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测试小车底盘用悬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8931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人测试小车底盘用悬挂机构,该悬挂机构独立安装在小车的驱动轮之间,能够传递作用在驱动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无人测试小车底盘的行驶稳定性。通过设置扭力传递组件,采用多连杆的方式对力进行传递,允许驱动轮与地面尽最大可能保持垂直、减小车身倾斜、维持轮胎的贴地性。通过设置减震组件和侧向缓冲组件,减震组件利用液压阻尼器和螺旋弹簧对车辆竖直方向的晃动进行支撑和缓冲;侧向缓冲组件利用空气弹簧和等速连接器对车辆的侧向进行缓冲,同时解决了左右驱动轮被固定在同一根扭力梁上,从而在运动时相互牵扯、影响减震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测试小车底盘用悬挂机构
本技术属于车辆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测试小车底盘用悬挂机构。
技术介绍
无人测试小车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工业应用中不需驾驶员的搬运车,以可充电之蓄电池为其动力来源。一般可通过电脑来控制其行进路线以及行为,或利用电磁轨道来设立其行进路线,电磁轨道黏贴于地板上,无人搬运车则依靠电磁轨道所带来的讯息进行移动与动作。无人测试小车的动力源来自其底盘。现有技术中无人测试小车底盘常用的悬挂机构由于减震器和螺旋弹簧都是对车辆上下的晃动起到支撑和缓冲作用,所以无法提供充足的侧向缓冲;同时,由于左右驱动轮被固定在了同一根扭力梁上,所以它们在运动时会相互牵扯,影响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提供一种无人测试小车底盘用悬挂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测试小车底盘用悬挂机构,包括悬架组件、扭力传递组件、减震组件、以及侧向缓冲组件四部分。其中,悬架组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测试小车底盘用悬挂机构,其特征是包括:/n悬架组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前支架和后支架,以及分别穿插并固定在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上两侧的左悬臂和右悬臂;/n扭力传递组件,包括分别铰接在所述左悬臂和右悬臂靠外一侧的左上悬臂和右上悬臂,与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共同铰接、且分别位于所述左上悬臂和右上悬臂下方的左下悬臂和右下悬臂,铰接在所述左上悬臂和左下悬臂之间的左轮毂,铰接在所述右上悬臂和右下悬臂之间的右轮毂,以及连接所述左轮毂和右轮毂的后桥;/n减震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扭力传递组件一侧的减震器;/n侧向缓冲组件,包括设置在轮毂和后桥之间的缓冲器和等速连接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测试小车底盘用悬挂机构,其特征是包括:
悬架组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前支架和后支架,以及分别穿插并固定在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上两侧的左悬臂和右悬臂;
扭力传递组件,包括分别铰接在所述左悬臂和右悬臂靠外一侧的左上悬臂和右上悬臂,与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共同铰接、且分别位于所述左上悬臂和右上悬臂下方的左下悬臂和右下悬臂,铰接在所述左上悬臂和左下悬臂之间的左轮毂,铰接在所述右上悬臂和右下悬臂之间的右轮毂,以及连接所述左轮毂和右轮毂的后桥;
减震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扭力传递组件一侧的减震器;
侧向缓冲组件,包括设置在轮毂和后桥之间的缓冲器和等速连接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测试小车底盘用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的截面呈U形、且内部抽芯成壳体,包括主体部、以及焊接在所述主体部两端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两端设有安装孔,所述主体部的两端设有铰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测试小车底盘用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架包括实心的中间部、以及焊接在所述中间部两端的侧部,所述侧部的内部抽芯成壳体;所述侧部的下方预定位置处设有与前支架相同的铰接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无人测试小车底盘用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悬臂和右悬臂的一端插入所述前支架的安装孔、并与之过盈配合,另一端焊接或通过螺栓锁紧在所述后支架的侧部顶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测试小车底盘用悬挂机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强乔徽张兆东陈波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哈工我耀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