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9137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料转运装置,该设备包括转运平台、提升机构、货叉、物料传输机构及电气控制模块,转运平台下方设有用于行走的驱动轮和用于支撑的支撑轮,驱动轮由动力源驱动;提升机构沿竖直方向伸缩设置且包括固定部及爬升部,固定部竖直安装在转运平台上端,爬升部相对于固定部滑动滑动连接;货叉水平固定在爬升部上;物料传输机构包括设在货叉上的转运料桶及设在货叉下方的加料管,转运料桶上设有进料口及出料口,加料管通过第一支架固定在转运平台上,加料管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位于出料口正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颗粒物料的自动化转运,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避免造成粉尘污染,提高工作环境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料转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颗粒物料运输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物料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普及,自动化设备逐步取代手动操作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生产线在国内外的应用已相当普遍,可以帮助公司实现连续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相关技术中的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依然需要人力进行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物料的搬运工作,以及各个生产设备的上下料工作,由于颗粒状原料的特殊性,生产原料数量多,需要容器统一储存搬运,此过程占用了过多的资源,增加了人力成本,工作强度大,导致生产效率不高。相关技术中的各设备间的颗粒物料转运通过转运料桶储存物料,并由人工搬运至指定设备,通过设备周边的提升机辅助上料,或直接采用人工倾倒的方式上料,工作效率低,并且由于生产原料为粉末或颗粒状,在此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粉尘污染,导致工作环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料转运装置,能够实现颗粒物料的自动化转运,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避免造成粉尘污染,提高工作环境质量。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转运平台,所述转运平台下方设有用于行走的驱动轮和用于支撑的支撑轮,所述驱动轮由动力源驱动;/n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沿竖直方向伸缩设置且包括固定部及爬升部,所述固定部竖直安装在转运平台上端,所述爬升部沿竖直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滑动滑动连接;/n货叉,所述货叉水平设置且一端固定在所述爬升部上;/n物料传输机构;所述物料传输机构包括可拆卸的设在所述货叉上的用于存储物料的转运料桶及设在所述货叉下方的固定在所述转运平台上的加料管,所述转运料桶上设有进料口及出料口,所述加料管通过第一支架固定在转运平台上,所述加料管在其长度方向上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运平台,所述转运平台下方设有用于行走的驱动轮和用于支撑的支撑轮,所述驱动轮由动力源驱动;
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沿竖直方向伸缩设置且包括固定部及爬升部,所述固定部竖直安装在转运平台上端,所述爬升部沿竖直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滑动滑动连接;
货叉,所述货叉水平设置且一端固定在所述爬升部上;
物料传输机构;所述物料传输机构包括可拆卸的设在所述货叉上的用于存储物料的转运料桶及设在所述货叉下方的固定在所述转运平台上的加料管,所述转运料桶上设有进料口及出料口,所述加料管通过第一支架固定在转运平台上,所述加料管在其长度方向上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出料口正下方;
电气控制模块,所述电气控制模块固定在转运平台上且位于远离第一支架的一侧,所述动力源与电气控制模块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部包括第一爬升节与第二爬升节,所述第一爬升节与固定部之间设有第一导轨和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一同步带带动所述第一爬升节沿竖直方向伸缩设置,所述第一导轨沿竖直方向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第一爬升节卡设在第一导轨上且沿竖直方向相对于第一导轨滑动设置,所述第一爬升节通过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一同步带连接,所述第二爬升节与所述第一导轨之间设有第二导轨和第二同步带,所述第二同步带带动所述第二爬升节沿竖直方向伸缩设置,所述第二导轨沿竖直方向固定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二爬升节卡设在第二导轨上且沿竖直方向相对于第二导轨滑动设置,所述第二爬升节与所述第二同步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下端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同步带的第一伺服驱动器,所述第一伺服驱动器与所述电气控制模块相连,所述第一爬升节下端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同步带的第二伺服驱动器,所述第二伺服驱动器与所述电气控制模块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货叉包括在转运平台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叉和第二叉且两者位于同一竖直高度,所述第一叉和第二叉上端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震杨子昭王岩峰孙贺林常源邓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