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卫生间同层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9889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建筑物卫生间同层排水系统,包括立管,所述立管固定连接有同层卧管,所述同层卧管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排水管,所述立管上设有粗管段,所述粗管段内竖直设有金属网筒,所述金属网筒下端与立管的正常段密封固定连接,所述金属网筒上贯穿均布有多个筛网孔,所述金属网筒内设有泄压防堵结构,所述立管上设有驱动泄压防堵结构的驱动机构,所述立管粗管段上侧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安装在立管正常段内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可以起到泄压作用,同时结构避免产生堵塞情况,而且不进行泄压时不影响正常的排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物卫生间同层排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室内排水系统
,尤其涉及建筑物卫生间同层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相对于传统的隔层排水处理方式,同层排水方案最根本的理念改变是通过本层内的管道合理布局,彻底摆脱了相邻楼层间的束缚,避免了由于排水横管侵占下层空间而造成的一系列麻烦和隐患,包括产权不明晰、噪音干扰、渗漏隐患、空间局限等,同时采用壁挂式卫生器具,地面上不再有任何卫生死角,清洁打扫变得格外方便。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CN209243832U公开了一种同层排水系统,包括立管管井、同层卧管、排水管及加压装置;立管管井贯穿设置于各楼层之间;同层卧管设置于同楼层上,且该同层卧管与同楼层的各个卫生间连通设置;排水管数量为若干个且该排水管一端与同层卧管连通设置,排水管的另一端与卫生间排水口连通设置;加压装置包括旋转加压组件、传动组件、驱动件及水压传感器。现有的同层排水系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设置了泄压和驱动的结构,对于立管的排水量产生了影响,同时泄压和驱动的结构占用立管内空间,容易堆积杂物产生堵塞现象。为此,我们提出建筑物卫生间同层排水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建筑物卫生间同层排水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建筑物卫生间同层排水系统,包括立管,所述立管固定连接有同层卧管,所述同层卧管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排水管,所述立管上设有粗管段,所述粗管段内竖直设有金属网筒,所述金属网筒下端与立管的正常段密封固定连接,所述金属网筒上贯穿均布有多个筛网孔,所述金属网筒内设有泄压防堵结构,所述立管上设有驱动泄压防堵结构的驱动机构,所述立管粗管段上侧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安装在立管正常段内壁上。优选地,所述泄压防堵结构包括竖直设置在金属网筒内的转杆,所述转杆上固定套设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与金属网筒相匹配。优选地,所述立管的粗管段截面面积为立管的正常段截面面积的两倍。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立管内的条形防水壳体,所述条形防水壳体一端贯穿立管侧壁延伸至外部,所述条形防水壳体内设有从动锥齿轮,所述转杆下端贯穿条形防水壳体并与从动锥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立管一侧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条形防水壳体上,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贯穿条形防水壳体并同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优选地,所述立管的正常段与立管的粗管段之间通过漏斗状的管体过度。优选地,所述转杆上端位置低于金属网筒上端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立管上设置粗管段,然后在粗管段内设置带有筛网孔的金属网筒,在金属网筒内设置泄压防堵结构,在不进行泄压操作时,排水通过金属网筒与粗管段之间进行,不影响立管的排水量,当出现压力过大时,压力传感器带动驱动机构工作,带动金属网筒内的螺旋叶片转动,对水和杂物都进行传导作用,同时进行泄压和疏通作用,避免了立管爆裂以及立管堵塞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建筑物卫生间同层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建筑物卫生间同层排水系统中粗管段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建筑物卫生间同层排水系统中金属网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建筑物卫生间同层排水系统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立管、2同层卧管、3排水管、4粗管段、5金属网筒、6压力传感器、7转杆、8螺旋叶片、9条形防水壳体、10从动锥齿轮、11驱动电机、12主动锥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建筑物卫生间同层排水系统,包括立管1,立管1固定连接有同层卧管2,同层卧管2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排水管3,均采用现有技术,立管1上设有粗管段4,立管1的粗管段4截面面积为立管1的正常段截面面积的两倍,从而避免了中间结构对于排水量的影响,从而保证立管1的正常排水作用,立管1的正常段与立管1的粗管段4之间通过漏斗状的管体过度,稳固性较高,同时适用性好,粗管段4内竖直设有金属网筒5,金属网筒5下端与立管1的正常段密封固定连接,金属网筒5上贯穿均布有多个筛网孔,筛网孔用于通过水,同时将杂物阻挡在金属网筒5内。其中,金属网筒5内设有泄压防堵结构,泄压防堵结构包括竖直设置在金属网筒5内的转杆7,转杆7上端位置低于金属网筒5上端位置,转杆7上固定套设有螺旋叶片8,螺旋叶片8与金属网筒5相匹配,较少的杂物会在水流的作用下顺着螺旋叶片8向下传导,立管1上设有驱动泄压防堵结构的驱动机构。其中,驱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立管1内的条形防水壳体9,条形防水壳体9一端贯穿立管1侧壁延伸至外部,条形防水壳体9内设有从动锥齿轮10,转杆7下端贯穿条形防水壳体9并与从动锥齿轮10同轴固定连接,立管1一侧设有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固定安装在条形防水壳体9上,驱动电机11输出端贯穿条形防水壳体9并同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12,主动锥齿轮12与从动锥齿轮10啮合,驱动电机11采用现有技术,带动转杆7转动,从而带动螺旋叶片8转动,螺旋叶片8转动,对于水流和杂物都具有传导作用,起到泄压和防堵作用,立管1粗管段4上侧设有压力传感器6,压力传感器6固定安装在立管1正常段内壁上,压力传感器6采用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本技术中,在使用该装置时,通过压力传感器6对立管1中的压力进行检测,当压力正常时,驱动电机11不工作,通过立管1进行排水,同时杂物在水流作用下顺着螺旋叶片8导下,当出现压力过大时,压力传感器6将信号传送至驱动电机11,使得驱动电机11工作,驱动电机11通过主动锥齿轮12与从动锥齿轮10的啮合作用带动转杆7转动,转杆7带动螺旋叶片8转动,对水流以及杂物都具有向下传导作用,起到了泄压作用,同时避免了堵塞情况,而且因为粗管段4的设置,当螺旋叶片8不转动时,保证立管1的排水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建筑物卫生间同层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立管(1),所述立管(1)固定连接有同层卧管(2),所述同层卧管(2)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排水管(3),所述立管(1)上设有粗管段(4),所述粗管段(4)内竖直设有金属网筒(5),所述金属网筒(5)下端与立管(1)的正常段密封固定连接,所述金属网筒(5)上贯穿均布有多个筛网孔,所述金属网筒(5)内设有泄压防堵结构,所述立管(1)上设有驱动泄压防堵结构的驱动机构,所述立管(1)粗管段(4)上侧设有压力传感器(6),所述压力传感器(6)固定安装在立管(1)正常段内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物卫生间同层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立管(1),所述立管(1)固定连接有同层卧管(2),所述同层卧管(2)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排水管(3),所述立管(1)上设有粗管段(4),所述粗管段(4)内竖直设有金属网筒(5),所述金属网筒(5)下端与立管(1)的正常段密封固定连接,所述金属网筒(5)上贯穿均布有多个筛网孔,所述金属网筒(5)内设有泄压防堵结构,所述立管(1)上设有驱动泄压防堵结构的驱动机构,所述立管(1)粗管段(4)上侧设有压力传感器(6),所述压力传感器(6)固定安装在立管(1)正常段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卫生间同层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防堵结构包括竖直设置在金属网筒(5)内的转杆(7),所述转杆(7)上固定套设有螺旋叶片(8),所述螺旋叶片(8)与金属网筒(5)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卫生间同层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1)的粗管段(4)截面面积为立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爱珠徐跃董文彦钱利平毛淑赟张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天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