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河子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暹罗芽孢杆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396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发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暹罗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所述暹罗芽孢杆菌为Bacillus siamensis LRM10‑3D,于2019年10月22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848。所述菌株抑菌能力强,对肠道常见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尤其对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所述菌株在经紫外线、高温、弱酸以及金属离子干扰处理后,仍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暹罗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发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暹罗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技术背景内生菌是指在其生活过程的部分阶段或全部阶段生活在健康宿主植物的组织,器官或细胞间隙内且不会导致该植物体出现明显受感染症状的一类微生物群体,是一类生长于活体植物组织中的特殊微生物,在植物中普遍存在。植物体和其体内的内生菌的协同同化关系使得内生菌能够产生一些具有独特作用(例如,抗肿瘤,抗菌,抗氧化等)的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的作用与其寄主植物中的某些物质作用相同或相似而被称为植物源活性成分。因此从内生菌中筛选活性高的菌株为寻找新型生物活性物质及开发具有应用功能的微生物菌剂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目前已经从植物中分离获得的内生菌种类众多,其中文献(黄精内生菌枯草芽胞杆菌HJ-2的抑菌活性研究,《农业生物科技学报》,翟大才等,2019,27(09),1664-1672)公开了一种黄精内生菌枯草芽胞杆菌HJ-2,该菌株对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专利CN101225430A公开了从川黄檗茎(PE-S11)和金荞麦根(FE-R9)中分离获得的内生真菌对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上述内生菌均只对大肠杆菌由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菌效果一般,酸碱稳定性差。而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siamensis)是2010年报道的一个新种,首次分离自泰国腌制的螃蟹中。截至目前属于该种的菌株报道仍然不多,据报道,暹罗芽孢杆菌模式菌株KCTC13613T能抑制立枯丝核菌和藤黄微球菌(JBacteriol2012,194(15):4148-4149);暹罗芽孢杆菌L13的发酵液制备微生物海藻肥,具有对烟草花叶病病毒的消毒作用以及绿豆的促生长作用(CN201310165929.5);暹罗芽孢杆菌LYLB4能防治梨轮纹病和软腐病(CN201610048328.X);暹罗芽孢杆菌FC12-05能拮抗番茄疫霉根腐病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2,40:107-114);或者暹罗芽孢杆菌与其他芽孢杆菌复合制成微生物复合肥制剂(CN201610718598.7)。但是暹罗芽孢杆菌对其他作物和病菌的防治和促生作用仍需不断发掘。黑果枸杞(LyciumruthenicumMurr.)是一种茄科,枸杞属的多年生灌木,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新疆,宁夏,西藏等地,除此外在中亚、高加索和欧洲等地区也有分布。黑果枸杞在不同地区的名字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内蒙古地区的名字为“乔诺英—哈尔马格”,而在西藏的藏医口中则被称为“旁玛”,而据藏医学的经典《晶珠本草》记载,旁玛味甘,性平,具有明目养肝、益精补肾,清心热等功效。黑果枸杞一经发现就因其丰富多样的有效成分和极高的营养价值而受到人们的追捧。除了以上医学经典中的记载的功效外,现代医学的研究表明,黑果枸杞作为药品对于老年人常见的心脏病,高血压以及女性月经不调,牙龈出血等疾病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以黑果枸杞为分离源,进行内生细菌的分离并鉴定分离菌株,对于挖掘新的微生物菌种资源应用于新型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专利技术从黑果枸杞中分离获得了一种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siamensisLRM10-3D,该菌株的发酵液对食源性致病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尤其对于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并且该菌株的抑菌活性具有一定的高温稳定性、紫外稳定性、酸碱稳定性,且基本不受金属的干扰,为新型抗菌物质的开发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siamensisLRM10-3D,所述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siamensisLRM10-3D于2019年10月22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9848;于2019年11月6日鉴定状态为存活;保藏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邮编为430072,联系电话为(027)6875405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siamensisLRM10-3D用于生产抑制肠道致病菌药物的应用。优选地,所述肠道致病菌包括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血清型肠炎沙门氏菌、英诺克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siamensisLRM10-3D用于生产食品或食品添加剂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暹罗芽孢杆菌发酵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将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siamensisLRM10-3D接种于PDB培养基中,37℃培养4-72h,离心,收集上清液,即得。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方法制备获得的暹罗芽孢杆菌发酵液。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暹罗芽孢杆菌发酵液在制备抑制肠道致病菌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暹罗芽孢杆菌发酵液在制备抑制肠道致病菌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优选地,所述肠道致病菌包括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血清型肠炎沙门氏菌、英诺克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暹罗芽孢杆菌发酵液在制备食品或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①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siamensisLRM10-3D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对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血清型肠炎沙门氏菌、英诺克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siamensisLRM10-3D对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具较好的抑菌活性,抑菌圈高达22mm(不包括牛津杯的直径);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siamensisLRM10-3D的热稳定性良好,在90℃处理3h后仍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④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siamensisLRM10-3D的紫外稳定性良好,在紫外灯下连续照射8h后仍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siamensisLRM10-3D的酸碱稳定性良好,在pH2-10的酸性或碱性环境下仍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siamensisLRM10-3D的抑菌活性不受金属离子的干扰,在金属离子的干扰下,仍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附图说明图1黑果枸杞内生菌抑菌活性筛选结果;图2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siamensisLRM10-3D系统发育树;图3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siamensisLRM10-3D的生长曲线;图4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siamensisLRM10-3D的发酵液抑菌活性变化趋势;图5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siamensisLRM10-3D的紫外稳定性;图6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siamensisLRM10-3D的pH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 LRM10-3D,所述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siamensis LRM10-3D于2019年10月22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84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siamensisLRM10-3D,所述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siamensisLRM10-3D于2019年10月22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984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siamensisLRM10-3D用于生产抑制肠道致病菌药物的应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肠道致病菌包括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血清型肠炎沙门氏菌、英诺克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siamensisLRM10-3D用于生产食品或食品添加剂的应用。


5.一种暹罗芽孢杆菌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倪永清廖崇印罗宝龙关湘洛
申请(专利权)人:石河子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