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测相机的像移消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090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航测相机的像移消除机构,属于航测领域。该航测相机的像移消除机构包括:无人机本体、航测相机和反射镜,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底端开有收容腔,所述航测相机和反射镜收容于收容腔内,所述反射镜通过伺服机构与无人机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反射镜与地面呈预定角度固定安装在航测相机的镜头前,所述反射镜照映出无人机本体下方的景象,所述航测相机拍摄反射镜照映出的景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伺服机构对反射镜进行增稳克服了无人机本体飞行姿态改变时航测相机拍摄的画面出现像移的问题,能够使航测相机从反射镜中拍摄到稳定的画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测相机的像移消除机构
本技术属于航测领域,尤其是一种航测相机的像移消除机构。
技术介绍
航测属于测绘科学中的遥感科学,被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动态监测、林业资源调查、植被覆盖调查等方面,现有航测无人机为了使航测相机获得良好的视野将航测相机固定安装在无人机上进行拍摄。技术问题是无人机飞行时并非姿势固定的,在航测相机拍摄时无人机出现俯仰姿势的改变时会使航测相机拍摄出的画面出现像移现象,导致画面弯曲、间断、挤压或拉伸,现有技术中是对航测相机进行改造,改变相机内的电子线路的扫描方式,现有技术难点在于这一技术方案成本高昂,现有小型无人机一般是购买成品相机进行使用,难以对相机进行改造。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提供一种航测相机的像移消除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技术方案:一种航测相机的像移消除机构包括:无人机本体、航测相机和反射镜。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底端开有收容腔,所述航测相机和反射镜收容于收容腔内。所述反射镜通过伺服机构与无人机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反射镜与地面呈预定角度固定安装在航测相机的镜头前,所述反射镜照映出无人机本体下方的景象,所述航测相机拍摄反射镜照映出的景象。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伺服机构包括与无人机本体固定连接的第一伺服电机,以及固定在无人机本体内的陀螺仪传感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与陀螺仪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与反射镜转动连接,通过陀螺仪传感器能够检测飞机当前的飞行姿势,并向第一伺服电机发送电信号使第一伺服电机调整反射镜的角度使反射镜与地面的角度保持稳定。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伺服机构还包括与无人机本体固定连接的直线运动机构,所述直线运动机构的运动方向与无人机本体运动方向相反。出现像移问题的另一因素是航测相机相对于地面是高速移动的,由于航测相机是使用小孔成像原理进行拍摄的所以拍摄出的画面会出现四周弯曲的像移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使航测相机与地面的位置相对固定,使用直线运动机构带动反射镜进行移动使反射镜照映画面的变化速度与无人机本体的飞行速度一致,在航测相机拍摄时使反射镜以与无人机本体飞行速度相同的速度,向无人机本体飞行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使反射镜中的地面景象相对固定,使航测相机拍摄到的是稳定的画面,解决了航测相机拍摄出的画面出现四周弯曲的像移问题。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直线运动机构包括滚珠丝杠机构,以及与滚珠丝杠机构转动连接的第二伺服电机,所述伺服机构与滚珠丝杠机构的滚珠螺母固定连接,沿滚珠丝杠机构的丝杆的中心轴做直线运动。通过滚珠丝杠机构和第二伺服电机能够使反射镜获得稳定的移动速度。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直线运动机构包括气缸,储气罐和换向阀,所述伺服机构与气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沿伸缩杆的中心轴做直线运动,所述储气罐与换向阀连通,所述换向阀与气缸连通。通过气缸能够使反射镜获得比滚珠丝杠机构和第二伺服电机方案更快的移动速度。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收容腔的外侧还固定安装有透明的定向有机玻璃制作的防护窗。通过使用透明的定向有机玻璃制作的防护窗能够对收容腔内的反射镜和航测相机进行保护的同时还能够保证航测相机清楚的拍摄到无人机本体外的景象。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伺服机构使反射镜相对于地面保持一定的角度,使航测相机能够拍摄到反射镜中照映出的稳定画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无人机飞行时出现俯仰姿势的改变时,使得航测相机拍摄出的画面出现像移现象,导致画面弯曲、间断、挤压或拉伸的问题,而且增加伺服机构和反射镜的技术方案的生产成本要远小于对航测相机进行改造的生产成本,而且增加固定的机械结构的成功率要远大于对航测相机这一成熟的精密产品内的电子线路的扫描方式进行改造的成功率,而且通过将航测相机安装在无人机本体内的技术方案相较传统的将航测相机安装在无人机本体外的技术方案还对航测相机具有保护作用,降低了航测相机的故障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气动原理示意图。图1至图3所示附图标记为:无人机本体1、航测相机2、防护窗4、反射镜31、伺服机构32、第一伺服电机321、陀螺仪传感器322、直线运动机构323、第二伺服电机3231、换向阀3232、储气罐3233。具体实施方式申请人进行航测工作时发现因为无人机在飞行时受气流的影响需要不断的在空中调整俯仰姿势,在航测相机拍摄时无人机改变俯仰姿势会导致画面出现弯曲、间断、挤压或拉伸的像移现象,现有解决方案是对大型无人机的航测相机进行改造,改变相机内的电子线路的扫描方式,这一技术方案成本高昂,而且小型无人机一般是购买成品相机进行使用,难以实现对相机进行改造,而且对航测相机这一成熟的精密产品内的电子线路的扫描方式进行改造的成功率低,为此申请人研发了一种航测相机的像移消除机构。一种航测相机的像移消除机构包括:无人机本体1、航测相机2、反射镜31、伺服机构32、第一伺服电机321、陀螺仪传感器322、直线运动机构323。在第一实施例中,无人机本体1为航测时常用的固定翼无人机,并对固定翼无人机的机舱进行了改装,在无人机本体1的底端开有能够收容航测相机2和反射镜31的收容腔,收容腔的外侧还固定安装有透明的定向有机玻璃制作的防护窗4。航测相机2和反射镜31的四周和背面贴装有海绵缓冲无人机本体1进行剧烈运动时对航测相机2和反射镜31产生的冲击,避免航测相机2的电路和镜头发生错位或损伤,以及反射镜31发生破裂。反射镜31的背面还设置有铰接部,铰接部的一端与反射镜31的背面的海绵胶接固定,另一端开有与第一伺服电机321的输出轴键连接的通孔。伺服机构32包括:用于感应无人机飞行姿势的陀螺仪传感器322,以及根据陀螺仪传感器322感应到飞机飞行姿势角度的改变调整反射镜31角度的第一伺服电机321,第一伺服电机321与陀螺仪传感器322电连接,当陀螺仪传感器322检测到无人机本体1飞行姿势的角度发生改变时陀螺仪传感器322将无人机本体1的角度信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送给第一伺服电机321,第一伺服电机321转动相应圈数改变反射镜31的角度。其中,航测相机2固定安装在无人机本体1的收容腔的一端,伺服机构32固定安装在无人机本体1的收容腔的另一端,反射镜31与伺服机构32的第一伺服电机321的转动轴键连接,航测相机2的拍摄方向无人机本体1的飞行方向相反,反射镜31与地面呈预定角度固定安装在航测相机2的镜头前。工作原理:反射镜31透过收容腔照映出无人机本体1下方的景象,航测相机2拍摄反射镜31照映出的景象,在无人机本体1飞行姿势的角度发生改变时陀螺仪传感器322将无人机本体1的角度信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送给第一伺服电机321,第一伺服电机321转动相应圈数改变反射镜31的角度,保持反射镜31内照映景象的角度和方向不变。同时通过使用透明的定向有机玻璃制作的防护窗4能够对收容腔内的反射镜31和航测相机2进行保护的同时还能够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测相机的像移消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本体(1)、航测相机(2)和反射镜(31);/n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底端开有收容腔,所述航测相机(2)和反射镜(31)收容于收容腔内;/n所述反射镜(31)通过伺服机构(32)与无人机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反射镜(31)与地面呈预定角度固定安装在航测相机(2)的镜头前,所述反射镜(31)照映出无人机本体(1)下方的景象,所述航测相机(2)拍摄反射镜(31)照映出的景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测相机的像移消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本体(1)、航测相机(2)和反射镜(31);
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底端开有收容腔,所述航测相机(2)和反射镜(31)收容于收容腔内;
所述反射镜(31)通过伺服机构(32)与无人机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反射镜(31)与地面呈预定角度固定安装在航测相机(2)的镜头前,所述反射镜(31)照映出无人机本体(1)下方的景象,所述航测相机(2)拍摄反射镜(31)照映出的景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航测相机的像移消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机构(32)包括与无人机本体(1)固定连接的第一伺服电机(321),以及固定在无人机本体(1)内的陀螺仪传感器(322),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21)与陀螺仪传感器(322)电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21)与反射镜(3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航测相机的像移消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机构(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思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祖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