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染源生物膜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9530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染源生物膜预处理装置,其结构简单,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慢速微摆,使膜组件不易粘附污染物,延长清理周期,提高使用寿命;包括箱体,箱体内部中空,箱体顶部左侧连通设置有进水仓,进水仓内壁设置有四组支撑块,四组支撑块顶部放置有格栅,进水仓左侧连通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处于格栅上方,箱体左侧壁和右侧壁均连通设置有固定口,每组固定口处均设置有机械密封,还包括膜支架、驱动杆、转动杆和保护箱,膜支架上设置有多组膜组件,每组膜组件顶部均设置有与膜组件内腔连通的软管,膜支架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左转轴和右转轴,左转轴和右转轴分别与两组机械密封可转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染源生物膜预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染源生物膜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生物膜法,是与活性污泥法并列的一类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固定膜法,是污水土壤自净过程的人工化和强化,主要去除废水中溶解性的和胶体状的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有生物滤池(普通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没备和生物流化床等。膜组件安装在膜支架上,在长时间进行污水处理的使用过程中,膜组件表面极易粘附污物而受到污染,导致膜通量降低,甚至膜堵塞,进而导致产水能力下降。针对此问题,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曝气冲刷、清水反冲洗、药水浸泡除污等,但清洗后的膜组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再次进行清洗。而频繁的清洗膜组件影响了系统的正常使用,增加了维护时间,并且对膜组件损害极大,导致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染源生物膜预处理装置,其结构简单,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慢速微摆,使膜组件不易粘附污染物,延长清理周期,提高使用寿命。本技术的一种污染源生物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染源生物膜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体(1)内部中空,箱体(1)顶部左侧连通设置有进水仓(2),进水仓(2)内壁设置有四组支撑块(3),四组支撑块(3)顶部放置有格栅(4),进水仓(2)左侧连通设置有进水管(5),进水管(5)处于格栅(4)上方,箱体(1)左侧壁和右侧壁均连通设置有固定口,每组所述固定口处均设置有机械密封(6),还包括膜支架(7)、驱动杆(8)、转动杆(9)和保护箱(10),所述膜支架(7)上设置有多组膜组件(12),每组所述膜组件(12)顶部均设置有与膜组件(12)内腔连通的软管(13),膜支架(7)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左转轴(14)和右转轴(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染源生物膜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体(1)内部中空,箱体(1)顶部左侧连通设置有进水仓(2),进水仓(2)内壁设置有四组支撑块(3),四组支撑块(3)顶部放置有格栅(4),进水仓(2)左侧连通设置有进水管(5),进水管(5)处于格栅(4)上方,箱体(1)左侧壁和右侧壁均连通设置有固定口,每组所述固定口处均设置有机械密封(6),还包括膜支架(7)、驱动杆(8)、转动杆(9)和保护箱(10),所述膜支架(7)上设置有多组膜组件(12),每组所述膜组件(12)顶部均设置有与膜组件(12)内腔连通的软管(13),膜支架(7)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左转轴(14)和右转轴(15),左转轴(14)和右转轴(15)分别与两组所述机械密封(6)可转动连接,所述保护箱(10)安装在箱体(1)左侧,保护箱(10)内部中空且保护箱(10)右侧壁连通设置有开口,左转轴(14)左端沿开口伸入至保护箱(10)内部,左转轴(14)左端设置有齿轮(16),保护箱(10)内底部设置有减速电机(17)和轨道(18),减速电机(17)左端输出端设置有驱动盘(19),轨道(18)上滑动设置有与齿轮(16)啮合的齿条(20),所述驱动杆(8)后端与齿条(20)前端轴连接,驱动杆(8)前端设置有驱动孔,所述转动杆(9)右端穿过驱动孔然后与驱动盘(19)左侧壁边缘区域连接,箱体(1)内底部设置有曝气管(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源生物膜预处理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进旭高彪李闪徐明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邦提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