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利用型水分烘干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0763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余热利用型水分烘干炉,结构为燃烧器位于燃烧室内,燃烧室上方依次设有新风补入口和余热送风口,并与炉内空间连接,新风补入口内设有新风补入调节阀;燃烧室与第一储热室连通,第一储热室通过两道过滤网与第二储热室连通,第二储热室侧方通过余热利用管路与燃烧室形成循环通路;第二储热室上方与炉内空间连通;炉内空间一侧设有工件入口,另一侧设有工件出口,炉内空间两端设有饱和气低位溢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储热室的余热得到再利用,烘干炉内低位气体流动缓慢,循环周期长,饱和气低位排出缩短循环周期;新风补入调节可控,对烘干炉内热空气进行补入更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热利用型水分烘干炉
本技术涉及汽车轮毂制造的废气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余热利用型水分烘干炉。
技术介绍
轮毂是汽车重要的承重、外观部件,轮毂表面需要进行涂装上色,保证轮毂的美观程度和耐腐蚀性能。在轮毂的生产过程中,因加工步骤的必要性,喷涂加工程序会产生废气,对废气的有效处理是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废气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进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当前行业,传统的水分烘干炉工艺流程与原理是:燃烧器启动,燃料为天然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燃烧空气为室内取风,在燃烧室内加热升温,热风从储热室经过滤网过滤分散到烘箱加热通道各处,对烘箱进行加热升温;烘箱内风压变大,热风循环回储热室。烘箱内有废气排出口排废气。燃烧室有饱和气排出口,用于平衡烘干炉内风压。工件进口、工件出口有新风补入。传统的水分烘干炉热利用效率低,热效应慢,燃烧产生的热量有很大部分随烟气排出,造成浪费,轮毂的制作成本加大,增加了客户的忧虑与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余热利用型水分烘干炉,采用余热/废气再利用,提升烘干炉内空气的更新效率。本技术完整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余热利用型水分烘干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燃烧室,过滤网,新风补入调节阀,余热送风口,第一储热室,第二储热室,热风循环通道,饱和气低位溢出口,余热利用管路,加热通道,工件入口,工件出口;所述燃烧器位于燃烧室内,所述燃烧室上方依次设有新风补入口和余热送风口,并与炉内空间连接,所述新风补入口内设有新风补入调节阀;>所述燃烧室与第一储热室连通,所述第一储热室通过两道过滤网与第二储热室连通,所述第二储热室侧方通过余热利用管路与燃烧室形成循环通路;所述第二储热室上方与炉内空间连通;所述炉内空间一侧设有工件入口,另一侧设有工件出口,炉内空间两端设有饱和气低位溢出口。所述第二储热室与炉内空间连通处,在通往工件出口方向形成加热通道,在通往工件入口方向形成热风循环通道,该热风一部分通过燃烧室与炉内空间的连通处进入燃烧室,另一部分通过工件入口排出。所述燃烧器的燃烧气体为天然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所述空气来自从第二储热室接出的余热利用管路。所述新风补入调节阀用于更新储热室内空气。所述工件入口为热风循环通道的排出口,所排出的热风从余热送风口回到第一储热室。所述饱和气低位溢出口用于低位排出烘干炉的炉内空间的饱和气体。本技术相比于目前传统水分烘干炉设计,此方案优点在于储热室的余热得到再利用;烘干炉内低位气体流动缓慢,循环周期长,饱和气低位排出缩短循环周期;新风补入调节可控,对烘干炉内热空气进行补入更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余热利用型水分烘干炉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燃烧器,2-燃烧室,3-过滤网,4-新风补入调节阀,5-余热送风口,6-第一储热室,7-第二储热室,8-热风循环通道,9-饱和气低位溢出口,10-室外,11-余热利用管路,12-加热通道,13-工件入口,14-工件出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中,一种余热利用型水分烘干炉,包括燃烧器1,燃烧室2,过滤网3,新风补入调节阀4,余热送风口5,第一储热室6,第二储热室7,热风循环通道8,饱和气低位溢出口9,室外10,余热利用管路11,加热通道12,工件入口13,工件出口14。燃烧器1位于燃烧室2内,燃烧室上方依次设有新风补入口和余热送风口5,并与炉内空间连接,新风补入口内设有新风补入调节阀4。燃烧室与第一储热室6连通,第一储热室6通过两道过滤网3与第二储热室7连通,第二储热室侧方通过余热利用管路11与燃烧室形成循环通路。第二储热室上方与炉内空间连通。炉内空间一侧设有工件入口13,另一侧设有工件出口14,炉内空间两端设有饱和气低位溢出口9。第二储热室与炉内空间连通处,在通往工件出口方向形成加热通道12,在通往工件入口方向形成热风循环通道8,该热风一部分通过燃烧室a与炉内空间的连通处进入燃烧室,另一部分通过工件入口排出。其中燃烧器1的气体为天然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空气来源为从第二储热室7接出的余热利用管路11,较传统设计利用热风循环8的余热空气温度高、热量多。新风补入调节阀4:第一储热室6增加新风补入调节开口,有调节阀门,用于更新储热室内空气;余热送风口5:工件入口13作为热风循环8的排出口,排出的热风从余热送风口5回到第一储热室,重新加热升温,实现余热利用。饱和气低位溢出口9:在烘干炉两侧增加排气管路连通室外10,用于低位排出烘干炉内饱和气体。烘干炉内低位气体流动量小,污染程度高,优先排低位饱和气体,更新烘干炉内空气的效果更好;工件入口13、工件出口14由原来的新风补入口变为排风口,用来平衡烘干炉内风压。其工作原理为:燃烧器1启动,燃料为天然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空气来源为从第二储热室接出的余热利用管路11,混合气体在燃烧室2内燃烧加热升温,热风从第一储热室6经过滤网3到达第二储热室7,第二储热室7的热风分散到炉内空间加热通道12各处,对炉内空间进行加热;炉内空间风压变大,一部分自热风循环通道8回到第一储热室6,一部分从饱和气低位溢出口9排到室外10,一部分从工件入口13、工件出口14排出;第一储热室6设有新风补入调节阀4,用来新风补入更新。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余热利用型水分烘干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燃烧室,过滤网,新风补入调节阀,余热送风口,第一储热室,第二储热室,热风循环通道,饱和气低位溢出口,余热利用管路,加热通道,工件入口,工件出口;/n所述燃烧器位于燃烧室内,所述燃烧室上方依次设有新风补入口和余热送风口,并与炉内空间连接,所述新风补入口内设有新风补入调节阀;/n所述燃烧室与第一储热室连通,所述第一储热室通过两道过滤网与第二储热室连通,所述第二储热室侧方通过余热利用管路与燃烧室形成循环通路;所述第二储热室上方与炉内空间连通;/n所述炉内空间一侧设有工件入口,另一侧设有工件出口,炉内空间两端设有饱和气低位溢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利用型水分烘干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燃烧室,过滤网,新风补入调节阀,余热送风口,第一储热室,第二储热室,热风循环通道,饱和气低位溢出口,余热利用管路,加热通道,工件入口,工件出口;
所述燃烧器位于燃烧室内,所述燃烧室上方依次设有新风补入口和余热送风口,并与炉内空间连接,所述新风补入口内设有新风补入调节阀;
所述燃烧室与第一储热室连通,所述第一储热室通过两道过滤网与第二储热室连通,所述第二储热室侧方通过余热利用管路与燃烧室形成循环通路;所述第二储热室上方与炉内空间连通;
所述炉内空间一侧设有工件入口,另一侧设有工件出口,炉内空间两端设有饱和气低位溢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型水分烘干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热室与炉内空间连通处,在通往工件出口方向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博刘双勇袁海军马镇华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信越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