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梁负弯矩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的调节吊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9171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T梁负弯矩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的调节吊运装置,包括吊运框架(1);吊运框架底部四角设有纵移滚轮(2),吊运框架顶部设有横移轨道(3),横移轨道上设有一对横移滚轮(4),一对横移滚轮之间经吊轴(5)连接;吊轴经钢环(6)与高度调节葫芦(7)顶部连接,高度调节葫芦底部的钢索(8)与千斤顶承托架(9)连接;千斤顶承托架上安装有千斤顶(10)。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桥面上导运、调节千斤高度、旋转千斤顶到设计张拉位置,大大提高了施工工效,减少用工及吊装机械,节约施工成本,保证施工安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加工简便,可以多次周转使用。适用于各种桥梁T梁负弯矩预应力张拉千斤顶调节吊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梁负弯矩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的调节吊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T梁负弯矩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的调节吊运装置,属于桥梁T梁负弯矩预应力张拉施工设备

技术介绍
在桥梁工程的T梁负弯矩预应力张拉施工中,通常会使用液压千斤顶在安装好的T梁桥面上进行装顶及导运循环作业。现有T梁负弯矩预应力张拉施工技术要么采用60t液压千斤顶通过人工搬运进行依次单根张拉而完成一束应力力的张拉作业,要么采用200t液压千斤顶通过吊车进行吊装装顶整束张拉作业,液压千斤顶通常采用人工搬运至下一跨进行张拉作业。现有T梁负弯矩预应力张拉调节吊运千斤顶技术施工效益低,操作很不方便,且T梁湿接缝空间小及T梁翼板覆盖张拉端,在使用吊车进行装顶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人工将千斤顶拖到张端位置,操作过程中安全风险大。在T梁负弯矩预应力张拉施工中,施工效益低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现有技术存在不足,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梁负弯矩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的调节吊运装置,以提高桥梁T梁负弯矩预应力张拉施工工效,节约人工和吊装设备,并保证操作过程施工安全,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T梁负弯矩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的调节吊运装置,包括吊运框架;吊运框架底部四角设有纵移滚轮,吊运框架顶部设有横移轨道,横移轨道上设有一对横移滚轮,一对横移滚轮之间经吊轴连接;吊轴经钢环与高度调节葫芦顶部连接,高度调节葫芦底部的钢索与千斤顶承托架连接;千斤顶承托架上安装有千斤顶。<br>前述吊运装置中,所述吊运框架包括底框,前述的纵移滚轮安装在底框四角两侧;底框四角设有立柱,立柱顶端与顶框连接;底框与顶框之间设有对称的斜撑;顶框顶部设有一组顶盖支架,顶盖支架上设有雨棚;前述的横移轨道设在顶框中间。前述吊运装置中,所述横移轨道包括两根对称的角钢;两根对称的角钢两端与顶框内侧焊接;两根对称的角钢之间留有缝隙;每根角钢上均设有横移滚轮,一对横移滚轮之间经吊轴转动连接;吊轴上设有钢环,钢环从缝隙间穿过与底部的高度调节葫芦顶部连接。前述吊运装置中,所述高度调节葫芦采用成品电动葫芦,成品电动葫芦底部的吊钩与前述的千斤顶承托架连接。前述吊运装置中,所述千斤顶承托架为C形结构;C形开口端顶部设有吊耳,吊耳与前述的吊钩连接;千斤顶承托架的C形开口端底部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上设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顶部安装有千斤顶。前述吊运装置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安装在安装孔顶口的推力轴承;推力轴承底部的环形座板与前述的安装孔孔口固定连接,推力轴承顶部的旋转滑板与滚子轴承的外环固定连接;滚子轴承的内环与转轴固定连接,转轴底部设有限位销。前述吊运装置中,所述转轴顶端设有抱箍;抱箍经螺栓与水平放置的千斤顶固定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T梁负弯矩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的调节吊运装置替代现有人工、吊车调节吊运千斤顶技术。可以将T梁负弯矩预应力张拉千斤顶在桥面上导运、调节千斤高度、旋转千斤顶到设计张拉位置,大大提高了施工工效,减少用工及吊装机械,节约施工成本,保证施工安全。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加工简便,在桥面上行走方便快捷,调节千斤顶高度及方向灵活,该装置可以多次周转使用。适用于各种桥梁T梁负弯矩预应力张拉千斤顶调节吊运。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吊运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横移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千斤顶承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吊运框架、2-纵移滚轮、3-横移轨道、4-横移滚轮、5-吊轴、6-钢环、7-高度调节葫芦、8-钢索、9-千斤顶承托架、10-千斤顶、11-底框、12-立柱、13-顶框、14-斜撑、15-顶盖支架、16-雨棚、17-角钢、18-缝隙、19-吊钩、20-吊耳、21-旋转机构、22-推力轴承、23-环形座板、24-旋转滑板、25-滚子轴承、26-外环、27-内环、28-转轴、29-限位销、30-抱箍、31-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T梁负弯矩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的调节吊运装置,如图1~图5所示,包括吊运框架1;吊运框架1底部四角设有纵移滚轮2,吊运框架1顶部设有横移轨道3,横移轨道3上设有一对横移滚轮4,一对横移滚轮4之间经吊轴5连接;吊轴5经钢环6与高度调节葫芦7顶部连接,高度调节葫芦7底部的钢索8与千斤顶承托架9连接;千斤顶承托架9上安装有千斤顶10。如图2所示,吊运框架1包括底框11,前述的纵移滚轮2安装在底框11四角两侧;底框11四角设有立柱12,立柱12顶端与顶框13连接;底框11与顶框13之间设有对称的斜撑14;顶框13顶部设有一组顶盖支架15,顶盖支架15上设有雨棚16;前述的横移轨道3设在顶框13中间。如图3所示,横移轨道3包括两根对称的角钢17;两根对称的角钢17两端与顶框13内侧焊接;两根对称的角钢17之间留有缝隙18;每根角钢17上均设有横移滚轮4,一对横移滚轮4之间经吊轴5转动连接;吊轴5上设有钢环6,钢环6从缝隙18间穿过与底部的高度调节葫芦7顶部连接。高度调节葫芦7采用成品电动葫芦,成品电动葫芦底部的吊钩19与前述的千斤顶承托架9连接。如图4所示,千斤顶承托架9为C形结构;C形开口端顶部设有吊耳20,吊耳20与前述的吊钩19连接;千斤顶承托架9的C形开口端底部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上设有旋转机构21;旋转机构21顶部安装有千斤顶10。转轴28顶端设有抱箍30;抱箍30经螺栓31与水平放置的千斤顶10固定连接。如图5所示,旋转机构21包括安装在安装孔顶口的推力轴承22;推力轴承22底部的环形座板23与前述的安装孔孔口固定连接,推力轴承22顶部的旋转滑板24与滚子轴承25的外环26固定连接;滚子轴承25的内环27与转轴28固定连接,转轴28底部设有限位销29。实施例:本例的装置,包括吊运框架1;横移滚轮4;横移轨道3;钢环6;高度调节葫芦7;千斤顶承托架9;千斤顶10;顶盖支架15;纵移滚轮2;抱箍30;滚子轴承25;转轴28;限位销29;螺栓31;推力轴承22等零部件。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顶盖支架15上安装雨棚16,吊运框架1顶部中间位置焊接横移轨道3,吊运框架1下部两端焊接两队纵移滚轮2,横移轨道3上安装横移滚轮4,横移滚轮4上套上钢环6,钢环6下端挂有高度调节葫芦7,高度调节葫芦7上挂有千斤顶承托架9,千斤顶承托架9上安装有千斤顶10,千斤顶10使用抱箍30固定,抱箍30使用螺栓31固定,抱箍30下部焊接转轴28,转轴28与滚子轴承25连接,将转轴28插入千斤顶承托架9下部安装孔内,转轴28下部插入限位销29;按照以上步骤安装构成调节吊运千斤顶的整体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及原理使用优质方钢加工吊运框架1,吊运框架1侧面焊有八字形斜撑14固定,吊运框架1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T梁负弯矩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的调节吊运装置,包括吊运框架(1);其特征在于:在吊运框架(1)底部四角设有纵移滚轮(2),在吊运框架(1)顶部设有横移轨道(3),在横移轨道(3)上设有一对横移滚轮(4),一对横移滚轮(4)之间经吊轴(5)连接;吊轴(5)经钢环(6)与高度调节葫芦(7)顶部连接,高度调节葫芦(7)底部的钢索(8)与千斤顶承托架(9)连接;在千斤顶承托架(9)上安装有千斤顶(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梁负弯矩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的调节吊运装置,包括吊运框架(1);其特征在于:在吊运框架(1)底部四角设有纵移滚轮(2),在吊运框架(1)顶部设有横移轨道(3),在横移轨道(3)上设有一对横移滚轮(4),一对横移滚轮(4)之间经吊轴(5)连接;吊轴(5)经钢环(6)与高度调节葫芦(7)顶部连接,高度调节葫芦(7)底部的钢索(8)与千斤顶承托架(9)连接;在千斤顶承托架(9)上安装有千斤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T梁负弯矩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的调节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运框架(1)包括底框(11),前述的纵移滚轮(2)安装在底框(11)四角两侧;底框(11)四角设有立柱(12),立柱(12)顶端与顶框(13)连接;底框(11)与顶框(13)之间设有对称的斜撑(14);顶框(13)顶部设有一组顶盖支架(15),顶盖支架(15)上设有雨棚(16);前述的横移轨道(3)设在顶框(13)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T梁负弯矩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的调节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轨道(3)包括两根对称的角钢(17);两根对称的角钢(17)两端与顶框(13)内侧焊接;两根对称的角钢(17)之间留有缝隙(18);每根角钢(17)上均设有横移滚轮(4),一对横移滚轮(4)之间经吊轴(5)转动连接;吊轴(5)上设有钢环(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烈发冯红李宗旺黄成伟邓安波王顺彭玉龙吕考旋杜康余德梭汪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