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0785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2
连接器结构具有包括连接部的壳体和保持器,该保持器从连接部的横向侧附接至连接部,并且在保持器附接至连接部时锁定该端子。所述连接部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和下部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导轨。保持器包括一对板部和在保持器的第一侧将板部彼此联接的联接部,保持器从保持器的第二侧附接到连接部,第二侧与第一侧相对。板部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滑轨,以在保持器附接到连接部时与导轨接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的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连接器包括壳体,在该壳体中,保持器通过从连接部的一侧将保持器附接到连接器的连接部来锁定容纳在端子容纳室中的端子,该连接部具有端子容纳室(参见,例如,JP-2010-73375A,JP-2000-252000A)。利用上述连接器,操作者可以注意到,由于保持器的矛杆与端子干涉,因此端子未完全插入到端子容纳室中(端子的半插入状态),结果,当端子未完全插入端子容纳室中时,保持器不能附接到连接部。从侧面附接到连接部的保持器在截面图中形成为向侧面开口的U形。因此,当外力施加到附接到连接部的保持器上时,或者当电线被张紧并且来自电线的力从端子施加到保持器的矛杆时,保持器可能会打开并且端子可能无法充分锁定。当在端子仅半插入端子容纳室的状态下将保持器强行推到连接部时,保持器可能附接在连接部上,保持器的开口侧到达端子上并打开,从而保持器附接到连接部,而端子未完全插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说明性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结构,该连接器结构配置为防止保持器变形并且可靠地保持端子通过保持器的锁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说明性方面,连接器结构具有:壳体,其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配置为容纳端子的端子容纳室;和保持器,其配置为从连接部的横向侧附接到连接部并当保持器从连接部的横向侧附接到连接部时锁定被容纳在端子容纳室中的端子。所述连接部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和下部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沿将所述保持器附接到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保持器包括一对板部和在所述保持器的第一侧将所述板部彼此联接的联接部,所述板部配置为当所述保持器附接到连接部时沿着所述连接部的上部和下部延伸,所述保持器配置为从保持器的第二侧附接到连接部,第二侧与第一侧相反。所述板部中的至少一个具有配置为当所述保持器附接到所述连接部时与所述导轨接合的滑轨,所述滑轨沿着所述保持器附接到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延伸。通过以下描述、附图和权利要求,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透视图,该连接器装配到配合连接器;图2是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透视图;图3是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在连接器完全装配到配合连接器的状态下(到配合连接器的装配状态)的连接器的纵向剖视图;图5是在阴型端子插入连接器之前的连接器的纵向剖视图;图6是连接部和保持器的透视图;图7是从保持器后侧观察该保持器的透视图;图8是在沿着连接器的装配方向的剖面观察的连接部的透视图,保持器附接到该连接部;图9是示出保持器附接到连接部的状态的图,其中图9A是保持器设置在临时锁定位置(第一位置)的状态的横向剖视图,图9B是处于最终锁定位置(第二位置)的保持器的横向剖视图;图10是示出保持器附接到连接部的状态的图,其中图10A是从与装配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的保持器设置在临时锁定位置的状态的连接部的透视图,并且图10B是从与装配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的保持器设置在最终锁定位置的状态的连接部的透视图;;图11是连接器装配到配合连接器之前的纵向剖视图;图12是连接器装配到配合连接器中间的纵向剖视图;图13是连接器装配到配合连接器中间的纵向剖视图;图14是装配到配合连接器的装配状态的纵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透视图,该连接器装配到配合连接器。图2是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透视图。图3是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处于装配到配合连接器的装配状态的连接器的纵向剖视图。在下文中,描述了将在连接器靠近配合连接器以被装配到配合连接器的方向上的一侧定义为前(在连接器到配合连接器的装配方向上的前侧)。类似地,描述了将连接器远离配合连接器的方向上的一侧定义为后(装配方向上的后侧),将基本垂直于装配方向的连接器高度方向(高度方向)上的一侧定义为上侧,将其另一侧(图4中的下侧)定义为下侧,将基本正交于装配方向和连接器高度方向的连接器宽度方向(宽度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如图1至图4所示,连接器11包括:具有管状形状的阴型壳体(壳体)13,具有管状形状的阳型壳体(配合壳体)15,将容纳在阴型壳体13中的阴型端子(端子)17,将容纳在阳型壳体15中的阳型端子(端子)19,在装配方向上可滑动地附接到阴型壳体13的外表面的管状CPA(装配保证构件)21,将附接到阴型壳体13的环形密封构件23,以及将附接到阴型壳体13的保持器25。在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1中,将要连接两对阴型端子17和阳型端子19,并且两个阴型端子17将容纳在阴型壳体13中,并且两个阳型端子19将容纳在阳型壳体15中。阳型壳体15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例如将直接连接至安装在车辆等上的电气设备(未示出)的壁。阳型壳体15包括与设备壁相对应的基端部27。阳型壳体15包括沿着装配方向从基端部27延伸的柱形罩部29。有底的孔31形成在基端部27中,沿装配方向突出的具有凸片形状的阳型端子19固定到该孔31的底部(孔31的背侧)。上锁定突起33设置成从罩部29的外周的上表面突出。上锁定突起33包括上倾斜表面35、上平坦表面37和上锁定表面39。上倾斜表面35的高度朝着装配方向上的前侧增加。上平坦表面37与上倾斜表面35的上端(后端)连续,并沿前后方向延伸。上锁定表面39与上平坦表面37的后端连续,并基本竖直地站立。类似地,下锁定突起34设置成从罩部29的外周的下表面突出。下锁定突起34包括下倾斜表面36、下平坦表面38和下锁定表面40。下倾斜表面36的高度朝着装配方向上的前侧增加。下平坦表面38与下倾斜表面36的上端(后端)连续,并沿前后方向延伸。下锁定表面40与下平坦表面38的后端连续,并基本竖直地站立。上锁定突起33和下锁定突起34在竖直方向上大致对称地形成。上倾斜表面35和下倾斜表面36在装配方向上延伸大致相同的长度。上平坦表面37和下平坦表面38延伸大致相同的长度。图5是在阴型端子插入连接器之前的连接器的纵向剖视图。如图5所示,阴型壳体13由具有管状形状的内部壳体41和具有管状形状的外部壳体43形成。外部壳体43在外部壳体43和内部壳体41的外周表面之间设置有空间。外部壳体43围绕内部壳体41的外周表面。阴型壳体13由合成树脂制成。阳型壳体15的罩部29将插入到内部壳体41的外周表面与外部壳体43的内周表面之间的空间(间隙)中。两个端子容纳室45形成在内部壳体41中,阴型端子17将从后方插入端子容纳室45中。每个端子容纳室45在形成在前侧的内部壳体41的远端部分中的插入孔47处向外部开口。阳型端子19将插入每个插入孔47中。待插入并容纳在端子容纳室45中的阴型端子17连接至电线18的端部。阴型端子17包括具有矩形管状形状的电连接部71。通过将阳型端子19插入电连接部71中,电连接部71将电连接至阳型端子19。电线连接部73被压接到电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结构,包括:/n壳体,其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配置为容纳端子的端子容纳室;和/n保持器,其配置为从所述连接部的横向侧附接到所述连接部并当所述保持器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横向侧附接到所述连接部时锁定被容纳在所述端子容纳室中的所述端子,/n其中,所述连接部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沿将所述保持器附接到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延伸的导轨,/n其中,所述保持器包括一对板部和在所述保持器的第一侧将所述板部彼此联接的联接部,所述板部配置为当所述保持器附接到所述连接部时沿着所述连接部的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延伸,所述保持器配置为从保持器的第二侧附接到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反,并且/n其中,所述板部中的至少一个具有配置为当所述保持器附接到所述连接部时与所述导轨接合的滑轨,所述滑轨沿着所述保持器附接到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18 JP 2019-0499761.一种连接器结构,包括:
壳体,其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配置为容纳端子的端子容纳室;和
保持器,其配置为从所述连接部的横向侧附接到所述连接部并当所述保持器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横向侧附接到所述连接部时锁定被容纳在所述端子容纳室中的所述端子,
其中,所述连接部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沿将所述保持器附接到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延伸的导轨,
其中,所述保持器包括一对板部和在所述保持器的第一侧将所述板部彼此联接的联接部,所述板部配置为当所述保持器附接到所述连接部时沿着所述连接部的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延伸,所述保持器配置为从保持器的第二侧附接到所述连接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谷一英安间光粕谷匠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