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远程通讯模块的低成本温控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218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远程通讯模块的低成本温控电路,使用热敏电阻器通过其对温度敏感,不同的温度下表现出不同的电阻值的特性,采用电阻分压方式,获取不同的电压值。在特定温度时分压值达到电压检测器的阈值,输出电压由低电平转为高电平或由高电平转为低电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温度检测和输出控制方面,解决温控设备成本高、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远程通讯模块的低成本温控电路
本技术涉及温度检测和输出控制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远程通讯模块的低成本温控电路。
技术介绍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设备离不开温度控制。温度控制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电力电子、家电、汽车、材料等。目前有机械式的和电子式的两种温控原理,机械式的采用两层热膨胀系数不同金属压在一起,温度改变时,他的弯曲度会发生改变,当弯曲到某个程度时,接通(或断开)回路,使得制冷(或加热)设备工作。此方案不仅占用空间大,而且误差较大;电子式的通过热电偶、铂电阻等温度传感装置,把温度信号变换成电信号,通过单片机、PLC等电路控制继电器使得加热(或制冷)设备工作(或停止)。此方案精度高,但是成本也高。远程通讯模块为保证整个系统的运行稳定,SIM卡的工作温度(-20℃~70℃)成为整个系统的短板。为实现低温-40℃的工业级环境性正常工作,且经济、有效,温控设备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采用热敏电阻器+电阻的分压方式,将温度信号变换成电信号。设计分压值与电压检测器的阈值的关系,便可在特定温度下输出需要的控制信号。该方法成本较低,占用空间小,但是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对已有温控原理的分析,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远程通讯模块的低成本温控电路,旨在解决无单片机,但是需要温度控制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远程通讯模块的低成本温控电路,包括温度-电压转换电路、电压检测电路、输出控制电路,其中:温度-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电容C1、C3,电阻R3、R4,热敏电阻器RT1,用于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Vin;电压检测电路:电压检测器N1,电阻R2,电容C2,用于通过电信号Vin与电压检测器N1的阈值电压2.9V对比,输出控制信号Vctr;输出控制电路:三极管VT1,电阻R1,用于降低输出阻抗,输出最终控制信号Vout。其连接关系为:供电电压VDD1连接电阻R3和电容C1,电容C1另一端接地,电阻R4与热敏电阻器RT1相连,热敏电阻器RT1另一端接地,电容C3一端接地,电容C3另一端与电阻R3另一端、电阻R4另一端以及电信号Vin连接,电信号Vin接入电压检测器N1的第2管脚,电压检测器N1第3管脚直接接地,第4管脚悬空,第5管脚连接电容C2,电容C2另一端接地,电压检测器N1第1管脚连接电阻R2和控制信号Vctr,电阻R2另一端连接VDD2,控制信号Vctr连接三极管VT1的基级,三极管VT1发射机直接接地,电阻R1连接VDD2,电阻R1另一端与三极管VT1集电极、最终控制信号Vout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热敏电阻器+电阻的分压方式,将温度信号变换成电信号。设计分压值与电压检测器的阈值的关系,便可在特定温度下输出需要的控制信号。该方案电路简单,省掉了单片机的逻辑控制,大大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电路结构框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成本温控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图1和图2,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远程通讯模块的低成本温控电路,包括温度-电压转换电路、电压检测电路、输出控制电路,其中:温度-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电容C1、C3,电阻R3R4,热敏电阻器RT1,用于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Vin;电压检测电路:电压检测器N1,电阻R2,电容C2,用于通过电信号Vin与电压检测器N1的阈值电压2.9V对比,输出控制信号Vctr;输出控制电路:三极管VT1,电阻R1,用于降低输出阻抗,输出最终控制信号Vout。其连接关系为:供电电压VDD1连接电阻R3和电容C1,电容C1另一端接地,电阻R4与热敏电阻器RT1相连,热敏电阻器RT1另一端接地,电容C3一端接地,电容C3另一端与电阻R3另一端、电阻R4另一端以及电信号Vin连接,电信号Vin接入电压检测器N1的第2管脚,电压检测器N1第3管脚直接接地,第4管脚悬空,第5管脚连接电容C2,电容C2另一端接地,电压检测器N1第1管脚连接电阻R2和控制信号Vctr,电阻R2另一端连接VDD2,控制信号Vctr连接三极管VT1的基级,三极管VT1发射机直接接地,电阻R1连接VDD2,电阻R1另一端与三极管VT1集电极、最终控制信号Vout连接。本技术的低成本的温控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考虑到设备-40℃~70℃工业级环境要求,利用热敏电阻器RT1的温度系数特性,即随温度上升或下降电阻呈指数关系增加或减少,选择合适的电阻分压方式,保证一方面在整个温度跨度下,电信号Vin均控制在电压检测器N1的工作电压范围内,另一方面设计在特定的温度点时,电信号Vin达到电压检测器N1的阈值电压,电压检测器N1输出的控制信号Vctr会进行0-1或1-0的切换;当被控制接入点有上下拉电阻时,由于电压检测器N1的开漏输出也配置了上拉电阻,会存在并联或者分压的情况,导致控制信号Vctr不能满足被控制设备的高、低电平阈值要求。且电阻R2选择阻值较小,会导致与芯片内部电阻分压,产生干扰电压。增加输出控制电路后,电阻R1便可选用小阻值电压,提高了接入点的兼容性,将控制信号Vctr转换为最终控制信号Vout。本技术实施例对所述热敏电阻器RT1不做限定,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热敏电阻器RT1可以为NTC。NTC指随温度上升电阻呈指数关系减小、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现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远程通讯模块的低成本温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电压转换电路、电压检测电路、输出控制电路;其连接关系为:供电电压VDD1连接电阻R3和电容C1,电容C1另一端接地,电阻R4与热敏电阻器RT1相连,热敏电阻器RT1另一端接地,电容C3一端接地,电容C3另一端与电阻R3另一端、电阻R4另一端以及电信号Vin连接,电信号Vin接入电压检测器N1的第2管脚,电压检测器N1第3管脚直接接地,第4管脚悬空,第5管脚连接电容C2,电容C2另一端接地,电压检测器N1第1管脚连接电阻R2和控制信号Vctr,电阻R2另一端连接VDD2,控制信号Vctr连接三极管VT1的基级,三极管VT1发射机直接接地,电阻R1连接VDD2,电阻R1另一端与三极管VT1集电极、最终控制信号Vout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远程通讯模块的低成本温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电压转换电路、电压检测电路、输出控制电路;其连接关系为:供电电压VDD1连接电阻R3和电容C1,电容C1另一端接地,电阻R4与热敏电阻器RT1相连,热敏电阻器RT1另一端接地,电容C3一端接地,电容C3另一端与电阻R3另一端、电阻R4另一端以及电信号Vin连接,电信号Vin接入电压检测器N1的第2管脚,电压检测器N1第3管脚直接接地,第4管脚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玉磊苏超王涛张晓闫延辉赵健韩凯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