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热风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烹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1717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适应热风结构,包括内胆,内胆内腔的后侧设置有热风挡板,热风挡板与内胆的背板围成热风室,该热风室中设置有热风机,而该热风机的外周围设有背部加热管,热风挡板上开设有排气口和通风口,排气口开设在热风机的扇叶在热风挡板上的水平投影的外侧,上述通风口中嵌装有挡片,该挡片在通风口中能以横贯通风口的第一轴线为中心转动,该第一轴线两侧的通风口处的气压不同,且当该挡片与通风口所在的平面齐平时能遮挡该通风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内胆背部温场的调节效果好,噪音小,并且,当热风机不工作时,挡片能遮蔽通风口,从而遮蔽热风室中的热风机以及背部加热管等部件,使得内胆整个外观更加整洁美观,同时也方便用户的日常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热风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烹饪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烹饪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热风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烹饪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烤箱、蒸箱或蒸烤一体机等烹饪装置为使内胆内部温场更加均匀,一般在内胆背部设置有热风循环结构。该热风循环结构一般包括热风挡板、热风机以及背部加热管,热风挡板的中部开设有进风口,而热风挡板的外周分别开设有出风口,热风挡板设置在内胆内腔的背侧,其与内胆的背板围成热风室,上述热风机设置在该热风室中并与热风挡板的进风口前后相对,背部加热管围设在该热风机的外周。烹饪装置工作时,热风机工作而形成负压,内胆中的冷空气通过热风挡板上的进风口被吸入热风室中被加热,而加热后的热空气在热风机的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热风挡板的出风口回流至内胆中。如申请号为CN201911042252.X(公开号为CN110840279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烤箱、申请号为CN201611204418.X(公开号为CN108236386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烤箱微波炉一体机等。现有的热风循环结构中,由于热风挡板上的开孔结构一定,热风机的转速一定,同时背部加热管的功率一定,这样使得内胆的背部风场固定不变,无法根据烹饪的需要进行调节。为解决该问题,目前一般采用正反转热风机或者采用二档变速方案,从而实现背部热风场的调节,继而满足多种烹饪场景下的热风温场需求。然而,该种方式还是存在以下问题:(1)采用正反转热风机,由于其他配置不变,因此对背部热风温场的改变不明显;(2)热风机采用二档变速,这样当热风机转速增大时,因其他配置不变,尤其时热风挡板开孔大小没有改变,因而容易导致工作噪音增大,同时背部热风温场改变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进风和出风在同一开孔中的自适应热风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实际进风面积和出风面积可随热风机转速大小变化的自适应热风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对内胆背部温场调节效果好的自适应热风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自适应热风结构的烹饪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至少一个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适应热风结构,包括内胆,该内胆内腔的后侧设置有热风挡板,该热风挡板与内胆的背板围成热风室,该热风室中设置有热风机,而该热风机的外周围设有背部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挡板上开设有排气口和通风口,上述排气口开设在热风机的扇叶在热风挡板上的水平投影的外侧,上述通风口中嵌装有挡片,该挡片在通风口中能以横贯通风口的第一轴线为中心转动,该第一轴线两侧的通风口处气压不同,且当该挡片与通风口所在的平面齐平时能遮挡该通风口。进一步,所述第一轴线位于热风机的扇叶在热风挡板的水平投影的外侧。由于热风机扇叶的离心作用,将第一轴线进行上述设置,能在通风口中于第一轴线的两侧更好地形成压差。再进一步,所述第一轴线与热风机的扇叶所在圆的直径平行。这样能使第一轴线两侧的通风口处的气压分布更加均匀,进而能使第一轴线两侧通风口处形成均匀的进风和出风。进一步,所述通风口相对于热风机的内侧端与热风机的扇叶在热风挡板上的投影部分重叠。这样热风机的内侧端利用扇叶的离心力能与内胆内腔形成更大的压差,进而能促进内胆中的气体进入热风室中,提高热风结构的循环效率。进一步,所述通风口相对于热风机由内至外扩口,即通风口中靠近热风机端的面积小于另一端,这样能进一步增强通风口中第一轴线两端的压差。再进一步,上述通风口的具体形状有多种,优选地,所述通风口的外形呈等腰梯形状,且该通风口的对称轴与热风机的扇叶在热风挡板上的水平投影的直径重合,从而能再进一步增强通风口中第一轴线两端的压差。进一步,所述通风口的两侧口缘上分别设置有铰接座,上述挡片的两侧分别通过转轴铰接在对应的铰接座上,且两铰接座之间的连线与上述第一轴线重合。从而能将挡片较好地安装在通风口中,同时能使挡片更好地以第一轴线为中心旋转。进一步,至少其中一根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扭簧,该扭簧使挡片具有遮蔽通风口的趋势。这样当热风机工作时,第一轴线两侧的通风口处的气压不同,则作用于扭簧的作用力不同,进而使得挡片克服扭簧的弹性力发生相应方向的旋转,使得第一轴线两侧分别形成相对于热风室的进风气流和出风气流,而当热风机停止工作时,施加于扭簧的作用力消失,扭簧释放弹性力,挡片自动复位而遮蔽通风口。为方便设置同时能使挡片的旋转更加平稳,两侧的所述转轴为一体件。进一步,所述挡片相对于热风机的内外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挡条和第二限位挡条,各限位挡条能分别与通风口相对于热风室的内侧口沿相抵,从而能使挡片的旋转进行限位,使得挡片能更好地偏转并能更好地复位。为使热风挡板的进风和出风更加均匀,进而能在内胆的背部形成更加均匀的温场,所述通风口至少为两个并与上述热风机的扇叶在热风挡板上的水平投影为中心沿周向间隔均设。进一步,所述通风口为四个,其中,位于上下两端的两个通风口的面积相等,而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通风口的面积相等,且位于左右两侧的通风口的面积分别大于位于上下两端的通风口的面积。在热风机的扇叶的作用下,热风室中左右两侧的风量会大于上下两侧,因此通过如上设计能使热风室中的热风更加高效地排至内胆中,继而提升烹饪装置对食物的烹饪效率。进一步,所述热风挡板的外形整体呈方罩状,其前壁的四侧分别由外至内朝后均匀倾斜而形成导流斜面,上述通风口分别开设在各导流斜面上,而热风挡板前壁的中心处朝前凸起而形成挡流凸台。这样内胆中的气流沿各导向斜面流动至挡流凸台处,在挡流凸台的导向下被导入各通风口的进风处,进而提升各通风口的进风效率。进一步,所述排气口开设在热风挡板的下侧壁上。进而使得热风机开始工作时,热风室中的气体能更好地排至内胆,同时在热风机持续工作过程中能更好地将热风室中的热风输送至内胆中。进一步,所述排气口为三个并沿热风挡板的下侧壁的长度方向间隔均设,从而能使排气口的出风更加均匀。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如上所述的自适应热风结构的烹饪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热风机转动时,热风室中的气体首先通过排气口排至内胆,随着热风机的持续旋转以及气体的连续排出,热风室与内胆内腔形成压差。由于挡片转动设置在通风口中并能以第一轴线为中心旋转,因此当挡片转动并形成一定角度时,通风口以第一轴线为界分隔为两部分,且该两部分因与热风机的扇叶的距离不同而气压不同,使得该两部分处与内胆内腔的压差不同,这样压差大的部分从内胆向热风室进气而气压小的部分从热风室向内胆出气,即本专利技术中的通风口能同时实现进风和出风,形成连续的热风循环结构,并且当热风机的电机的转速增大或减小时,通风口以第一轴线为界的两部分与内胆内腔的压差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挡片的旋转角度改变,进而改变通风口对应部分的实际进风面积和实际出风面积,实现风量的自适应调节,进而实现对内胆背部温场的自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热风结构,包括内胆(1),该内胆(1)内腔的后侧设置有热风挡板(2),该热风挡板(2)与内胆(1)的背板围成热风室(20),该热风室(20)中设置有热风机(4),而该热风机(4)的外周围设有背部加热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挡板(2)上开设有排气口(22)和通风口(21),上述排气口(22)开设在热风机(4)的扇叶(41)在热风挡板(2)上的水平投影的外侧,上述通风口(21)中嵌装有挡片(5),该挡片(5)在通风口(21)中能以横贯通风口(21)的第一轴线(6)为中心转动,该第一轴线(6)两侧的通风口(21)处的气压不同,且当该挡片(5)与通风口(21)所在的平面齐平时能遮挡该通风口(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热风结构,包括内胆(1),该内胆(1)内腔的后侧设置有热风挡板(2),该热风挡板(2)与内胆(1)的背板围成热风室(20),该热风室(20)中设置有热风机(4),而该热风机(4)的外周围设有背部加热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挡板(2)上开设有排气口(22)和通风口(21),上述排气口(22)开设在热风机(4)的扇叶(41)在热风挡板(2)上的水平投影的外侧,上述通风口(21)中嵌装有挡片(5),该挡片(5)在通风口(21)中能以横贯通风口(21)的第一轴线(6)为中心转动,该第一轴线(6)两侧的通风口(21)处的气压不同,且当该挡片(5)与通风口(21)所在的平面齐平时能遮挡该通风口(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热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线(6)位于热风机(4)的扇叶(41)在热风挡板(2)的水平投影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热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线(6)与热风机(4)的扇叶(41)所在圆的直径平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热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21)相对于热风机(4)的内侧端与热风机(4)的扇叶(41)在热风挡板(2)上的水平投影部分重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热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21)相对于热风机(4)由内至外扩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热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21)的外形呈等腰梯形状,且该通风口(21)的对称轴与热风机(4)的扇叶(41)在热风挡板(1)上的水平投影的直径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热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21)的两侧口缘上分别设置有铰接座(71),上述挡片(5)的两侧分别通过转轴(72)铰接在对应的铰接座(71)上,且两铰接座(71)所在的连线方向与上述第一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小林付远华曹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