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复合锅具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1717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多层复合锅具,由外到内依次包括第一不锈钢层、储能层、第二不锈钢层;所述第一不锈钢层、第二不锈钢层与储能层接触的一面设置有若干条环状的加强筋,所述储能层两面设置有与加强筋配合使用的环状槽;所述加强筋的两侧设置有若干道均匀分布的第一凸条,所述第一凸条设置在加强筋靠近储能层一侧;所述环状槽两侧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道均匀分布第二凸条,所述第二凸条设置在环状槽远离储能层一侧;所述第一不锈钢层、储能层、第二不锈钢层通过热压钎焊复合连接;多层复合锅具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储能层制备;S2多层复合;S3压铸;S4喷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层复合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锅具加工制造
,尤其涉及多层复合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健康环保的锅具材料要求越来越高,对金属材料锅具粘锅、生锈及中毒等问题日益担心。复合材料锅具已成为锅具的发展趋势,如复合底的不锈钢锅具有传热均匀、加热快、烹调效果好等优点;目前市场上所售的复合锅底的内外层的连接方法,有采用贴合的方法,该法的锅底容易分层而影响使用效果,改进的方法有铆接法、凸凹结构的热固相粘合法等,但其凸凹孔或沟槽往往不易进行加工,成本较高,结合强度也不很理想,无法满足使用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多层复合锅具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多层复合锅具,由外到内依次包括第一不锈钢层、储能层、第二不锈钢层;所述第一不锈钢层、第二不锈钢层与储能层接触的一面设置有若干条环状的加强筋,所述储能层两面设置有与加强筋配合使用的环状槽;所述加强筋的两侧设置有若干道均匀分布的第一凸条,所述第一凸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层复合锅具,其特征在于:由外到内依次包括第一不锈钢层(10)、储能层(20)、第二不锈钢层(30);所述第一不锈钢层(10)、第二不锈钢层(30)与储能层(20)接触的一面设置有若干条环状的加强筋(11),所述储能层(20)两面设置有与加强筋(11)配合使用的环状槽(21);所述加强筋(11)的两侧设置有若干道均匀分布的第一凸条(12),所述第一凸条(12)设置在加强筋(11)靠近储能层(20)一侧;所述环状槽(21)两侧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道均匀分布第二凸条(22),所述第二凸条(22)设置在环状槽(21)远离储能层(20)一侧;所述第一不锈钢层(10)、储能层(20)、第二不锈钢层(3...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层复合锅具,其特征在于:由外到内依次包括第一不锈钢层(10)、储能层(20)、第二不锈钢层(30);所述第一不锈钢层(10)、第二不锈钢层(30)与储能层(20)接触的一面设置有若干条环状的加强筋(11),所述储能层(20)两面设置有与加强筋(11)配合使用的环状槽(21);所述加强筋(11)的两侧设置有若干道均匀分布的第一凸条(12),所述第一凸条(12)设置在加强筋(11)靠近储能层(20)一侧;所述环状槽(21)两侧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道均匀分布第二凸条(22),所述第二凸条(22)设置在环状槽(21)远离储能层(20)一侧;所述第一不锈钢层(10)、储能层(20)、第二不锈钢层(30)通过热压钎焊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复合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不锈钢层(30)内表面设置凸筋(31),所述凸筋(31)呈正六边形网格状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复合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31)的高度为0.05-0.1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复合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不锈钢层(30)内表面以及凸筋(31)表面设置有钛黑层(32),所述钛黑层(32)的材质为平均粒径小于1μm的钛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复合锅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战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