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滑窗BATS码的低时延图像渐进传输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图像通信
,,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基于滑窗BATS码的低时延图像渐进传输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图像通信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譬如远程医疗、远程监控、电子商务以及交互式多媒体等。在图像通信中,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是必不可少的两个环节。信源编码通过减少图像数据中的冗余信息来达到数据压缩的目的,从而节省了信道带宽资源;信道编码通过添加一定的冗余信息来实现纠错的目的,保证压缩数据流的可靠传输。因此,信源编码方案和信道编码方案的选择对图像通信来说尤为重要。目前,针对静态图像的常用信源编码方案主要有两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图像压缩编码和基于离散小波变换(DWT)的图像压缩编码。由于采用DCT在高压缩比条件下会出现明显的方块效应,严重影响图像主观质量,而小波变换不仅可以弥补DCT的不足,还能为后续的压缩编码提供频率分离的变换数据。因此,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编码成为当下热门的图像压缩算法。目前,应用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滑窗BATS码的低时延图像渐进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发送端/nS1、对原始图像进行N级小波分解,得到大小为图像尺寸的小波系数矩阵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滑窗BATS码的低时延图像渐进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发送端
S1、对原始图像进行N级小波分解,得到大小为图像尺寸的小波系数矩阵Mw;
S2、对小波系数矩阵Mw中的元素进行SPIHT编码,生成长度满足信源编码压缩比ratio的二进制位流信息Sb;
S3、将位流信息Sb以T比特为单位进行打包封装,若Sb的长度不能整除T,则末尾补零,生成K个压缩数据包,其中
S4、取出前w个压缩数据包,构成第一个窗口的信息包集合B,并用集合B初始化当前窗未参与编码的数据包集合Si,即Si=B,此时i=1;
S5、对集合B中的信息按照下列步骤进行BATS码外码编码,生成编码批次并发送:
S51、从外码编码度分布Ω=[Ω1,…,Ωw]中随机选择一个度值d;
S52、从集合B中随机选取d个不同的压缩数据包,构成当前的编码信息集合Bi;
S53、在有限域Fq中,随机产生一个大小为d×M的系数矩阵Gi;
S54、将d个压缩数据包按照矩阵Gi中相应的系数向量进行线性组合,生成M个编码包,即一个编码批次并发送;其中,第i个编码批次Xi的生成过程表示如下:
Xi=Bi·Gi
S6、按照步骤S5连续进行外码编码,直至生成并发送数量n个编码批次,其中ε为窗口编码冗余;
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臣玺,焦利彬,黄文才,王斌,索宏泽,史治平,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