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710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恒温控制电路,包括降压电路、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温度设定电路、温度检测电路、控制电路、指示电路、晶体管开关电路及半导体制冷件,所述降压电路与所述整流电路电连接,用于对输入的电源电压进行降压;所述整流电路与所述滤波电路及所述稳压电路电连接,所述温度设定电路与所述稳压电路及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温度检测电路与所述稳压电路及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晶体管开关电路电连接,所述指示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件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对计算机的主板进行温度调节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恒温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
,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计算机的恒温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现在计算机越来越普及,而各个品牌的计算机主板的质量好坏不一,有些产品甚至存在某些设计缺陷。当计算机运行时间过长或者运行大型软件、游戏时,计算机主板的温度会迅速上升,当温度达到一定限度,却未能得到降温处理时,往往计算机会出现蓝屏、死机、重新启动等现象,这不仅可能会影响我们的操作,还可能会应为主板温度过高而烧坏主板,严重损害了计算机的寿命。因此,急需要一种能够控制控制计算机主板温度的控制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控制计算机主板温度的恒温控制电路。本技术提供一种恒温控制电路,包括降压电路、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温度设定电路、温度检测电路、控制电路、指示电路、晶体管开关电路及半导体制冷件,所述降压电路与所述整流电路电连接,用于对输入的电源电压进行降压;所述整流电路与所述滤波电路及所述稳压电路电连接,所述温度设定电路与所述稳压电路及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温度检测电路与所述稳压电路及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晶体管开关电路电连接,所述指示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件电连接。优选地,所述降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电路电连接。优选地,所述整流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及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滤波电路电连接。优选地,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优选地,所述温度设定电路包括第二电阻、滑动变阻器,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一端及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滑动变阻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滑动变阻器的第二端与电源电连接。优选地,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热敏电阻器、第三电阻,所述热敏电阻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热敏电阻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及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电源电连接。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555时基电路芯片,所述指示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四二极管,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555时基电路芯片的第三脚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第二端与电源电连接。优选地,所述晶体管开关电路包括第五电阻、双向二极管,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双向二极管的第三脚电连接;所述双向二极管的第一端与半导体制冷件电连接,所述双向二极管的第二端与电源电连接。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所述降压电路、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温度设定电路、温度检测电路、控制电路、指示电路、晶体管开关电路及半导体制冷件之间的配合,当检测到温度大于预设值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晶体管开关开启,使所述半导体制冷件工作,从而进行温度调节,以使温度控制在预设范围内,实现恒温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恒温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恒温控制电路,包括降压电路1、整流电路2、滤波电路3、稳压电路4、温度设定电路5、温度检测电路6、控制电路7、指示电路8、晶体管开关电路9及半导体制冷件M,所述降压电路1与所述整流电路2电连接,用于对输入的电源电压进行降压。所述整流电路2与所述滤波电路3及所述稳压电路4电连接,所述温度设定电路5与所述稳压电路4及所述控制电路7电连接,所述温度检测电路6与所述稳压电路4及所述控制电路7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7与所述晶体管开关电路9电连接,所述指示电路8与所述控制电路7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7与所述半导体制冷件M电连接。其中,所述半导体制冷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降压电路1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电路2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电路2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阻R1为所述第一电容C1的泄放电阻,因而在关闭时较好地将电能释放,从容较好地保护其它器件。所述整流电路2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及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第二端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第二端与所述滤波电路3电连接。该整流电路具有结构较简单,成本低的优点。所述滤波电路3包括第二电容C2,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稳压电路4包括第三二极管D3,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为稳压二极管,因而可提高本电路检测的稳定性。所述温度设定电路5包括第二电阻R2、滑动变阻器RP,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第一端及控制电路7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滑动变阻器RP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滑动变阻器RP的第二端与电源电连接。通过设置所述滑动变阻器RP,因而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区和环境进行设置保护温度,因而使用场景较广。所述温度检测电路6包括热敏电阻器RT、第三电阻R3,所述热敏电阻器RT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热敏电阻器RT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及控制电路7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电源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7包括555时基电路芯片U,所述指示电路8包括第四电阻R4、第四二极管D4,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所述555时基电路芯片U的第三脚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第二端与电源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555时基电路芯片U的型号为NE555。所述晶体管开关电路9包括第五电阻R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恒温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降压电路、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温度设定电路、温度检测电路、控制电路、指示电路、晶体管开关电路及半导体制冷件,所述降压电路与所述整流电路电连接,用于对输入的电源电压进行降压;所述整流电路与所述滤波电路及所述稳压电路电连接,所述温度设定电路与所述稳压电路及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温度检测电路与所述稳压电路及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晶体管开关电路电连接,所述指示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件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降压电路、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温度设定电路、温度检测电路、控制电路、指示电路、晶体管开关电路及半导体制冷件,所述降压电路与所述整流电路电连接,用于对输入的电源电压进行降压;所述整流电路与所述滤波电路及所述稳压电路电连接,所述温度设定电路与所述稳压电路及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温度检测电路与所述稳压电路及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晶体管开关电路电连接,所述指示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件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电路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及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滤波电路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温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电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谦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智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