状,在鞋底产生减震变形的过程中,减震孔的中下部会产生形变,而上部则会被绷直,对脚部形成较好的支撑,减震变形过程中稳定性相对较高,不易损伤脚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底,尤其是一种减震鞋底


技术介绍

1、大部分运动鞋都会采用减震鞋底以来缓冲地面对足部的冲击力,其中在鞋底上设置减震孔是减震鞋底常见的减震结构之一。目前市面上设置有减震孔的减震鞋底,其减震孔的横截面通常为圆形,这种减震孔结构在减震鞋底减震变形的过程中,减震孔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会同时产生形变,导致鞋底在减震变形的过程中稳定性不足,容易损伤脚部。

2、当然,现有技术中也存在减震孔的横截面为非圆形的减震孔结构,例如本申请人已经公开的一种多色减震鞋底及其制作方法,即授权公告号为cn105942661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该多色减震鞋底的减震孔横截面呈多边形,但这种设计主要是基于外观设计需求,对于提高鞋底在减震变形的过程中的稳定性并无帮助。

3、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减震鞋底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变形过程中稳定性相对较高的减震鞋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减震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包括下底层以及一体连接在所述下底层上方的上底层,所述下底层宽度方向的两侧都从后向前依次开设有多个减震孔,所述减震孔的横截面轮廓包括开口朝上布置的弧形曲线和封闭所述弧形曲线的开口的直线或平缓线。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减震孔的横截面面积从外侧向内侧方向逐渐减小。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位于所述下底层宽度方向两侧的各所述减震孔一一对应布置。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下底层的下侧面开设有分别与各所述减震孔连通的排污槽,所述排污槽的底部一体连接有沿所述排污槽的长度方向布置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和所述排污槽的侧壁互不接触。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下底层具有与人体后脚跟对应布置的后跟受力区、与人体脚部足弓位置对应布置的足弓受力区和与人体脚部趾骨位置对应布置的前掌受力区,位于所述下底层同一侧的各所述减震孔中都具有第一减震孔、第二减震孔和第三减震孔,所述第一减震孔、所述第二减震孔和所述第三减震孔分别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减震孔分别位于所述后跟受力区的前后两侧,两个所述第二减震孔分别位于所述足弓受力区的前后两侧,两个所述第三减震孔分别位于所述前掌受力区的前后两侧,且所述后跟受力区、所述足弓受力区和所述前掌受力区未设置所述减震孔。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在所述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上,以所述鞋底本体的内后端位置为0%位置,内前端位置为100%位置,所述后跟受力区位于12%-15%位置,所述足弓受力区位于38%-42%位置,所述前掌受力区位于28%-72%位置。

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上底层宽度方向的两侧都从后向前依次开设有多个透气孔,各所述透气孔都贯穿所述上底层的上侧面。

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位于所述鞋底本体同一侧的各所述透气孔和各所述减震孔相互错位布置。

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透气孔的横截面最大外轮廓直径小于或等于与该透气孔相邻的所述减震孔的横截面最小外轮廓直径。

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上底层的上表面开设有同时与各所述透气孔连通的透气槽。

13、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通过将减震孔的横截面轮廓设置为特定形状,在鞋底产生减震变形的过程中,减震孔的中下部会产生形变,而上部则会被绷直,对脚部形成较好的支撑,减震变形过程中稳定性相对较高,不易损伤脚部。

15、2、通过将减震孔设置在对应的受力区的前后两侧,降低减震孔对鞋底受力的敏感度,进一步提高鞋底在减震变形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鞋底,包括鞋底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包括下底层以及一体连接在所述下底层上方的上底层,所述下底层宽度方向的两侧都从后向前依次开设有多个减震孔,所述减震孔的横截面轮廓包括开口朝上布置的弧形曲线和封闭所述弧形曲线的开口的直线或平缓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孔的横截面面积从外侧向内侧方向逐渐减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下底层宽度方向两侧的各所述减震孔一一对应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层的下侧面开设有分别与各所述减震孔连通的排污槽,所述排污槽的底部一体连接有沿所述排污槽的长度方向布置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和所述排污槽的侧壁互不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层具有与人体后脚跟对应布置的后跟受力区、与人体脚部足弓位置对应布置的足弓受力区和与人体脚部趾骨位置对应布置的前掌受力区,位于所述下底层同一侧的各所述减震孔中都具有第一减震孔、第二减震孔和第三减震孔,所述第一减震孔、所述第二减震孔和所述第三减震孔分别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减震孔分别位于所述后跟受力区的前后两侧,两个所述第二减震孔分别位于所述足弓受力区的前后两侧,两个所述第三减震孔分别位于所述前掌受力区的前后两侧,且所述后跟受力区、所述足弓受力区和所述前掌受力区未设置所述减震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上,以所述鞋底本体的内后端位置为0%位置,内前端位置为100%位置,所述后跟受力区位于12%-15%位置,所述足弓受力区位于38%-42%位置,所述前掌受力区位于28%-72%位置。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层宽度方向的两侧都从后向前依次开设有多个透气孔,各所述透气孔都贯穿所述上底层的上侧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鞋底本体同一侧的各所述透气孔和各所述减震孔相互错位布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的横截面最大外轮廓直径小于或等于与该透气孔相邻的所述减震孔的横截面最小外轮廓直径。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层的上表面开设有同时与各所述透气孔连通的透气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鞋底,包括鞋底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包括下底层以及一体连接在所述下底层上方的上底层,所述下底层宽度方向的两侧都从后向前依次开设有多个减震孔,所述减震孔的横截面轮廓包括开口朝上布置的弧形曲线和封闭所述弧形曲线的开口的直线或平缓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孔的横截面面积从外侧向内侧方向逐渐减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下底层宽度方向两侧的各所述减震孔一一对应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层的下侧面开设有分别与各所述减震孔连通的排污槽,所述排污槽的底部一体连接有沿所述排污槽的长度方向布置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和所述排污槽的侧壁互不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层具有与人体后脚跟对应布置的后跟受力区、与人体脚部足弓位置对应布置的足弓受力区和与人体脚部趾骨位置对应布置的前掌受力区,位于所述下底层同一侧的各所述减震孔中都具有第一减震孔、第二减震孔和第三减震孔,所述第一减震孔、所述第二减震孔和所述第三减震孔分别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减震孔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祖彬蔡宇辉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特步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