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楼板隔声减振结构
本技术涉及楼板隔音减振
,具体为建筑楼板隔声减振结构。
技术介绍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噪声排放限值,对于I类噪声敏感建筑物昼间不超过55dB,夜间不超多45dB,而对于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同样对I类噪声敏感建筑物,如住宅卧室或者宾馆客房,昼间不超过40dB,夜间不超多30dB,同样对于倍频带声压级也提出了要求;为此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噪声敏感建筑分户楼板隔声减振结构,申请号201720257978.5,该专利通过设置减振垫板、柔性隔声垫板、柔性隔声定位线的多层复合隔声减振技术和浮筑楼板结构,有效消除敏感建筑物结构传声的影响,对于结构传声、噪声敏感房间的建筑物之间的楼板,隔声效果达到预期要求,本技术尤其适用于I类环境的分户楼板隔声做法;但是该专利无法有效的减弱噪音的绕射,进而增加了噪音在吸音板内部折射的时长,从而导致装置隔音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建筑楼板隔声减振结构,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但是该专利无法有效 ...
【技术保护点】
1.建筑楼板隔声减振结构,包括混凝土楼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楼板(1)一端边部连接有建筑墙(2),所述混凝土楼板(1)顶端设置有减振垫板(3),所述减振垫板(3)顶端设置有防水薄膜(4),所述防水薄膜(4)内壁中部设置有水泥吸音板(5);/n所述减振垫板(3)顶端中部设置有凸台(7),所述水泥吸音板(5)底端中部对应凸台(7)顶端边部位置处开设有限位孔(8),所述水泥吸音板(5)顶端中部开设有梯形孔(9),所述梯形孔(9)内壁中部设置有反射型隔声板(10),所述反射型隔声板(10)顶端连接有水泥板(11),所述水泥吸音板(5)顶端设置有细石混凝土层(6)。/n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楼板隔声减振结构,包括混凝土楼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楼板(1)一端边部连接有建筑墙(2),所述混凝土楼板(1)顶端设置有减振垫板(3),所述减振垫板(3)顶端设置有防水薄膜(4),所述防水薄膜(4)内壁中部设置有水泥吸音板(5);
所述减振垫板(3)顶端中部设置有凸台(7),所述水泥吸音板(5)底端中部对应凸台(7)顶端边部位置处开设有限位孔(8),所述水泥吸音板(5)顶端中部开设有梯形孔(9),所述梯形孔(9)内壁中部设置有反射型隔声板(10),所述反射型隔声板(10)顶端连接有水泥板(11),所述水泥吸音板(5)顶端设置有细石混凝土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楼板隔声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吸音板(5)位于防水薄膜(4)内部,所述防水薄膜(4)两端位于梯形孔(9)内部,所述防水薄膜(4)和水泥吸音板(5)之间通过反射型隔声板(10)挤压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旭东,何诚毅,董文彦,毛淑赟,钱利平,张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天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