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废焚烧回转窑窑内耐火材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779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危废焚烧回转窑窑内耐火材料结构,至少包括一平滑段(1)和一翻料段(2),所述平滑段(1)和翻料段(2)连接在一起;所述翻料段(2)的内径小于平滑段(1)的内径,所述翻料段(2)具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弧形沟槽(3),所述弧形沟槽(3)的槽底高度与平滑段(1)高度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对窑内堆积的焚烧物起到较好的翻腾作用,极大提高了物料的燃烬率,且翻腾过程持续、均匀,不会造成翻腾瞬间烟气量的波动。同时,提高了耐火材料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危废焚烧回转窑窑内耐火材料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危废焚烧回转窑窑内耐火材料结构,在回转窑窑内,用于翻腾物料,提高燃烬率。
技术介绍
回转窑焚烧炉的窑内耐火材料普遍采用整体平整结构的耐火砖或耐火浇注料(厚度270—300mm之间),焚烧物料在窑内呈堆积滑动状态,从窑头一直滑动尾部,废物的焚烧过程中很难实现完全焚烧的现象,造成炉渣的焚烧热灼减率无法达到<5%的规范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危废焚烧回转窑窑内耐火材料结构,对窑内堆积废物起到翻腾作用,提高物料的燃烬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危废焚烧回转窑窑内耐火材料结构,其至少包括一平滑段和一翻料段,所述平滑段和翻料段连接在一起;所述翻料段的内径小于平滑段的内径,所述翻料段具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弧形沟槽,所述弧形沟槽的槽底高度与平滑段高度相同。当物料从水平高度稍高的窑头向窑尾滑动运行的过程中,滑到翻料段后,物料会逐渐滑入槽底,随着回转窑的转动,即当回转窑转动约60°—90°时,槽底的物料会被带动运行到从槽内掉出,连续掉入下面的沟槽,从而不断地被翻腾并向窑尾部运行。作为优选,所述翻料段两端均为平滑段。具体地,所述弧形沟槽的深度为15-25cm,弧形沟槽之间长度为50-60cm,弧形沟槽为6-8个,翻料段长度为2-3m。翻料段对窑内物料的翻腾具有较好的连续性,长度越长,连续性越好。但越长,成本也就超高。实施时,既要保证满足焚烧炉稳定连续的翻料要求,同时也要考虑耐火材料的成本也相对适中。弧形沟槽深度(15—25cm)对翻料的效果有关联:太浅的话翻腾效果不佳,不能翻透;太深容易挡料,且耐火材料用料会过多,材料成本会增加较多。弧形沟槽必须在截面环形面呈对称均匀分布(如6-8条),一方面整体耐火材料重量的均匀分布,保持窑体整体平衡,二是在翻料过程中,对物料翻腾的频率平稳均匀,以保证因翻腾带来的瞬间着火而烟气量变化的平稳性。弧形沟槽底部与两头耐火砖(耐火料)的表面高度一致,可以使得物料能顺利通过,不至于拦料。本专利技术结构对窑内堆积的焚烧物起到较好的翻腾作用,极大提高了物料的燃烬率,且翻腾过程持续、均匀,不会造成翻腾瞬间烟气量的波动。同时,提高了耐火材料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回转窑窑内耐火材料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危废焚烧回转窑窑内耐火材料结构,位于回转窑的筒体4内,包括翻料段2,翻料段2长度为2-3m,翻料段2两端均为平滑段1,所述平滑段1和翻料段2连接在一起。所述翻料段2的内径小于平滑段1的内径,所述翻料段2具有8个均匀分布的弧形沟槽3,所述弧形沟槽3的深度为15-25cm,弧形沟槽3之间长度为50-60cm,所述弧形沟槽3的槽底高度与平滑段1高度相同。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危废焚烧回转窑窑内耐火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平滑段(1)和一翻料段(2),所述平滑段(1)和翻料段(2)连接在一起;所述翻料段(2)的内径小于平滑段(1)的内径,所述翻料段(2)具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弧形沟槽(3),所述弧形沟槽(3)的槽底高度与平滑段(1)高度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危废焚烧回转窑窑内耐火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平滑段(1)和一翻料段(2),所述平滑段(1)和翻料段(2)连接在一起;所述翻料段(2)的内径小于平滑段(1)的内径,所述翻料段(2)具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弧形沟槽(3),所述弧形沟槽(3)的槽底高度与平滑段(1)高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废焚烧回转窑窑内耐火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料段(2)两端均为平滑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废焚烧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圣平朱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神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