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介稳态奥氏体的镀钢在升高温度下的减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128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6
使介稳态钢在镀覆之后且在冷轧之前或期间升温会抑制奥氏体到马氏体的转变,从而导致较低轧机负载和相似负载下的较高减缩量。与在室温下通过冷轧减缩相同量的钢相比时,如此温轧的钢具有增强的机械性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含介稳态奥氏体的镀钢在升高温度下的减缩优先权本申请案主张对2018年3月13日申请的标题为含介稳态奥氏体的镀钢在升高温度下的减缩(REDUCTIONATELEVATEDTEMPERATUREOFCOATEDSTEELSCONTAININGMETASTABLEAUSTENITE)的美国临时申请案第62/642,208号的优先权,其揭示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属于含有大量介稳态奥氏体(metastableaustenite)(5%-100%)的钢。奥氏体如果在机械形变时转变为马氏体(martensite),那么认为其是介稳态的。此类马氏体称为形变诱导的马氏体,其在将钢加热到马氏体恢复为奥氏体的高温之前是稳定的。由于与介稳态奥氏体到马氏体的形变诱导的转变相关的高加工硬化率,含介稳态奥氏体的钢有时在室温或更高温度下轧制以实现高屈服和抗拉强度。如果此一钢在轧制条件下要经镀覆以免受腐蚀,那么轧制钢的高强度在镀覆工艺期间带来独特挑战,这是因为镀覆线通常经设计用于较低强度钢产品。增加的强度引起涉及牵引钢带穿过线的能力、使钢带围绕轧辊弯曲的能力和借助拉伸弯曲矫直或其它方式实施任何形状校正的能力的挑战。此外,在一些镀覆技术中,钢带经受高温,此导致一些或所有形变诱导的马氏体恢复成奥氏体。由于此逆转,钢带的机械性质将下降,由此失去前期轧制工艺的有益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介稳态奥氏体到更高强度的马氏体相的形变诱导的转变,故含介稳态奥氏体的钢的冷轧可具挑战性。此类钢的冷轧导致轧机负载的显著增加且钢通常需要经历退火,以在可实施进一步冷减缩之前使含奥氏体的微结构部分或完全恢复或重结晶。为克服上述识别的挑战,有利的是在轧制之前在部分或完全退火条件下镀覆此介稳态钢。此处,退火还可指临界区退火或奥氏体化。在此退火条件下,材料将具有较低强度和硬度,此使得其更易于借助镀覆线进行处理。另外,对镀覆线的热轮廓的任何暴露不应使性质下降到任何显著程度。本专利技术方法涉及在退火条件下镀覆含介稳态奥氏体的钢,随后温轧。温轧涉及在轧制之前或期间使材料升温到高于周围条件的温度,以抑制奥氏体到马氏体的转变。温轧可导致较低轧机负载和在相似负载下的较高减缩量,这是因为钢在高于周围条件的温度下的较低流动强度和增加的延展性。实现较高减缩的能力还可使得在钢可加工成最终规格之前需要较少的中间退火。令人惊讶的是,与通过冷轧减缩到相同量的钢相比,如此温轧的钢已显示增强的机械性质。温轧、随后后续退火还可产生较冷轧相同量并退火的钢中所实现者更好的机械性质。温轧的益处可在中等温度下实现而且还不需要大量的线修改。附图说明图1绘示介稳态钢中马氏体百分比随由温轧和冷轧所产生减缩百分比的变化。图2绘示介稳态钢的伸长百分比随由冷轧和温轧所产生减缩百分比的变化。图3绘示屈服强度和极限抗拉强度随冷轧和温轧的减缩的变化。图4绘示总伸长率随冷轧和温轧的减缩的变化。图5绘示强度-延展性乘积(极限抗拉强度与总伸长率的乘积)随冷轧和温轧的减缩的变化。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大量介稳态奥氏体(5%-100%奥氏体)的钢,其称为“介稳态钢”。奥氏体如果在机械形变时转变为马氏体,那么认为其是介稳态的。此马氏体称为形变诱导的马氏体。形变诱导的马氏体是稳定成分,直到将钢暴露于升高温度为止。含有此介稳态奥氏体的钢可为碳钢或不锈钢。存在几种途径可用来表征奥氏体的稳定性。一种途径是基于奥氏体的化学组成计算其不稳定因子(IF)。此因子描述于美国专利3,599,320(其揭示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中,其将IF定义为:IF=37.193-51.248(%C)-0.4677(%Cr)-1.0174(%Mn)-34.396(%N)-2.5884(%Ni)方程式1将计算的IF值在0-2.9的钢分类为“轻微介稳态”且将IF高于2.9的钢分类为“中等介稳态”。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对于IF高于2.9的含介稳态奥氏体的钢最为重要。表征奥氏体稳定性的另一技术是计算或测量所谓的Md30温度。对于给定介稳态钢组成,当在Md30温度下形变为0.3真应变时,50%的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对于给定介稳态钢组成,Md温度是形变时高于其不形成马氏体的温度。Md和Md30温度为业内所熟知。除凭经验确定以外,特定钢组成的Md30温度还可通过可在文献中找到的若干方程式之一来计算,所述方程式包括以下:如野原K.(Nohara,K.)、小野Y.(Ono,Y.)和大桥N.(Ohashi,N.)1977.介稳态奥氏体不锈钢中应变诱导马氏体转变的组成和粒度依赖性(CompositionandGrain-SizeDependenciesofStrain-InducedMartensiticTransformationinMetastableAusteniticStainlessSteels).日本钢铁学会期刊(JournalofIronandSteelInstituteofJapan),63(5),第212-222页(其揭示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所教示:Md30=551-462(%C+%N)-68*%Cb-13.7*Cr-29(%Cu+%Ni)-8.1*%Mn-18.5*%Mo-9.2*%Si方程式2如安杰尔T.(Angel,T.)1954.马氏体在奥氏体不锈钢中的形成(FormationofMartensiteinAusteniticStainlessSteels).钢铁学会期刊(JournaloftheIronandSteelInstitute),177(5),第165-174页(其揭示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所教示:Md30=413-462*(%C+%N)-13.7*%Cr-8.1*%Mn-18.5*%Mo-9.5*%Ni-9.2*%Si方程式3低稳定性指示奥氏体在形变时易于转变为马氏体且其在低应变时易于转变为马氏体。相反,高稳定性指示奥氏体对形变诱导的马氏体转变具有抵抗性且需要高应变以使任何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低不稳定性是由高Md30温度指示,也就是说,随着Md30温度增加,奥氏体更加不稳定。介稳态奥氏体的Md30温度高于Ms温度(也就是,非热马氏体的马氏体变态起始温度)。随着奥氏体转变为更高强度的马氏体,具有大量介稳态奥氏体的钢快速硬化。此类钢的冷轧仍是挑战,这是因为更高程度的转变可导致负载超过辊轧机的能力或容量。然后此类钢需要退火,以在钢可进一步轧制之前,将一些或全部马氏体部分或完全转变为奥氏体或其它较低强度成分。如果在轧制期间可抑制奥氏体到马氏体的转变,那么钢可以较低轧机负载轧制成更薄规格。一种抑制此转变的途径是在冷轧之前或期间使钢升温。此处,升温是指将钢加热到高于周围条件但低于大约930℉或499℃的温度。温轧已显示具有产生更好的机械性质的额外益处。温轧描述于2017年1月17日申请的标题为“含介稳态稳奥氏体钢的温轧(WarmRollingofSteelsCont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镀覆介稳态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na.选择不稳定因子IF大于或等于2.9的介稳态钢,其中IF是通过以下方程式计算:/nIF=37.193-51.248(%C)-0.4677(%Cr)-1.0174(%Mn)-34.396(%N)-2.5884(%Ni)/nb.在镀覆所述介稳态钢之前,使所述介稳态钢退火;/nc.在镀覆所述介稳态钢之后,将所述介稳态钢升温到高于70℉的升温温度;和/nd.轧制所述经镀覆和升温的介稳态钢。/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13 US 62/642,2081.一种镀覆介稳态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选择不稳定因子IF大于或等于2.9的介稳态钢,其中IF是通过以下方程式计算:
IF=37.193-51.248(%C)-0.4677(%Cr)-1.0174(%Mn)-34.396(%N)-2.5884(%Ni)
b.在镀覆所述介稳态钢之前,使所述介稳态钢退火;
c.在镀覆所述介稳态钢之后,将所述介稳态钢升温到高于70℉的升温温度;和
d.轧制所述经镀覆和升温的介稳态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升温温度接近或高于特定介稳态钢组成的Md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升温温度接近或高于特定介稳态钢组成的Md30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S·吉尔E·J·帕夫林娜P·V·贾纳维丘斯
申请(专利权)人:AK钢铁产权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