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以及连接其副车架与车身的接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汽车副车架与车身的接头。
技术介绍
汽车底盘是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底盘与车身的连接件对于汽车本身至关重要,特别是连接副车架与车身的接头。副车架作为汽车底盘的主要安装平台,不仅可以提高车身的刚度,还承受了来自车身和路面的大量载荷,是汽车主要的承载机构。因此,连接副车架与车身的接头的可靠性不容疏忽,稍有不慎会对汽车的各项性能指标产生重要影响。在汽车碰撞过程中,为了释放碰撞所产生的能量,减少碰撞对驾驶员的伤害,通常利用连接副车架与车身的接头的断裂来吸收能量。现有技术中,连接副车架与车身的接头一旦断裂,车身就会与副车架脱离,致使汽车完全丧失行驶能力,导致汽车只能原地等待拖车,造成交通拥堵。有鉴于此,开发一种连接汽车副车架与车身的接头,使其断裂后,车身与副车架还能保持连接,以便汽车能够行驶到维修点,避面造成交通拥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汽车副车架与车身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1)包括螺栓(11),所述螺栓(11)沿轴向依次设置有头部(111)、第一连接段(113)和螺纹段(114);所述第一连接段(113)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螺纹段(114)内径位置的横截面积;所述螺纹段(114)的一端与所述车身的纵梁(01)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副车架的中塔(02)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汽车副车架与车身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1)包括螺栓(11),所述螺栓(11)沿轴向依次设置有头部(111)、第一连接段(113)和螺纹段(114);所述第一连接段(113)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螺纹段(114)内径位置的横截面积;所述螺纹段(114)的一端与所述车身的纵梁(01)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副车架的中塔(02)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还包括焊接螺母(16),所述焊接螺母(16)焊接在所述纵梁的下侧,所述螺纹段(114)的上端与所述焊接螺母(16)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螺母(16)与所述上钢套(13)之间以及所述头部(111)与所述下钢套(14)之间均抵压有弹簧垫圈(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111)与所述第一连接段(113)之间还设置第二连接段(112),所述第二连接段(112)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13)的横截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还包括橡胶衬套(12)、上钢套(13)和下钢套(14);所述中塔(02)设置连接套筒(021),所述橡胶衬套(12)固装入所述连接套筒(021)内;所述上钢套(13)固连在的所述橡胶衬套(12)的轴向内孔上端,所述下钢套(14)固连在所述橡胶衬套(12)的轴向内孔下端;所述第二连接段(112)装入所述下钢套(14)的轴向内孔,所述螺纹段(114)的下端与所述上钢套(13)的轴向内孔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衬套(12)的顶端外周形成第一环状凸台(121)、底端外周形成第二环状凸台(122);所述第一环状凸台(121)的下端面与所述连接套筒(021)的上端面相互抵触;所述第二环状凸台(122)的上端面与所述连接套筒(021)的下端面相互抵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状凸台(122)与所述连接套筒(021)之间抵压有刚性垫圈(18)。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广军,王晓,金红光,谢旭海,冯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