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血液常规智能分析仪及其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9926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血液常规智能分析仪及其分析方法,全自动血液常规智能分析仪包括加样装置,推片装置,图像采集系统,智能分析系统,作出临床检验医学的血液常规分析报告。所述的智能分析仪进行血液常规分析方法,采用以下步骤:样品采样,推片,染色处理,图像采集,对血液进行智能分析。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确定特定的检测目标(被检测的样本管),可重复性获得结果;人工操作步骤简单,简单培训可以掌握本项技术;方便实用、成本低廉、适宜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临床检验医学血液常规检测手段及智能分析方法学
,特别是一种。
技术介绍
血液测试的项目,如血液细胞的数目、血红蛋白和血球常数(平均血球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色素MCH,平均红细胞血色素浓度MCHC等)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这些项目在患者临床测试中是经常使用的。现有检测技术主要参照瑞典SWELAB生产的AC系列血球计数仪的使用技术,是属五分类检测以下的最普遍采用的三分类方法。目前,现有的测定方法中,基本上细胞计数是采用电阻抗法进行。RBC,PLT和WBC检测是通过测量变换器小孔的阻抗而完成的。该测量变换器内有具传导性的溶液,在带有相反电荷的电极之间形成一股弱电流。当血细胞通过小孔时,它们会阻碍电流,产生电压脉冲,脉冲的振幅直接与所出现的细胞体积多少相关,脉冲的数量等于在计数阶段通过小孔的细胞数量。通过这种技术,可以在数秒钟内计算出成千的粒子以便算出血液内血细胞的含量,血液必须用等渗液稀释,以便RBC/PLT能够被计数,确定其含量。为了测定WBC必须先破坏红细胞,否则红细胞就干扰测定白细胞,因为二者的大小相似,此外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比白细胞多大约1013个。每次脉冲的振幅直接与细胞容量相关,并且会被测量和积累。血球计数仪设有底限值和高限值来过滤掉任何不在要求范围内的脉冲振幅。分布图表的坐标表示,X轴表示所计数的细胞体积,用飞升(femtolitre)表示;Y轴表示所计数的细胞数量,X轴依据细胞体积的不同划分为4096个不同的通道,仪器通过记录每个通道的细胞数量,其结果就会以表示通过每个通道的细胞数量的矩形图表现出来。每一次RBC、PLT、和WBC的计数都是以定量的稀释血样为前提,定量稀释血样有两个光学感应器之间的距离决定。感应器上插有精确测量过的测量管。白细胞的2-3分类基本上是在红细胞计数的基础上在计数液中添加溶血剂,破坏红细胞后只剩下白细胞而根据其细胞形态的体积大小来判断分析得出。而白细胞五分类的分析是用流式细胞测定的原理以鞘流技术和组织细胞染色及多角度激光散射的方法来获得。其存在以下不足1.目前测定方法中,只有RBC、HGB、WBC、PLT、MCV和MPV等指标是通过实际计数后计算得出,而HCT、RDW、MCH、MCHC、PCT、PDW以及GRA%和GRA#、LYM%和LYM#、MON%和MON#都是间接换算而得出的。2.目前的测定方法中必须使用各种稀释液、溶血素、清洗液及染色液等试剂,在三分类的方法中相当一部分用户为降低使用成本而不使用原厂提供的试剂,这就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一定的影响。3.目前所有的测定方法都受到细胞稀释倍数大的干扰、稀释比例的正确与否、检测样本的充分和完全的混匀等人为因素和固定的测量孔径、孔径的大小以及固定的测量容量等仪器测量精度的影响。4.使用目前测量方法的仪器设备都存在必须定期维护保养而很多用户却常常做不到而影响检测质量的问题。5.目前使用的测定方法中随着分类计数的种类提高,其设备的购置价格也随之大幅度的提高,从几万元、十几万元到几十万元,甚至到上百万元以上,普通小型医院无法承担如此高的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测试步骤和环节繁琐、对稀释液、溶血素、清洗液的依赖性大、仪器设备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对血液样本的检测更直接、更简单,能提高样本检测质量,减少对稀释液、溶血素、清洗液的依赖,有效地降低样本的检测成本,减少由于使用试剂或耗材的不规范而造成对样本检测结果的影响,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方面提供一种全自动血液常规智能分析仪,包括加样装置,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加样针依次从样本管中采集血液,将血液滴加到载玻片上;推片装置,用于将血液挤压推拉成薄膜;染色处理装置,用于将挤压推拉后的薄膜染色、清洗、风干;图像采集系统,用于采集染色后的血膜图像;智能分析系统,用于通过对采集的血膜图像处理分析,作出临床检验医学的血液常规分析报告。所述的加样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可以翻转和垂直移动的加样针,放置多个样本管的可以横向移动和横向旋转360度的样本盒。所述的推片装置包括多个上下排列的载玻片、带有推片的推片器、用于将载玻片放置在加样位的载玻片放置器、用于推动推片水平移动的微控推片移动装置。通过推片挤压推拉使血滴成厚薄均匀的、一定宽度、一定长度的薄膜。所述的染色处理装置包括传送装置、甲醇喷雾器、染液池、喷淋水洗装置、微热吹风机,用于在载玻片上喷标志符的喷码机。图像采集系统包括显微镜,用于放置显微镜的可以上下、左右、前后运动的载物台、图像采集器。为了方便调阅病人资料,所述的血液常规智能分析仪还可以设置打印系统,便于打印智能分析系统处理后的血液常规分析报告。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智能分析仪进行血液常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样品采样a.首先利用加样针对样品管作穿刺、吸量定量、刺针,将血液滴在载玻片上,b.然后对加样针进行清洗后复位;2)推片a.利用推片挤压推拉血滴,使血滴成薄膜,b.对推片进行清洗;3)染色处理a.利用甲醇喷雾器喷出甲醇雾覆盖带有推拉后形成薄膜的载玻片,b.将载玻片移到染液池上,将染液喷加覆盖到薄膜上,c.利用喷淋水洗装置对载玻片进行喷淋清洗,d.将薄膜利用微热吹风机风干;4)图像采集将风干后的血膜放在显微镜下,利用图像采集器采集血膜的图像;5)对血液进行智能分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制作标准、规范的血液样本图片和计算机检测和智能分析,使对血液样本检测更之间更简单,可重复性获得结果。2.减少了对稀释液、溶血素、清洗液的依赖,有效降低对样本的检测成本。3.减少由于使用试剂或耗材不规范造成的对样本检测结果的影响。4.智能血液常规分析仪核心部分结构简单,容易维护,有效地降低成本。5.人工操作步骤简单,方便实用、成本低廉、适宜推广应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加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推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染色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像采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1步进电机,2样本盒,3加样针,4控制阀,5步进电机,6步进电机,7步进电机,8垂直导轨,9甲醇喷雾器,10染液池,11喷淋水洗装置,12微热吹风机,13喷码机,14废液回收槽,15传送带,16风扇,17步进电机,18推片器,19步进电机,20挡片,21载玻片,22载物台,23步进电机,24步进电机,25步进电机,26显微镜,27图像采集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的全自动血液常规智能分析仪包括加样装置,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加样针依次从样本管中采集血液,将血液滴加到载玻片上;推片装置,用于将血液挤压推拉成薄膜;染色处理装置,用于将挤压推拉后的薄膜染色、清洗、风干;图像采集系统,用于采集染色后的血膜图像;智能分析系统,用于通过对采集的血膜图像处理分析,作出临床检验医学的血液常规分析报告。全自动血液常规智能分析仪还可以设置打印系统。结合如图5所示全自动血液常规智能分析仪进行操作的原理图,对全自动血液常规智能分析仪操作和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的加样装置包括步进电机5,步进电机5上方平台上放置带有加样针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血液常规智能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样装置,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加样针依次从样本管中采集血液,将血液滴加到载玻片上;    推片装置,用于将血液挤压推拉成薄膜;    染色处理装置,用于将挤压推拉后的薄膜染色、清洗、风干;    图像采集系统,用于采集染色后的血膜图像;    智能分析系统,用于通过对采集的血膜图像处理分析,作出临床检验医学的血液常规分析报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正伟宋筱亮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优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