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结构及木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0155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连接结构及木门,其中,一种连接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安装板,安装板的上侧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芯板,芯板固定连接凹槽,芯板固定连接有实木块。木门包括的一种连接结构,安装板为长方体,安装板的上侧面、下侧面、左侧边、右侧面均设置凹槽,每一个凹槽内均设置芯板,每一个芯板均连接一个是实木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工效率、装配效率较高的连接结构及木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结构及木门
本技术涉及木制品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木门。
技术介绍
木门的材料是取自森林的天然原木或者实木集成材,经加工后的成品门具有不变形、耐腐蚀、无裂纹及隔热保温等特点。所选用的多是实木木材,如松木、杉木等,经加工后的成品门具有不变形、耐腐蚀、无裂纹及隔热保温等特点,经过烘干、下料、刨光、开榫、打眼、高速铣形、组装、打磨、上油漆等工序科学加工而成。木门具有天然环保、不变形、耐腐蚀、无裂纹及隔热保温等特点,同时,木门因具有良好的吸音性,而有效地起到了隔音的作用,因此,深受广大用户的喜欢。实木相对于夹板木而言价格比较昂贵,而且同等体积下的实木相比夹板木的重量要更大。因而为了减轻门框的重量,目前具有一部分的门框是采用夹板木与实木相结合的门框。然而,这类的木门一般是实木作为木门外框,而夹板木作为门板。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8089143U的对比文件,虽然对比文件中的面板也是采用实木,但在实际使用中有较多的面板是采用夹板木代替实木,但是,这样的连接方式安装不方便需要利用木榫进行连接,而且实木外框内侧中心位置开设有主槽进行定位安装其预定的位置需要比较精准,对加工精度要求高,从而加工效率、装配效率相对不够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所提出的至少一个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连接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芯板,所述芯板固定连接所述凹槽,所述芯板固定连接有实木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板的上侧面设置有第一竖直板、第二竖直板,所述第一竖直板平行所述第二竖直板,所述第一竖直板、所述第一竖直板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一竖直板与所述第二竖直板之间形成所述凹槽,所述第一竖直板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竖直板的高度,所述芯板的高度与所述第一竖直板的高度相等。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芯板背向所述第一竖直板的面上固定设置所述实木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芯板包括固定部、连接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插入所述凹槽,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凹槽外,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实木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所述固定部的外径由下到上逐渐缩小,所述连接部与固定部平滑过度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均抵接所述凹槽内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实木块朝向所述凹槽的面上设置有开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槽呈圆弧形,所述圆弧形的开口朝向所述凹槽。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木门,包括所述的一种连接结构,所述安装板为长方体,所述安装板的上侧面、下侧面、左侧边、右侧面均设置所述凹槽,每一个所述凹槽内均设置所述芯板,每一个所述芯板均连接一个所述实木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四个所述实木块围成矩形,相邻的所述实木块相互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凹槽的设置,从而能够便捷的对芯板进行固定,在使用时,芯板插入到该凹槽内,并且芯板固定连接凹槽,从而芯板与安装板的连接稳固,而实木块安装在芯板上,实木块作为门框的边框,进而实木块通过芯板与凹槽进行连接,结构稳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木门的正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图1的A-A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图2的I的放大图。附图中:1-安装板,2-第一竖直板,3-第二竖直板,4-实木块,5-芯板,6-固定部,7-连接部,8-开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图3,一种连接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的上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芯板5,所述芯板5固定连接所述凹槽,所述芯板5固定连接有实木块4。有上述可得,通过该凹槽的设置,从而能够便捷的对芯板5进行固定,在使用时,芯板5插入到该凹槽内,并且芯板5固定连接凹槽,从而芯板5与安装板1的连接稳固,而实木块4安装在芯板5上,实木块4作为门框的边框,进而实木块4通过芯板5与凹槽进行连接,结构稳固。本是实施例中,不需要木榫进行连接。在实际使用中,芯板5采用实木材质,该安装板1采用夹板木材质。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板1的上侧面设置有第一竖直板2、第二竖直板3,所述第一竖直板2平行所述第二竖直板3,所述第一竖直板2、所述第一竖直板2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1,所述第一竖直板2与所述第二竖直板3之间形成所述凹槽,所述第一竖直板2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竖直板3的高度,所述芯板5的高度与所述第一竖直板2的高度相等。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第一竖直板2的高度高于第二竖直板3的高度,而芯板5与的高度与第一竖直板2的高度平齐,一方面,芯板5与第一竖直板2之间形成的双层的结构,芯板5与安装板1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紧凑,而芯板5插入到第一竖直板2与第二竖直板3之间,而第二竖直板3的高度是低于第一竖直板2的,通过加入芯板5到第一竖直板2与第二竖直板3之间,提高第一竖直板2与第二竖直板3的抗折弯强度,实际使用中芯板5是采用实木材质,第一竖直板2、第二竖直板3在实际使用中与该安装板1一体成型的,因而其材质与安装板1一样为夹板木材质,实木材质对比夹板木的材质强度更高,进而有效的提高第一竖直板2、第二竖直板3之间的抗折弯强度;另外一方面,通过该结构的设置,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便捷地把实木块4安装到芯板5上。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芯板5背向所述第一竖直板2的面上固定设置所述实木块4。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能够便捷的实现芯板5与实木块4之间的连接。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芯板5包括固定部6、连接部7,所述固定部6与所述连接部7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6插入所述凹槽,所述连接部7设置于所述凹槽外,所述固定部6固定连接所述实木块4。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在实际的使用中,连接部7与固定部6一体成型设置。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部6与所述连接部7一体成型,所述固定部6的外径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的上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芯板(5),所述芯板(5)固定连接所述凹槽,所述芯板(5)固定连接有实木块(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的上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芯板(5),所述芯板(5)固定连接所述凹槽,所述芯板(5)固定连接有实木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上侧面设置有第一竖直板(2)、第二竖直板(3),所述第一竖直板(2)平行所述第二竖直板(3),所述第一竖直板(2)、所述第一竖直板(2)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1),所述第一竖直板(2)与所述第二竖直板(3)之间形成所述凹槽,所述第一竖直板(2)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竖直板(3)的高度,所述芯板(5)的高度与所述第一竖直板(2)的高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板(5)背向所述第一竖直板(2)的面上固定设置所述实木块(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板(5)包括固定部(6)、连接部(7),所述固定部(6)与所述连接部(7)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6)插入所述凹槽,所述连接部(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安林依洋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德尚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