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链卷绕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41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为一种拉链卷绕架,所述卷绕架配置有拉链载具,其中,所述拉链载具包括呈环形的内垫以及多个分别从内垫段两侧延伸出来的包覆片,所述包覆片可向内垫的方向折合;所述卷绕架包括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末端位置固定套接有第一法兰;所述中心轴的中段位置活动套接有第二法兰,所述卷绕架还包括有多组沿中心轴的周向等间隔分布的支撑组件;每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法兰上的固定条、一端铰接于第二法兰上的翻转条以及中间连接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链卷绕架
本技术涉及拉链卷绕
,尤其是涉及一种拉链卷绕架。
技术介绍
拉链经过染色、烫平后制成为成品拉链,需要打包运输至制衣厂进行成品衣服制作。对于运输特别是出口运输,外包装体积是运输价格的重要参考。由于拉链布带相当柔软,若直接通过绳条捆扎固定,再经过长途运输,容易导致拉链布带变形,运输至制衣厂后需要重新烫平才能使用,无疑增加了成本和降低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链卷绕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方案为:一种拉链卷绕架,所述卷绕架配置有拉链载具,其中,所述拉链载具包括呈环形的内垫以及多个分别从内垫段两侧延伸出来的包覆片,所述包覆片可向内垫的方向折合;所述卷绕架包括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末端位置固定套接有第一法兰;所述中心轴的中段位置活动套接有第二法兰,其中,所述第二法兰可沿所述中心轴在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之间滑移;所述卷绕架还包括有多组沿中心轴的周向等间隔分布的支撑组件;每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法兰上的固定条、一端铰接于第二法兰上的翻转条以及中间连接条,其中,所述中间连接条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固定条和所述翻转条的中段位置;当所述第二法兰处于最高位置时,每组支撑组件中的翻转条和固定条相平行,且中间连接条分别与翻转条和固定条相垂直,所述拉链载具的内垫包裹与各组支撑组件的中间连接条上,而内垫两侧的包覆片分别贴靠于固定条和翻转条上,所述内垫供预设有的拉链卷绕;当所述第二法兰从最高位置向最低位置滑移时,各组支撑组件的翻转条和中间连接条分别向中心轴的方向收拢。进一步,所述中心轴为中空结构;所述中心轴的内腔内设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压销以及与其长度反向相垂直的挡销;所述中心轴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挡销伸出的通孔,所述挡销的尾部与所述中心轴的内腔壁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当所述第二法兰处于最高位置时,所述挡销在第一复位弹簧的驱动下从通孔中伸出卡挡于第二法兰的背面上;所述压销具有从中心轴的前端伸出的外端部和位于中心轴内的内端部,其中,所述压销的外端部固定套接有一压套,所述压套与所述中心轴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压销的内端部具有两相平行的分支部,两分支部分别从挡销两侧开设有的凹槽穿过,且两分支部背向中心轴的通孔的面为倾斜面,两倾斜面分别与挡销两侧凹槽的内壁相抵触,通过将压销往中心轴内压入可带动所述挡销缩入至通孔内以对第二法兰进行避让。进一步,所述拉链载具为通过瓦楞纸板裁切而成。本技术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卷绕架包裹配置有拉链载具,直接将拉链卷绕至拉链载具上,完成卷绕将拉链载具和拉链捆绑后取出,由于卷绕架的结构,捆绑后的拉链载具和拉链可快捷地从卷绕架上取下,操作简单便捷。最重要的是在拉链运输的过程中由于有拉链载具的固定作用,拉链不会出现松散的情况,且拉链载具与拉链相紧密贴合,占用的空间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卷绕时卷绕架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卷绕架的剖面视图。图4为本技术卷绕后卷绕架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拉链载具的立体图。其中,1-拉链载具,11-内垫,12-包覆片,2-卷绕架,21-中心轴,22-第一法兰,23-第二法兰,24-支撑组件,24a-固定条,24b-中间连接条,24c-翻转条、25-压销,26-挡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拉链卷绕架2。卷绕架2包括有中心轴21和四组沿中心轴21的周向等间隔分布的支撑组件24。该中心轴21的末端位置通过平键和螺栓固定套接有第一法兰22,该第一法兰22与预设有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图中未视)相固定连接,从而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中心轴21转动实现对拉链的收卷。中心轴21的中段位置活动套接有第二法兰23,其中,第二法兰23可沿中心轴21在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之间滑移。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法兰23于中心轴21上的最高位置为距离中心轴21的末端最远的位置,第二法兰23于中心轴21上的最低位置为距离中心轴21的末端最近的位置。每组支撑组件24包括有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第一法兰22上的固定条24a、一端铰接于第二法兰23上的翻转条24c以及中间连接条24b。中间连接条24b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固定条24a和翻转条24c的中段位置。当第二法兰23处于最高位置时,每组支撑组件24中的翻转条24c和固定条24a相平行,且中间连接条24b分别与翻转条24c和固定条24a相垂直(由于固定条24a、中间连接条24b以及翻转条24c的固定作用,第二法兰23处于最高位置时无法再往中心轴21的前端移动)。当第二法兰23从最高位置向最低位置滑移时,各组支撑组件24的翻转条24c和中间连接条24b分别向中心轴21的方向收拢,当第二法兰23处于最低位置时,每组支撑组件24中的翻转条24c和固定条24a相垂直,此时由于固定条24a、中间连接条24b以及翻转条24c的固定作用,第二法兰23处于最低位置时无法再往中心轴21的末端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卷绕架2配置有通过瓦楞纸板裁切而成拉链载具1。拉链载具1包括呈环形的内垫11以及四对分别从内垫11段两侧延伸出来的包覆片12,包覆片12可向内垫11的方向折合。具体的使用过程如下:对拉链进行卷绕:在卷绕架2对拉链进行卷前,先将第二法兰23限制于最高位置处,拉链载具1的内垫11呈环形包裹与各组支撑组件24的中间连接条24b上,内垫11两侧的包覆片12分别贴靠于固定条24a和翻转条24c上(即此时包覆片12与内垫11相垂直),人工将所需卷绕的拉链在拉链载具1的内垫11上卷绕一圈,然后启动驱动电机驱动卷绕架2转动,由卷绕架2转动带动拉链载具1同步转动从而使拉链卷绕在拉链载具1上。取出成卷的拉链:当拉链在拉链载具1上卷绕至形成预期的拉链卷带时,将驱动电机停机,然后将拉链的末端剪断,将拉链载具1的包覆片12分别朝内垫11的方向折合包覆于拉链卷带的外侧,将拉链卷带完成包裹后分别捆绑上绷带或者绳条,捆绑完毕后,将第二法兰23调整至最低位置,此时,每组支撑组件24中的翻转条24c和固定条24a相垂直,即可轻松地将捆绑完成的拉链卷带和拉链载具1拿出。在本实施例中,中心轴21为中空结构。中心轴21的内腔内设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压销25以及与其长度反向相垂直的挡销26。中心轴21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挡销26伸出的通孔,挡销26的尾部与中心轴21的内腔壁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当第二法兰23处于最高位置时,挡销26在第一复位弹簧的驱动下从通孔中伸出卡挡于第二法兰23的背面(第二法兰23的背面即为第二法兰23朝向中心轴21末端的面)上。压销25具有从中心轴21的前端伸出的外端部和位于中心轴21内的内端部,其中,压销25的外端部固定套接有一压套。压套与中心轴21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该第二复位弹簧套设于压销25上。压销25的内端部具有两相平行的分支部,两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链卷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架(2)配置有拉链载具(1),其中,所述拉链载具(1)包括呈环形的内垫(11)以及多个分别从内垫(11)段两侧延伸出来的包覆片(12),所述包覆片(12)可向内垫(11)的方向折合;所述卷绕架(2)包括有中心轴(21);所述中心轴(21)的末端位置固定套接有第一法兰(22);所述中心轴(21)的中段位置活动套接有第二法兰(23),其中,所述第二法兰(23)可沿所述中心轴(21)在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之间滑移;所述卷绕架(2)还包括有多组沿中心轴(21)的周向等间隔分布的支撑组件(24);每组所述支撑组件(24)包括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法兰(22)上的固定条(24a)、一端铰接于第二法兰(23)上的翻转条(24c)以及中间连接条(24b),其中,所述中间连接条(24b)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固定条(24a)和所述翻转条(24c)的中段位置;当所述第二法兰(23)处于最高位置时,每组支撑组件(24)中的翻转条(24c)和固定条(24a)相平行,且中间连接条(24b)分别与翻转条(24c)和固定条(24a)相垂直,所述拉链载具(1)的内垫(11)包裹与各组支撑组件(24)的中间连接条(24b)上,而内垫(11)两侧的包覆片(12)分别贴靠于固定条(24a)和翻转条(24c)上,所述内垫(11)供预设有的拉链卷绕;当所述第二法兰(23)从最高位置向最低位置滑移时,各组支撑组件(24)的翻转条(24c)和中间连接条(24b)分别向中心轴(21)的方向收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链卷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架(2)配置有拉链载具(1),其中,所述拉链载具(1)包括呈环形的内垫(11)以及多个分别从内垫(11)段两侧延伸出来的包覆片(12),所述包覆片(12)可向内垫(11)的方向折合;所述卷绕架(2)包括有中心轴(21);所述中心轴(21)的末端位置固定套接有第一法兰(22);所述中心轴(21)的中段位置活动套接有第二法兰(23),其中,所述第二法兰(23)可沿所述中心轴(21)在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之间滑移;所述卷绕架(2)还包括有多组沿中心轴(21)的周向等间隔分布的支撑组件(24);每组所述支撑组件(24)包括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法兰(22)上的固定条(24a)、一端铰接于第二法兰(23)上的翻转条(24c)以及中间连接条(24b),其中,所述中间连接条(24b)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固定条(24a)和所述翻转条(24c)的中段位置;当所述第二法兰(23)处于最高位置时,每组支撑组件(24)中的翻转条(24c)和固定条(24a)相平行,且中间连接条(24b)分别与翻转条(24c)和固定条(24a)相垂直,所述拉链载具(1)的内垫(11)包裹与各组支撑组件(24)的中间连接条(24b)上,而内垫(11)两侧的包覆片(12)分别贴靠于固定条(24a)和翻转条(24c)上,所述内垫(11)供预设有的拉链卷绕;当所述第二法兰(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腾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台新晟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