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感压胶溢胶特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1549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评估感压胶溢胶特性的方法,包括:提供一涂布有感压胶的基板;将该基板剪裁为多个多边形基板;以该多边形基板的每一侧边依序摩擦一测试基板的表面,使该多边形基板各侧边的溢胶转移至该测试基板上;以及测量该测试基板重量的增加量,定义该多边形基板单位长度的溢胶量为△W/P,其中△W表示该增加量,P表示该基板的周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感压胶特性的评估方法,而特别有关于一种感压胶溢胶量的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感压胶是对压力敏感,只需用接触压力就可以把两种不同材料胶接在一起的胶黏剂。感压胶以有机聚合物为基体,与其它类型的胶黏剂不同,没有严格的固化过程,胶液长期处于黏弹状态,是一种黏性很强的胶黏剂。为了使用方便,它既要对各种材料有很好的黏附性,以便在很小的压力下迅速进行胶接;又要在除去离型膜时,尽量不在胶接材料表面上留下余胶痕迹。这就要求感压胶既要具有良好的黏附性,又要具有优良的弹性,并要求感压胶的内聚强度大于它的黏接强度。因此,在感压胶的胶液组成中,既要有高弹性物质的组份,又有高黏附性物质的组份。由于感压胶在使用上十分的便利,目前已广泛用于平面显示组件的制作工艺中,例如作为液晶显示器(LCD)的偏光片的背胶。液晶显示器是利用偏光板将无方向性的自然光,转向为具单一方向极化的光线,搭配适当排列于两平行玻璃板中具扭转特性的液晶高分子,达成控制光线的通过与否。偏光板制作工艺则是使用光学级偏光组件(如聚乙烯醇PVA)经过水洗、拉伸、浸染、贴合三醋酸纤维素(TAC)而成半成品,称为偏光子。后段制作工艺则为偏光子涂布感压胶、干燥、贴合保护后膜等步骤,再依需求而裁切成各种尺寸。偏光片制作工艺中溢胶主要发生于后段裁切制作工艺中,所谓溢胶乃源自于感压胶本身在裁切过程的拉伸、变形然后截断,部分感压胶因裁切过程而溢出偏光板。感压胶本身的流变特性亦使偏光板的裁切边溢出感压胶,这些现象统称为溢胶,溢胶程度的多寡取决于感压胶的特性,其中感压胶内聚力不足常会导致溢胶的产生。偏光板制作工艺中若产生溢胶现象,则易影响偏光板的后续作业良率及操作时间,因此如何测量感压胶的溢胶量成了偏光板制作工艺及开发新型偏光板中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可简单量化感压胶溢胶的方法,并据以改善感压胶的配方以提升制作工艺量率。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提供一涂布有感压胶的基板;将该基板剪裁为多个多边形基板;以该多边形基板的每一侧边依序摩擦一测试基板的表面,使该多边形基板各侧边的溢胶转移至该测试基板上;以及测量该测试基板重量的增加量,根据ΔW/P决定该多边形基板单位长度的溢胶量,其中ΔW表示该增加量,P表示该基板的周长。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至图3为本专利技术评估感压胶溢胶量的方法主要组件符号说明基板~101、103;溢胶~102;感压胶痕迹~105。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感压胶特性的评估方法,以得知感压胶在偏光板剪裁边的溢胶情形,借此改良感压胶的配方,进而降低偏光板剪裁后侧边的溢胶量,以提升制作工艺良率。本专利技术感压胶特性的评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感压胶手工贴合于基板上,其中该基板可为用于平面显示器的基板,例如液晶显示器的透光基板、或是其它功能性透光膜层,例如抗反射层或是偏光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评估方法对于感压胶的种类并无限制,换言之可用来评估各种感压胶的溢胶程度,该感压胶可为天然橡胶基体的感压胶(像是医用橡皮膏和电工绝缘胶带)、合成橡胶基体的感压胶(像是丁苯橡胶或是聚异丁烯橡胶)或是烯类聚合物感压胶如聚乙烯苯醚或聚丙烯酸酯。待贴合至基板的感压胶熟成后,裁切为尺寸100mm×100mm的正四边形的基板101,如图1所示,其中102为因裁切而造成的溢胶部分,除正四边形之外也可裁切为其它各种形状及各种尺寸。接着,如图2所示,取另一基板103,秤重并记录其起始重量W0,其中基板103可与基板101为相同材料或不同材料,优选与基板101为相同材料、相同形状及相同尺寸,但也可为其它各种形状及尺寸。将基板103放置于一平坦表面上,手持基板101并使两基板互相垂直,手持基板101时需注意勿触碰其侧边,以避免沾覆基板101侧边上溢出的感压胶102而影响到测量结果。将基板101朝与基板103接触的侧边方向进行摩擦,而且是单方向摩擦基板103的表面数次,如图2所示,观察基板101侧边上感压胶的溢胶量大抵转移至基板103时即可停止摩擦,约摩擦5-10次即可将大部分的溢胶转移至测试基板103。重复上述摩擦步骤,依序将基板101各测边的溢胶经摩擦转移至基板103,其中每一次摩擦皆须在基板103表面不同的位置进行,以避免转移的感压胶再次附着至基板101的侧边。如图3所示,基板103表面上具有多条经摩擦所产生的感压胶痕迹105,接着,将基板103秤重并记录为W1,再根据以下公式(W1-W0)/周长=溢胶量(mg/mm)其中周长为基板101边长长度的总和,即可算出基板101单位长度的感压胶溢胶量。本专利技术借由简单的摩擦方式,即可量化感压胶的溢胶程度,并据以改善感压胶的配方以降低其溢胶量。以下借由数个实施例,以更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特征及优点,以期使本专利技术能更为清楚实施例1首先,提供一聚乙烯醇薄膜(polyvinyl alcohol,PVA)于水中进行膨润;接下来,将聚乙烯醇薄膜置于一染色溶液中进行染色及拉伸,其中该溶液包括碘与碘化钾。接着,将染色后的聚乙烯醇薄膜于延伸槽中进行延伸,其中延伸槽内含有硼酸等物质作为交联剂;最后,经过烘干后可得到偏光膜,该偏光膜与两片三醋酸纤维素薄膜贴合后可得到一偏光板。偏光板经过涂布感压胶(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PSA)后,于35+2℃,65+5%RH下熟成。在熟成的第4、5、7、8、9、16天分别取样,将偏光板裁切成100mm×100mm大小。取另一偏光板(B)记录其重量为W0,并将偏光板B平放于干净平台上,手持100mm×100mm的偏光板A垂直于偏光板B,将偏光板A的侧边摩擦偏光板B数次,其中偏光板A的摩擦方向朝向其法线方向的垂直方向,并沿单一方向摩擦5次。重复此动作将偏光板A四边溢胶完全摩擦于偏光板B,记录此时偏光板B重量W1,并根据(W1-W0)/周长=溢胶量(mg/mm),计算偏光板侧边单位长度的溢胶量,结果列于表一。由表一可得知经过7天以上的熟成时间,偏光板A侧边感压胶的溢胶量较少。表一、偏光板溢胶量 实施例2本实施例使用的感压胶是由99%烷基丙烯酸酯(alkyl(meth)acrylate)、0.9%烷基丙烯酸(AA)及0.1%硅烷偶合剂(Silane)所组合而成。并测试三种相同组成但重量平均分子量不同的压克力系感压胶,所使用的三种压克力系感压胶其重量平均分子量(M.W.)分别为T100~120万、N80-100万、及S110~150万。实验步骤如下列所示各种配方添加完所需添加剂后均先搅拌均匀,再静置60分钟。将涂布有离型面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thphalate),PET(38μm,三菱制造)平整放置,再以配好的感压胶以手工方式涂布至PET上,涂布厚度为25+2μm,接着送至烘箱,干燥条件为90℃,5分钟。将PET与超广视角(Super Wide View,SWV)偏光子贴合,再送至熟成室中,熟成条件为35±2℃/60%土5%RH。接着再以如实施例1评估感压胶特性的方法(在此不再详述),估算出溢胶量。表二则为上述三种感压胶,两种不同配方的溢胶量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评估感压胶溢胶特性的方法,包括:提供一涂布有感压胶的基板;将该基板剪裁为多个多边形基板;以该多边形基板的每一侧边依序摩擦一测试基板的表面,使该多边形基板各侧边的溢胶转移至该测试基板上;以及测量该测试基板重量的增加量,根据△W/P决定该多边形基板单位长度的溢胶量,其中△W表示该增加量,P表示该基板的周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益池王顺程
申请(专利权)人:达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