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多行程多缸径工件上料的新型上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326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多行程多缸径工件上料的新型上料器,包括机架,机架的上方设有光电传感器、气缸、“L”型定位面和驱动一,“L”型定位面通过链条和齿轮连接驱动一,且“L”型定位面上开设有多个衬套和竖直插拔在衬套内的导杆,机架的下方设置有驱动二、丝杠和锥齿轮,驱动二连接锥齿轮,并通过锥齿轮与丝杠相连;衬套内嵌设有插拔孔,插拔孔分为上部的宽型槽、中部的过渡槽和下部的窄型槽,宽型槽的上部两侧设有挡片,挡片的中部嵌设卡槽,窄型槽的下部设有向外凸出的弧形卡块;导杆的底部固设有插拔件,插拔件上设置有配合挡片使用的弹性限位件以及适配于弧形卡块的内嵌槽,从而实现导杆与衬套的快速插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多行程多缸径工件上料的新型上料器
本技术涉及上料设备
,具体为一种实现多行程多缸径工件上料的新型上料器。
技术介绍
对于机加工件的上料工序,传统模式为人工手动或辅助以吊具及其他夹具的模式,上述模式在应用上相对粗放,效率低。尤其是针对小部件的批量加工,重复繁琐的上件工序极大浪费了工作时间。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实现多行程多缸径工件上料的新型上料器,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多行程多缸径工件上料的新型上料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现多行程多缸径工件上料的新型上料器,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上方设有光电传感器、气缸、“L”型定位面和驱动一,所述“L”型定位面通过链条和齿轮连接驱动一,且“L”型定位面上开设有多个衬套和竖直插拔在衬套内的导杆,所述机架的下方设置有驱动二、丝杠和锥齿轮,所述驱动二连接锥齿轮,并通过锥齿轮与丝杠相连;所述衬套内嵌设有插拔孔,插拔孔分为上部的宽型槽、中部的过渡槽和下部的窄型槽,所述宽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多行程多缸径工件上料的新型上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上方设有光电传感器(1)、CY气缸(2)、“L”型定位面(3)和驱动一(4),所述“L”型定位面(3)通过链条和齿轮连接驱动一(4),且“L”型定位面(3)上开设有多个衬套(6)和竖直插拔在衬套(6)内的导杆(7),所述机架的下方设置有驱动二(5)、丝杠(8)和锥齿轮(9),所述驱动二(5)连接锥齿轮(9),并通过锥齿轮(9)与丝杠(8)相连;/n所述衬套(6)内嵌设有插拔孔(10),插拔孔(10)分为上部的宽型槽(11)、中部的过渡槽(12)和下部的窄型槽(13),所述宽型槽(11)的上部两侧设有挡片(14),挡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多行程多缸径工件上料的新型上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上方设有光电传感器(1)、CY气缸(2)、“L”型定位面(3)和驱动一(4),所述“L”型定位面(3)通过链条和齿轮连接驱动一(4),且“L”型定位面(3)上开设有多个衬套(6)和竖直插拔在衬套(6)内的导杆(7),所述机架的下方设置有驱动二(5)、丝杠(8)和锥齿轮(9),所述驱动二(5)连接锥齿轮(9),并通过锥齿轮(9)与丝杠(8)相连;
所述衬套(6)内嵌设有插拔孔(10),插拔孔(10)分为上部的宽型槽(11)、中部的过渡槽(12)和下部的窄型槽(13),所述宽型槽(11)的上部两侧设有挡片(14),挡片(14)的中部嵌设卡槽(15),所述窄型槽(13)的下部设有向外凸出的弧形卡块(16);
所述导杆(7)的底部固设有插拔件(17),所述插拔件(17)上设置有配合挡片(14)使用的弹性限位件(18)以及适配于弧形卡块(16)的内嵌槽(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浩亚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