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宝用散热保护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436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电宝用散热保护壳。所述一种充电宝用散热保护壳,包括:支撑框;第一防护架,所述第一防护架的固定于所述支撑框的顶部的左侧;第二防护架,所述第二防护架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支撑框的顶部的右侧;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防护架和所述第二防护架的内壁的两侧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充电宝用散热保护壳具有,可以对放置在放置架顶部的充电宝进行热量消散,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够在充电宝内置电源温度过高的时候,从而帮助充电宝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宝用散热保护壳
本技术涉及充电宝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宝用散热保护壳。
技术介绍
充电宝是指可以直接给移动设备充电且自身具有储电单元的装置。目前市场主要品类多功能性充电宝,基本都配置的标准的USB输出,基本能满足目前市场常见的移动设备手机、MP3、MP4、PDA、PSP、蓝牙耳机、数码相机等多种数码产品,充电宝其实就是方便易携带的大容量随身电源。它是一个集储电,升压,充电管理于一体的便携式设备。充电宝自身的充电插头直接通过交流电源可以对移动设备充电且自身具有存电装置,相当于一个充电器和备用电池的混合体,相比备用电源而言可以简化一个充电插头的装置,而相比于充电器它又自身具有存电装置,可以在没有直电源或外出时给数码产品提供备用电源。现有的充电宝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本身的对电能的输出,难免会产生热量,并且充电宝外壳都采用密封设置,这样产生的热量不能够及时的排出。长此以往,充电宝的寿命就会大大降低,并且,热量过高,还会发生爆炸的意外事故。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充电宝用散热保护壳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充电宝用散热保护壳,解决了充电宝在使用时热量过高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充电宝用散热保护壳,包括支撑框;第一防护架,所述第一防护架的固定于所述支撑框的顶部的左侧;第二防护架,所述第二防护架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支撑框的顶部的右侧;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防护架和所述第二防护架的内壁的两侧之间;r>U型框,两个所述U型框的底部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防护架和所述第二防护架的相对一侧的底部;第一活动杆,两个所述第一活动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U型框的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并且两个所述第一活动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放置架;供电板,两个所述供电板的底部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撑框的顶部的两侧;旋转马达,两个所述旋转马达的底部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撑框的内壁底部的两侧,并且所述旋转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微型风扇;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杆的顶端与低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防护架内壁的顶部和所述固定块的顶部之间;盖架,所述盖架的右侧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活动杆的表面,所述盖架的左侧贯穿所述第一防护架并延伸至所述第一防护架的内部;提拉杆,所述提拉杆的底端固定于所述盖架位于所述第一防护架内部一侧的顶部;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与底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防护架的内壁的顶部和所述盖架位于所述第一防护架一侧的顶部,并且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套设有伸缩弹簧;热量吸收板,所述热量吸收板的底部固定于所述盖架的顶部。优选的,所述放置架的表面开设有通口。优选的,所述放置架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充电宝,并且所述充电宝的表面设置有散热垫。优选的,所述旋转马达的电源口通过通电线与所述供电板的输电口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框的顶部且位于所述放置架的下方开设有散热口。优选的,所述U型框内壁的底部与所述放置架的底部之间且位于第一活动杆的表面套设有压缩弹簧。优选的,所述盖架的底部与所述固定块的顶部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防护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充电宝用散热保护壳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支撑框内壁的旋转马达的动力带动整个微型风扇进行旋转吹风,并且吹风的方向是通过散热口和通口吹出,对放置在放置架顶部的充电宝进行热量消散,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够在充电宝内置电源温度过高的时候,从而帮助充电宝散热充电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充电宝用散热保护壳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中标号:1、支撑框,2、第一防护架,3、第二防护架,4、固定块,5、U型框,6、第一活动杆,7、放置架,8、供电板,9、旋转马达,10、微型风扇,11、第二活动杆,12、盖架,13、提拉杆,14、伸缩杆,15、伸缩弹簧,16、热量吸收板,17、通口,18、充电宝,19、散热垫,20、通电线,21、散热口,22、压缩弹簧,23、固定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充电宝用散热保护壳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一种充电宝用散热保护壳包括:支撑框1;第一防护架2,所述第一防护架2的固定于所述支撑框1的顶部的左侧;第二防护架3,所述第二防护架3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支撑框1的顶部的右侧;固定块4,两个所述固定块4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防护架2和所述第二防护架3的内壁的两侧之间;U型框5,两个所述U型框5的底部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防护架2和所述第二防护架2的相对一侧的底部;第一活动杆6,两个所述第一活动杆6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U型框5的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并且两个所述第一活动杆6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放置架7;供电板8,两个所述供电板8的底部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撑框1的顶部的两侧,供电板8能量来自与热量吸收板16,并且供电板8用来为旋转马达9提供电能;旋转马达9,两个所述旋转马达9的底部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撑框1的内壁底部的两侧,并且所述旋转马达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微型风扇10;第二活动杆11,所述第二活动杆11的顶端与低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防护架3内壁的顶部和所述固定块4的顶部之间;盖架12,所述盖架12的右侧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活动杆11的表面,所述盖架12的左侧贯穿所述第一防护架1并延伸至所述第一防护架2的内部,盖架12的左侧与第一防护架2内壁的左侧滑动连接;提拉杆13,所述提拉杆13的底端固定于所述盖架12位于所述第一防护架2内部一侧的顶部,提拉杆13的顶端贯穿第一防护架2并延伸至第一防护架2的外部;伸缩杆14,所述伸缩杆14的顶端与底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防护架1的内壁的顶部和所述盖架12位于所述第一防护架1一侧的顶部,并且所述伸缩杆14的表面套设有伸缩弹簧15,两个伸缩杆14的顶部分别固定于第一防护架2的内壁顶部的两侧;热量吸收板16,所述热量吸收板16的底部固定于所述盖架12的顶部。所述放置架7的表面开设有通口17。所述放置架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充电宝18,并且所述充电宝18的表面设置有散热垫19。所述旋转马达9的电源口通过通电线20与所述供电板8的输电口相连接。所述支撑框1的顶部且位于所述放置架7的下方开设有散热口21,微型风扇10通过散热口21和通口17对充电宝18进行散热。所述U型框5内壁的底部与所述放置架7的底部之间且位于第一活动杆6的表面套设有压缩弹簧22。所述盖架12的底部与所述固定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宝用散热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框;/n第一防护架,所述第一防护架的固定于所述支撑框的顶部的左侧;/n第二防护架,所述第二防护架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支撑框的顶部的右侧;/n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防护架和所述第二防护架的内壁的两侧之间;/nU型框,两个所述U型框的底部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防护架和所述第二防护架的相对一侧的底部;/n第一活动杆,两个所述第一活动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U型框的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并且两个所述第一活动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放置架;/n供电板,两个所述供电板的底部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撑框的顶部的两侧;/n旋转马达,两个所述旋转马达的底部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撑框的内壁底部的两侧,并且所述旋转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微型风扇;/n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杆的顶端与低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防护架内壁的顶部和所述固定块的顶部之间;/n盖架,所述盖架的右侧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活动杆的表面,所述盖架的左侧贯穿所述第一防护架并延伸至所述第一防护架的内部;/n提拉杆,所述提拉杆的底端固定于所述盖架位于所述第一防护架内部一侧的顶部;/n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与底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防护架的内壁的顶部和所述盖架位于所述第一防护架一侧的顶部,并且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套设有伸缩弹簧;/n热量吸收板,所述热量吸收板的底部固定于所述盖架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宝用散热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框;
第一防护架,所述第一防护架的固定于所述支撑框的顶部的左侧;
第二防护架,所述第二防护架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支撑框的顶部的右侧;
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防护架和所述第二防护架的内壁的两侧之间;
U型框,两个所述U型框的底部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防护架和所述第二防护架的相对一侧的底部;
第一活动杆,两个所述第一活动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U型框的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并且两个所述第一活动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放置架;
供电板,两个所述供电板的底部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撑框的顶部的两侧;
旋转马达,两个所述旋转马达的底部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撑框的内壁底部的两侧,并且所述旋转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微型风扇;
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杆的顶端与低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防护架内壁的顶部和所述固定块的顶部之间;
盖架,所述盖架的右侧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活动杆的表面,所述盖架的左侧贯穿所述第一防护架并延伸至所述第一防护架的内部;
提拉杆,所述提拉杆的底端固定于所述盖架位于所述第一防护架内部一侧的顶部;
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姣琳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科源三维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