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器的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533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器的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形成安装部、以及位于所述安装部一端且自所述壳体底部向外凸起的平台,所述壳体侧面呈L型,所述安装部包括朝向所述壳体外部的外侧面;至少一个壳盖,所述壳盖包括盖板、以及沿所述盖板边缘向远离所述盖板的方向延伸的立板;安装于所述安装部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的一侧与所述外侧面紧密贴合,所述散热装置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侧与所述平台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在同一水平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器的外壳
本技术涉及变频器
,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器的外壳。
技术介绍
变频器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电源器件。变频器中包括大量的功率器件,如IGBT模块、母线电容、整流桥、滤波器等。应用于变频器的IGBT模块在运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使变频器温度升高,从而影响变频器的运作。因此,在IGBT模块使用过程中需要及时将其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传统的变频器通常采用在变频器内部安装散热器为IGBT模块散热,这种散热方式会导致变频器的外壳与散热器相对的部分无法密封,使得变频器体积增大的同时对变频器的安装环境要求较严格。因此,变频器的散热装置与外壳的设计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控制器的外壳,通过在壳体外部安装散热装置,解决控制器的散热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器的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形成安装部、以及位于所述安装部一端且自所述壳体底部向外凸起的平台,所述壳体侧面呈L型,所述安装部包括朝向所述壳体外部的外侧面;至少一个壳盖,所述壳盖包括盖板、以及沿所述盖板边缘向远离所述盖板的方向延伸的立板;安装于所述安装部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的一侧与所述外侧面紧密贴合,所述散热装置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侧与所述平台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在同一水平面上。上述控制器的外壳,将散热装置置于控制器壳体外部,解决控制器散热问题的同时减小了控制器的内部空间,以使得控制器体积减小。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外壳的立体图。<br>图2为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外壳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外壳的侧视图。图4为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外壳的剖面图。图5为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对本技术的内容有更清楚及更准确的理解,现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示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示例,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可以理解的是,说明书附图示出的比例并非本技术实际实施的比例,其仅为示意说明为目的,并非依照原尺寸作图。请结合参看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外壳99的立体图、外壳99的分解示意图、外壳99的侧视图、外壳99的剖面图和控制器的局部放大图。外壳99包括壳体10、至少一个壳盖20、以及散热装置30。外壳99由金属材料制成,金属可以为但不限于铁、以及合金等。壳体10底部形成安装部11、以及位于安装部11一端且自壳体10底部向外凸起的平台12,以使得壳体10侧面呈L型。安装部11包括朝向壳体10外部的外侧面110。壳体10顶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开口13。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顶部开设有两个开口13。两个开口13一大一小分别开设于壳体10顶部的后端和前端。壳体10沿着开口13边缘向远离壳体10的方向延伸并向外弯折形成挡板130。挡板130可以用于但不限于阻挡雨水等流入壳体10内部。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开口13的大小以及数量不限于此,在此不再赘述。壳体10两侧设置有安装孔14,安装孔14用于将控制器安装于外部设备(图未示)。具体地,安装孔14为盲孔螺母。壳体10两侧分别设置有三个盲孔螺母,三个盲孔螺母横向排列于壳体10两侧,通过第一螺钉(图未示)与盲孔螺母螺合,将控制器与外部设备刚性连接,以使得控制器固定安装于外部设备。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盲孔螺母的数量以及设置的位置不限于此,在此不再赘述。壳体10包括前端面19,前端面19设置有若干接线端口15,接线端口15用于将控制器与外部设备电连接。具体地,前端面19设置有三个接线端口15,三个接线端口15均位于前端面19的左侧。三个接线端口15分别为进线接线端口151、出线接线端口152、以及控制线接线端口153。其中,进线接线端口151和出线接线端口152横向并排设置于前端面19的左上角,控制线接线端口153位于出线接线端口152的下方。接线端口15均采用防水处理,当外部设备的接线端头(图未示)插接于接线端口15时,雨水等不会对接线端头产生影响,亦不会从接线端口15流入外壳99内部。进线接线端口151和出线接线端口152的上方还设置有扎线架190。扎线架190为U型支架,扎线架190的两端固定于前端面19。扎线架190用于固定线束(图未示)。前端面19还设置有拉环16。具体地,拉环16位于前端面19正中间,拉环16呈矩形。拉环16一侧的长侧边160通过转轴弹簧(图未示)固定于前端面19,拉环16可围绕长侧边160旋转。未拉动拉环16时,转轴弹簧处于平衡状态,拉环16贴于前端面19。拉动拉环16时拉环16绕着长侧边160旋转,转轴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松开拉环16时,由于处于压缩状态的转轴弹簧具有恢复力,在转轴弹簧恢复力的作用下,拉环16绕着长侧边160旋转并贴于前端面19。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拉环16的形状以及使用方式等不限于此,在此不再赘述。前端面19还设置有故障指示灯17。具体地,故障指示灯17设置于拉环16右侧。当安装于控制器内部的元器件(图未示)发生故障时,故障指示灯17用于提示发生故障。壳盖20包括盖板21、以及沿盖板21边缘向远离盖板21的方向延伸的立板22。具体地,盖板21四周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孔210,壳体10顶部与第一固定孔210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安装柱18,安装柱18围设于开口13四周。通过将第二螺钉100穿过第一固定孔210并螺合于安装柱18,壳盖20盖合于开口13。当壳盖20盖合于开口13时,挡板130收容于壳盖20内部,且挡板130远离壳体10的一侧与盖板21紧密贴合。盖板21朝向壳体10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圈210。当壳盖20盖合于开口13时,密封圈210位于盖板21与挡板130之间并被盖板21与挡板130远离壳体10的一侧挤压产生形变。其中,密封圈210可以由但不限于橡胶等具有防水特质的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外壳99包括两个壳盖20,两个壳盖20一大一小,与两个一大一小的开口13相适配。位于壳体10前端的壳盖20上还设有控制面板200,控制面板200与安装于控制器内部的元器件电连接。控制面板200可以用于但不限于设置温度等。散热装置30安装于安装部11。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1的大小与散热装置30的大小相适配,以使得散热装置30恰好安装于安装部11。当散热装置30安装于安装部11时,散热装置30的一侧与外侧面112紧密贴合。具体地,散热装置30包括散热板31,散热板31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一螺孔310,安装部11设有与第一螺孔310相对应的第二固定孔(图未示)。通过将第三螺钉(图未示)穿过第二固定孔并螺合于第一螺孔310,散热装置30固定安装于壳体10,且散热装置30与安装部11紧密贴合。当散热装置30安装于安装部11时,散热装置30远离安装部11的一侧与平台12远离壳体10的一侧在同一水平面上。散热装置30远离安装部11的另一侧形成若干间隔设置的散热鳍片32,散热鳍片32沿着垂直安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器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底部形成安装部、以及位于所述安装部一端且自所述壳体底部向外凸起的平台,所述壳体侧面呈L型,所述安装部包括朝向所述壳体外部的外侧面;/n至少一个壳盖,所述壳盖包括盖板、以及沿所述盖板边缘向远离所述盖板的方向延伸的立板;/n安装于所述安装部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的一侧与所述外侧面紧密贴合,所述散热装置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侧与所述平台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在同一水平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器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底部形成安装部、以及位于所述安装部一端且自所述壳体底部向外凸起的平台,所述壳体侧面呈L型,所述安装部包括朝向所述壳体外部的外侧面;
至少一个壳盖,所述壳盖包括盖板、以及沿所述盖板边缘向远离所述盖板的方向延伸的立板;
安装于所述安装部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的一侧与所述外侧面紧密贴合,所述散热装置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侧与所述平台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在同一水平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的大小与所述安装部的大小相适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远离所述安装部的另一侧形成若干间隔设置的散热鳍片,两两所述散热鳍片之间形成供气流流通的流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沿着垂直所述安装部的方向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呈薄板状设置,两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兆东洪汉栋
申请(专利权)人:菲克电气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