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集成屋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98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集成屋顶,涉及城市建设技术领域,其包括放置在屋顶上部的种植框、放置在种植框内部的横管,横管的顶部开设有滤水孔,横管内部放置有滤网,滤网位于滤水孔的底部,横管的两端均水平伸出种植框的外部,屋顶上部设置有对横管内水分进行收集的收集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对雨水内部所含的杂物进行过滤,后续若是滤网出现堵塞的情况,可对滤网进行更换,使得雨水的收集量较为稳定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建筑集成屋顶
本技术涉及城市建设
,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建筑集成屋顶。
技术介绍
目前,绿色屋顶是绿色建筑、海绵城市建设中常用的技术之一。绿色屋顶不额外占用城市建设用地,具有节能、增加城市绿地、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等多种优点。现有的,公告号为CN11056588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绿色屋顶系统,包括多个模块容器、多孔海绵栽培基质、滤网和多个吸水棉条,多个所述模块容器放置于屋顶;所述模块容器内部中空形成种植空间,并在所述模块容器的顶部设置开口,所述滤网覆盖所述模块容器的内侧底面,所述多孔海绵栽培基质覆盖所述滤网的上表面;所述模块容器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向下延伸的凸部,内部中空的所述凸部与所述种植空间连通;所述吸水棉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凸部内,另一端由所述滤网的过滤空中伸出并接触所述多孔海绵栽培基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滤网位于多孔海绵栽培基质的底部,雨水内部所含的杂物会被滤网阻隔再外,但是使用一段时间后,滤网可能会发生堵塞,使得雨水下渗的效率较低,从而使得雨水外逸,使得雨水的收集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色建筑集成屋顶,对雨水内部所含的杂物进行过滤,后续若是滤网出现堵塞的情况,可对滤网进行更换,使得雨水的收集量较为稳定。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绿色建筑集成屋顶,包括放置在屋顶上部的种植框、放置在种植框内部的横管,所述横管的顶部开设有滤水孔,所述横管内部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位于滤水孔的底部,所述横管的两端均水平伸出种植框的外部,所述屋顶上部设置有对横管内水分进行收集的收集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雨天时,水进入到土壤内部,土壤内部多余的水从滤水孔内部穿过滤网进入到横管内部,横管内部的水通过收集组件进行收集;当滤网使用时一端时间被堵塞后,将滤网横向从横管内内部取出即可,更换一个新的滤网放入后,即可继续进行使用。对雨水内部所含的杂物进行过滤,后续若是滤网出现堵塞的情况,可对滤网进行更换,使得雨水的收集量较为稳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水平放置在屋顶上部位于横管一侧的竖管,所述横管与竖管之间均通过连接管进行连接,所述竖管的底部安装有输送管,外墙上安装有水箱,所述输送管与水箱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土壤内部的水较多时,水便沿滤水孔经过滤网流入到横管内部,横管内部的水通过连接管流入到竖管内部,竖管内部的经过输送管流入到水箱内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横管远离竖管的一端距屋顶的间距大于横管靠近竖管一端距屋顶的间距。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管远离竖管一端的水流更加快速的流入到竖管内部,减小横管内部积水的情况,使横管的使用效果较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滤网为圆筒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滤网设置成圆筒状,当滤水孔所对准的滤网需要进行更换时,对滤网进行转动即可,减小滤网更换的频率,使用效果较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横管内部设置有对滤网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放置在横管内部的横杆,所述横杆的外侧壁上安装有多个抵接杆,所述抵接杆的端部与滤网抵接,所述抵接杆沿横杆的轴线旋转对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滤需要对滤网进行转动时,对滤网进行转动,此时滤水孔所对准的滤网进行更换,从而使得滤水孔的过滤效果较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接杆远离横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接杆,插接杆穿过滤网与横管的内侧壁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设置有插接杆,当人手拿住横杆进行转动时,此时横杆便可带动滤网进行转动,使得滤网转动,滤水孔底部的滤网进行更换,使得滤水孔的滤水效果较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横管远离竖管的一端螺纹套接有盖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的设置,可以减小横管内部的水外逸、减小杂物从横管远离竖管一端进入,从而使得横管内部的水较为洁净。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横管外部套设有土工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土工布的设置,使得放置在种植框内部的土壤与横管之间间隔设置,从而减小土壤进入到滤水孔内部的情况。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对雨水进行过滤,后续可快速对滤网进行更换,使得滤网的过滤效果较好;2、收集组件的设置,方便对多余的雨水进行收集,便于后续继续利用;3、支撑组件的设置,使得横管内部的滤网与横管的内侧壁较为贴合,从而使得滤网的过滤效果较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将横管水平剖开后的水平剖面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将横管竖直剖开后的竖直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屋顶;2、种植框;3、横管;31、滤水孔;32、土工布;33、滤网;4、收集组件;41、竖管;42、连接管;43、输送管;44、水箱;5、支撑组件;51、横杆;52、抵接杆;53、插接杆;54、盖板;55、延长杆;56、固定环;57、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绿色建筑集成屋顶1,放置在屋顶1上部的种植框2,种植框2的内底面上铺设有防水布,防水布的边缘向上折起且与种植框2的内侧壁粘结。参照图1-2,种植框2沿屋顶1的延伸方向放置有多个横管3,横管3的两端均穿出种植框2,横管3的顶部竖直开设有多个滤水孔31(图3中示出),横管3的上部铺设有土壤,土壤内部多余的水分从滤水孔31内部进入到横管3内部,为了减小横管3上滤水孔31堵塞的情况,故而在横管3的外部包裹有土工布32。参照图1,为了便于对多个横管3内部的水分进行收集,故而在屋顶1上部设置有对横管3内部水分进行收集的收集组件4,收集组件4包括放置在种植框2一侧且与横管3垂直的竖管41,竖管41与横管3之间通过连接管42进行连接,横管3、连接管42、竖管41为连通设置,竖管41的底部安装有输送管43,外墙上安装有水箱44,输送管43与水箱44连通。参照图1,为了使横管3内部的水更快速的流入到竖管41内部,故而使横管3为倾斜设置,横管3远离竖管41的一端距屋顶1的间距大于横管3靠近竖管41一端距屋顶1的间距。为了使竖管41内部的水分较为快速的进入到输送管43内部,故而使竖管41为倾斜设置,竖管41远离输送管43一端距屋顶1的间距大于竖管41靠近输送管43一端距屋顶1的间距。参照图2-3,为了进一步对滤水孔31进行过滤,故而在横管3内部放置在滤网33,滤网33为圆筒状且与横管3的内侧壁抵接,横管3的内部设置有对滤网33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5,支撑组件5包括放置在横管3内部的横杆51,横杆51与横管3同轴线,横杆51的外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个抵接杆52,抵接杆52沿横杆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色建筑集成屋顶,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在屋顶(1)上部的种植框(2)、放置在种植框(2)内部的横管(3),所述横管(3)的顶部开设有滤水孔(31),所述横管(3)内部放置有滤网(33),所述滤网(33)位于滤水孔(31)的底部,所述横管(3)的两端均水平伸出种植框(2)的外部,所述屋顶(1)上部设置有对横管(3)内水分进行收集的收集组件(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集成屋顶,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在屋顶(1)上部的种植框(2)、放置在种植框(2)内部的横管(3),所述横管(3)的顶部开设有滤水孔(31),所述横管(3)内部放置有滤网(33),所述滤网(33)位于滤水孔(31)的底部,所述横管(3)的两端均水平伸出种植框(2)的外部,所述屋顶(1)上部设置有对横管(3)内水分进行收集的收集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集成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组件(4)包括水平放置在屋顶(1)上部位于横管(3)一侧的竖管(41),所述横管(3)与竖管(41)之间均通过连接管(42)进行连接,所述竖管(41)的底部安装有输送管(43),外墙上安装有水箱(44),所述输送管(43)与水箱(4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集成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管(3)远离竖管(41)的一端距屋顶(1)的间距大于横管(3)靠近竖管(41)一端距屋顶(1)的间距。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加冯阳胡赐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君兆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