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防护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8990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防护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前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板;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板设置在所述加强板背离所述车架的一侧,所述防护板以可移动地方式与所述加强板连接;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防护板与所述加强板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前防护装置,该前防护装置在防护板与加强板之间设置弹性件,当前防护装置受到碰撞时,防护板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向加强板的方向移动,弹性件在防护板和加强板之间受到压缩,为该前防护装置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该前防护装置对撞击车辆或人员造成较大的损伤,同时也避免前防护装置在较小的冲击下发生塑性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防护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属于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前防护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汽车前防护装置用于保护车辆,防止车辆相撞时对本车辆造成较大的损伤,同时能够防止前方小型车辆钻入本车辆的底部,减小对前方车辆的损伤。现有的前防护装置大多由钢板拼焊而成,因此具有较高的强度,当具有该前防护装置的车辆与其它车辆或人员碰撞时,虽然该装置对本车辆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但通常对碰撞车辆或人员造成较大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前防护装置对碰撞车辆造成较大损伤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前防护装置,所述前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板;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板设置在所述加强板背离所述车架的一侧,所述防护板以可移动地方式与所述加强板连接;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防护板与所述加强板之间。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前防护装置,该前防护装置在防护板与加强板之间设置弹性件,当前防护装置受到碰撞时,防护板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向加强板的方向移动,弹性件在防护板和加强板之间受到压缩,为该前防护装置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该前防护装置对撞击车辆或人员造成较大的损伤,同时也避免使前防护装置在较小的冲击下发生塑性变形。另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前防护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的技术特征: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前防护装置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设置在所述防护板和所述加强板之间,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连接在所述防护板朝向所述加强板的一侧;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开设在所述加强板上,所述导向柱穿设于所述导向孔。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连接在所述导向柱的一端,且位于所述加强板背向所述防护板的一侧。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均设有通孔,所述弹性件通过所述通孔套设在所述导向柱上。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的两端至少有一端的所述通孔为长圆孔。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防护装置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连接在所述防护板背向所述加强板的一侧。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件与所述防护板在沿车长方向上形成有空腔。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防护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车架与所述加强板。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至少为一组。本技术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架和前防护装置,所述车架与所述前防护装置连接,所述前防护装置为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前防护装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该前防护装置在防护板与加强板之间设置弹性件,当前防护装置受到碰撞时,防护板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向加强板的方向移动,弹性件在防护板和加强板之间受到压缩,为该前防护装置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该前防护装置对撞击车辆或人员造成较大的损伤,同时也避免使前防护装置在较小的冲击下发生塑性变形。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前防护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前防护装置的装配结构剖视图(未受冲击状态);图3为图1所示的前防护装置的装配结构剖视图(受冲击状态);图4为图2中A-A截面图;图5为图3中B-B截面图。附图中各标记表示如下:10:防护板;20:加强板;30:弹性件、31:通孔;40:导向机构、41:导向柱、42:导向孔、43:衬套、44:限位件、45:螺栓;50:缓冲件;60:空腔;70:连接件、71:连接板、72: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前防护装置,前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板10、加强板20和弹性件30,加强板20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防护板10设置在加强板20背离车架的一侧,防护板10以可移动地方式与加强板20连接;弹性件30设置在防护板10与加强板20之间。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前防护装置,该前防护装置在防护板10与加强板20之间设置弹性件30,当前防护装置受到碰撞时,防护板10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向加强板20的方向移动,弹性件30在防护板10和加强板20之间受到压缩,为该前防护装置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该前防护装置对撞击车辆或人员造成较大的损伤,同时也避免使前防护装置在较小的冲击下发生塑性变形。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前防护装置还包括导向机构40,导向机构40设置在防护板10和加强板20之间,导向机构40包括:导向柱41和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防护板;/n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板设置在所述加强板背离所述车架的一侧,所述防护板以可移动地方式与所述加强板连接;/n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防护板与所述加强板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护板;
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板设置在所述加强板背离所述车架的一侧,所述防护板以可移动地方式与所述加强板连接;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防护板与所述加强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设置在所述防护板和所述加强板之间,所述导向机构包括:
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连接在所述防护板朝向所述加强板的一侧;
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开设在所述加强板上,所述导向柱穿设于所述导向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连接在所述导向柱的一端,且位于所述加强板背向所述防护板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均设有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冰林安程路阳李浩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