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盖止漏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0310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端盖止漏套结构,具有:一对以一体设出成型的端盖止漏套分别设置于本体内部,该本体内侧具有滑移机构以及设于本体两端的一对端盖,该端盖具有凸柱,而该端盖止漏套外侧表面由下至上呈宽渐窄设计,该端盖止漏套的内侧中央则设置有一套接部,该套接部内由上至下呈宽渐窄设计,该套接部能用以对应该凸柱嵌固且完全包覆,利用前述端盖止漏套以宽渐窄的倾斜表面与内部设计,使端盖止漏套能轻松使用且改善气源外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盖止漏套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端盖止漏套结构,该端盖止漏套以一体射出成型制作后安装于无杆缸内部的两侧,更利用该端盖止漏套由宽渐窄的倾斜表面与内部设计,让端盖止漏套能轻松使用和改善气源外流。
技术介绍
常用无杆缸主要作为一种运输工件的装置,无杆缸内部通常设置有一导引主体以及配合密封该导引主体用的一运输带,经前述两者相互配合,能有效的避免灰尘或类似物质经由狭缝进入,而前述运输带通常都会连接一导引块,此导引块上方通常连结有一平台,主要能用以承载工件进行位移动作使用。当前述导引主体配合位移时,无杆缸两侧端盖的内部通常会设置有利用橡胶制成的止漏套,而常用止漏套大多是通过若干个橡胶进行组成,但容易会有密合度不够紧密的情况,使无杆缸内部的气源会产生外漏、或是需要加大输出量才得以完成原先预定的相关动作,因此造成气源的输出量平白消耗,而前述止漏套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由于是多件式组成,更需要时常检查更替来保护该导引主体的正常运作,因此,目前更需要一种维护简单、方便安装以及能可达到气源不外泄的止漏套。
技术实现思路
依据本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一种端盖止漏套结构,包含有:一对端盖止漏套,其顶端具有向内凹设的一主气压缓冲孔及一副气压缓冲孔,该端盖止漏套设置于本体内部,该本体内部具有一滑移机构以及设置于该本体两端的一对端盖,该对端盖各自具有一凸柱,该端盖止漏套采用一体射出成型,该端盖止漏套由下至呈宽渐窄,该端盖止漏套的内侧中央设置有一套接部,该套接部内由上至下呈宽渐窄,该端盖止漏套的顶端设有一缓冲部,该套接部、该主气压缓冲孔以及该副气压缓冲孔能用以对应该凸柱进行嵌固呈完全包覆状态。本技术另一目的在于,该端盖止漏套为橡胶材质。经由上述实施例,本技术端盖止漏套结构的目的,在于该端盖止漏套能通过一体化成型来减少零件组成数量外,更利用由宽渐窄的倾斜表面设计,让端盖止漏套能轻松使用和改善气源外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的A-A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图3的B-B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0)...端盖止漏套(101)..缓冲部(102)..主气压缓冲孔(103)..副气压缓冲孔(11)...套接部(20)...本体(21)...滑移机构(22)...端盖(221)..凸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3,本技术为一种端盖止漏套结构,其包含有:一对端盖止漏套10,其顶端具有向内凹设的一主气压缓冲孔102及一副气压缓冲孔103之外,还有向前端凸起的一缓冲部101,该缓冲部101能为该端盖止漏套10前端提供橡胶缓冲的功能,该端盖止漏套10分别设置于一本体20内部,该本体20通常为以气源驱动的无杆缸、气缸或其他相关气动设备,并不一定限制于此,而前述本体20内侧通常具有一滑移机构21以及设置于该本体20两端的一对端盖22,该端盖22还具有一凸柱221。再请参阅如图4-5所示,此端盖止漏套10,通常为一体射出成型,该端盖止漏套10的材质为一种橡胶材质,亦可替换为具有弹性同等硬度的相关材质进行利用,而该端盖止漏套10外侧表面由下至上呈宽渐窄的设计,此处配合图1能更为明显理解。该端盖止漏套10于中央处设置有一套接部11,该套接部11由上至下呈宽渐窄,该套接部11能用以对应该凸柱221嵌固且完全包覆,更详细而言:通过A-A剖面图至B-B剖面图,能从中该端盖止漏套10所标示位置看出此两部份的剖面具有些微的尺寸间距,而内部套接部11则是完全配合该凸柱221完全密合包覆。故能清楚知悉该端盖止漏套10能够改善常用结构内的气源外漏的缺点,且仅为单一零件设计之外,该主气压缓冲孔102以及该副气缓冲孔103也能借此对应该凸柱221设给气源通过的气孔,且因该主气压缓冲孔102与该副气压缓冲孔103为内凹设计,故能缓冲前述凸柱221的气孔通过的气源。综上所述,本技术端盖止漏套结构,主要在于将该端盖止漏套10改为一体射出成型的橡胶材质外,该端盖止漏套10前端的缓冲部101更能提供橡胶缓冲的功能,且该端盖止漏套10的外侧表面为由下至上呈宽渐窄的设计,而该套接部11内部则为由下至上呈宽渐窄的设计,该套接部11配合该端盖22的凸柱221进行嵌固后,该主气压缓冲孔102与该副气压缓冲孔103能将该凸柱221的气孔加强密合,用来提供内部气源流动时的缓冲功能,该本体20内部的气源不会再因滑移机构21位移动作使组件密合度不足,而导致外漏情形发生,让成本得以降低之外,更方便于后续维护。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技术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技术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技术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盖止漏套结构,包含有:一对端盖止漏套(10),其顶端具有向内凹设的一主气压缓冲孔(102)及一副气压缓冲孔(103),该端盖止漏套(10)设置于一本体(20)内部,该本体(20)内侧具有一滑移机构(21)以及设置于该本体(20)两端的一对端盖(22),该端盖(22)具有一凸柱(221),其特征在于:该端盖止漏套(10),为一体射出成型,该端盖止漏套(10)外侧表面由下至上呈宽渐窄,该端盖止漏套(10)的内侧中央设置有一套接部(11),该套接部(11)内由上至下呈宽渐窄,该端盖止漏套(10)的顶端设有一缓冲部(101),该套接部(11)、该主气压缓冲孔(102)以及该副气压缓冲孔(103)能用以对应该凸柱(221)嵌固且完全包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盖止漏套结构,包含有:一对端盖止漏套(10),其顶端具有向内凹设的一主气压缓冲孔(102)及一副气压缓冲孔(103),该端盖止漏套(10)设置于一本体(20)内部,该本体(20)内侧具有一滑移机构(21)以及设置于该本体(20)两端的一对端盖(22),该端盖(22)具有一凸柱(221),其特征在于:该端盖止漏套(10),为一体射出成型,该端盖止漏套(10)外侧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平政王柏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邦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